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2636发布日期:2018-11-14 03:26阅读:17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属于建筑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的石质类文物。如石屋、石拱桥等,这些石质类文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自然风化(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再加上工业化以来的空气污染、酸雨侵蚀,以及不同程度的人为迫害,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表面劣化、腐蚀乃至破坏。因此,需要对建筑文物进行长期的观测,以及低破坏性的修复。

石质文物在修复中,需要用到特殊的修复浆,在修复裂缝的同时,可以加强其结构的牢固性,同时防止风化等侵蚀,也要满足文物修复的要求,尽量较少对其外观和历史印记的破坏。

现在的模板修复方法,常采用人工支模,需要在现场采用建材进行制作修复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模板支撑,在制作模板支撑的过程中,由于梁板距离地面较远,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以及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模板进行支撑作业,同时,由于修复浆不够科学,容易导致修复的二次破坏,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的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套入基架侧板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将可移动栓块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与基架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侧面贯穿设有与螺旋栓轴上的螺旋连杆相互旋合的螺旋栓孔,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所述螺旋栓轴的外侧设有螺旋栓轴把手,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方法是:

a、配制修复浆原料:cao石灰5份、fe3o4铁矿粉4-6份、丙烯酸黏性助剂0.5-0.8份、胶粉抗裂阻剂0.5-0.7份、二氧化硅触变阻剂0.3-0.4份、硅藻土增稠助剂0.5-0.6份、聚乙烯醇纤维2-4份;

b、调制:使用7~8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镂空栓块移动轨设置在基架侧板的中轴线上,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长度为整个基架侧板板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旋连杆的外径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插入所述基架侧板中,进行栓合连接,所述可移动栓块的侧板套口向下贯穿整个可移动栓块,在可移动栓块内形成一个长方体镂空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螺旋连杆由高硬度碳钢合金制成,所述的螺旋连杆所受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200n/m。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可移动栓块和螺旋栓轴相互配合,可以有效地对顶梁修复模板进行固定,从两侧锁紧,直接采用模板两端的相互作用力进行固定,节约了支撑模板,方便施工,特别是在石质类文物建筑的修复中,可以简化修复步骤,避免在文物内进行大量支撑导致建筑被破坏,其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优化支模、造价较低的优点。

2、本发明采用复合配比的修复浆,可以有效减缓环境对修复浆的二次风化破坏,同时,可以提高结构的牢固性,优化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部分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基架侧板部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的模板固定压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的可移动栓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基架固定底板(1)、基架侧板(2)、可移动栓块(3)、螺旋栓轴(4)、顶部挡块(21)、镂空栓块移动轨(22)、螺旋栓孔(31)、侧板套口(32)、模板固定压头(41)、螺旋连杆(42)、螺旋栓轴把手(43)、防滑橡胶垫(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1)和基架侧板(2),所述基架固定底板(1)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2),且基架固定底板(1)和基架侧板(2)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3)通过侧板套口(32)套入基架侧板(2)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2)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32)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32)将可移动栓块(3)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21)与基架固定底板(1)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3)侧面贯穿设有与螺旋栓轴(4)上的螺旋连杆(42)相互旋合的螺旋栓孔(31),所述的螺旋栓孔(31)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22)的轨道宽度一致,所述螺旋栓轴(4)的外侧设有螺旋栓轴把手(43),在所述螺旋栓轴(4)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41),所述模板固定压头(41)的外壁面上贴合有防滑橡胶垫(44)。

a、配制修复浆原料:

b、调制:使用7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的镂空栓块移动轨(22)设置在基架侧板(2)的中轴线上,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22)的长度为整个基架侧板(2)板长的三分之二,所述镂空栓块移动轨(22)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旋连杆(42)的外径长度。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的可移动栓块(3)通过侧板套口(32)插入所述基架侧板(2)中,进行栓合连接,所述可移动栓块(3)的侧板套口(32)向下贯穿整个可移动栓块(3),在可移动栓块(3)内形成一个长方体镂空结构。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的螺旋连杆(42)由高硬度碳钢合金制成,所述的螺旋连杆(42)所受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200n/m。

在使用时,将基架固定底板(1)置于需修复的梁的位置下方,将基架侧板(2)套入梁的两侧,将梁四周的木板通过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进行辅助固定,具体固定操作为,在镂空栓块移动轨(22)上调整可移动栓块(3)的位置,往裂缝中填入修复浆,通过螺旋栓轴把手(43)将模板固定压头(41)向内旋紧,将木板固定在梁两侧,等待修复浆干燥塑形,完成塑形后,取下模板,完成一次快速支模修复的使用过程。

实施例二、

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a、配制修复浆原料:

b、调制:使用8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在使用时,将基架固定底板(1)置于需修复的梁的位置下方,将基架侧板(2)套入梁的两侧,将梁四周的木板通过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进行辅助固定,具体固定操作为,在镂空栓块移动轨(22)上调整可移动栓块(3)的位置,往裂缝中填入修复浆,通过螺旋栓轴把手(43)将模板固定压头(41)向内旋紧,将木板固定在梁两侧,等待修复浆干燥塑形,完成塑形后,取下模板,完成一次快速支模修复的使用过程。

实施例三、

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a、配制修复浆原料:

b、调制:使用7份水对上述修复浆原料按份数配比均匀;

c、填料:将调制好的修复浆进行酸碱度和粘稠度检测,合格后,对石质文物建筑的裂缝进行填充修补,并采用修复模板对其进行快速固定。

在使用时,将基架固定底板(1)置于需修复的梁的位置下方,将基架侧板(2)套入梁的两侧,将梁四周的木板通过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进行辅助固定,具体固定操作为,在镂空栓块移动轨(22)上调整可移动栓块(3)的位置,往裂缝中填入修复浆,通过螺旋栓轴把手(43)将模板固定压头(41)向内旋紧,将木板固定在梁两侧,等待修复浆干燥塑形,完成塑形后,取下模板,完成一次快速支模修复的使用过程。

本实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