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0941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于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



背景技术:

光伏屋顶属于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attachedpv)的形式。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在发达国家,建筑用能已占全国总能耗的30%—40%,对经济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出现,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供用户使用,同时bipv材质的屋顶比传统的屋顶寿命长30年以上,是替代传统屋顶的最佳方案。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民间企业的努力下,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许多形态不一的光伏屋顶结构,以下是检索到有关光伏屋顶的文献:

中国专利1,名称:一种光伏屋顶;申请号:201520712058.9;申请日:2015-09-15;申请人:无锡市翱宇特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214107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宛山村下山寺7号;摘要:一种光伏屋顶,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顶部安装有可绕转轴转动的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表面敷设有太阳能电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伏屋顶,可随时开关屋顶,既能遮阳又能通风,且工作电源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实用新型具有容易制造、安装使用方便、推广前景广阔的优点。

中国专利2,名称:可防水导流的太阳能光伏屋顶;申请号:201410703419.3;申请日:2014-11-26;申请人:揭阳中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522021广东省揭阳市经济开发试验区中心路西侧、西四横路北侧c栋;摘要:一种可防水导流的太阳能光伏屋顶,该光伏屋顶在网状桁架的顶部通过连接法兰固设有若干排呈纵向设置的支撑轨,每相邻两支撑轨之间依次固定铺设有若干块呈板状结构的光伏单元,每排所述支撑轨的顶面上对应固设有一呈纵向排布的主导水槽,该主导水槽嵌设于每相邻两光伏单元的纵向缝隙间,且每相邻两光伏单元的横向缝隙间密封固设有一盖板,由于光伏单元和与其接触的各部件之间均采用橡胶防水条密封,因此能有效的防止雨水渗透至光伏单元方阵下方,同时屋顶的积水可顺着主导水槽导流至前、后置导水槽中,能被快速排出,特别适用于雨量大的地区使用。

中国专利3,名称:光伏屋顶;申请号:201320416137.6;申请日:2013-07-12;申请人: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30000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316号;摘要:光伏屋顶,涉及太阳能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相互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与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交替连接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电池板本体,设置在电池板本体四个侧面上的u型连接件;所述的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电池板本体,设置在电池板本体四个侧面上的n型连接件,所述的n型连接件卡合在u型连接件上,所述的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和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处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支撑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强度可靠,建造成本低,可以节省大量建筑材料,节能环保,防雨效果好。

从上述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已有许多厂家在生产和安装太阳能光伏屋顶,但是传统的光伏屋顶结构没有专用的维修通道,使得光伏组件的维护维修极为不便,目前普遍光伏屋顶的配电设备都采用吊挂式,悬挂在屋顶两侧的墙面上,分布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和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一种易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主水槽、次水槽、纵向透光维护通道、边沿维护通道、顶盖、配电支架和电缆桥架,次水槽与主水槽搭接形成网格形支撑结构,网格区间内铺装太阳能光伏组件,顶盖安装在屋脊处,与两侧屋顶上的组件相连并压紧,屋顶的四个边沿装有边沿维护通道,太阳能光伏组件与主水槽之前的缝隙安装纵向透光维护通道,边沿维护通道上安装有配电支架和电缆桥架,配电支架上的线路统一收纳至电缆桥架,统一走向和管理。

所述的透光维护通道包括透光材料板、网格支撑架和中压块,网格支架的边框与水平面呈90°,边框的底部为锲形结构,透光材料板安装在网格支撑架底面的区域中,网格支架边框的锲形结构与主水槽的中间凸起部分咬合,通过自攻螺丝锁紧后,网格支架将透光材料板压紧。

边沿维护通道的边框上设有咬合结构,边沿维护通道的一边由咬合结构固定在次水槽上,相邻的另一边被螺丝固定在主水槽上,边沿维护通道采用钢架结构或者铝合金结构,主要方便维修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时候人在上面走动。

所述的边沿维护通道采用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网格支撑架采用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金属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的采用咬合和搭接的方式固定光伏组件,降低螺丝的使用率,减少漏水点,使得光伏系统本身具备良好的防水密闭性,防止雨水漏入组件内部或屋顶。

(2)本发明设计的纵向透光维护通道,一方面可以填补主水槽之间无法填充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区域,保证屋顶整体的防水防漏密封性能,同时采用透光材料板和网格支撑架结合的方式,通过网格支撑架固定透光材料板,减少钻孔和螺丝的使用,起到减少漏水点的作用,并且能够保证屋内的亮度,维修人员也可以在网格支撑架上行走,易于维修和维护。

(3)本发明在屋顶四个边安装有边沿维护通道,边沿维护通道与太阳能光伏组件边框相同,具有咬合结构,用于与次水槽咬合并被固定在主水槽上,安装简单牢固,边沿维护通道的称重能力强,本身具有较好的防腐蚀功能,方便维修人员检修。

(4)本发明在所述的边沿维护通道上安装有配电支架和电缆桥架,配电支架用于安装配电柜、变电器等配电设备,传统的配电设备采用悬空挂在屋内外的墙壁上,这种方式布线分散,不易维修,管理困难,本发明将配电支架统一安装在屋顶的边沿维护通道上,一方面维护人员可以直接通过屋顶上的边沿维护通道轻易到达各个配电支架附近进行检修,另一方面电缆桥架将屋顶上所有配电支架的线路统一走向和管理,方便维护人员检查故障问题并排除故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所述光伏屋顶维修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主水槽和次水槽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纵向透光维修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主水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与次水槽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标识含义如下:1、太阳能光伏组件;2、主水槽;3、次水槽;4、纵向透光维护通道;5、边沿维护通道;6、顶盖;7、配电支架;8、电缆桥架;9、透光材料板;10、网格支撑架;11、中压块;12、锲形结构;13、咬合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易维修的光伏屋顶结构,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1、主水槽2、次水槽3、纵向透光维护通道4、边沿维护通道5、顶盖6、配电支架7和电缆桥架8,次水槽3与主水槽2搭接形成网格形支撑结构,网格区间内铺装太阳能光伏组件1,顶盖6安装在屋脊处,与两侧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组件1相连并压紧,屋顶的四个边沿装有边沿维护通道5,太阳能光伏组件1与主水槽2之前的缝隙安装纵向透光维护通道4,边沿维护通道5上安装有配电支架7和电缆桥架8,配电支架7上的线路统一收纳至电缆桥架8。

优选的情况下,透光维护通道4包括透光材料板9、网格支撑架10和中压块11,网格支架10的边框的底部为锲形结构12,透光材料板9安装在网格支撑架10底面的区域中,网格支架10边框的锲形结构12与主水槽2的中间凸起部分咬合,通过自攻螺丝锁紧后,网格支架10将透光材料板9压紧。

优选的情况下,边沿维护通道5的边框上设有咬合结构13,边沿维护通道5的一边由咬合结构13固定在次水槽3上,相邻的另一边被螺丝固定在主水槽2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