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墙板防裂带、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中,建筑的整体质量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重中之重。而墙板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的规整美观性能将直接影响着住户的居住体验。对现有的建筑墙板而言,现有的建筑墙板大多为复合墙板,由于在相邻的复合墙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这无疑影响了建筑墙板的整体美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复合墙板之间的空隙之间涂上一层腻子粉,但由于腻子粉本身为刚性材质,当风干之后内部会发生收缩,对应的腻子粉的外表层便会产生裂纹,这将直接影响墙板的整体美观,影响了住户的居住体验。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有效防止墙板表面产生裂缝的墙板防裂带,以提高墙板外表面的整体美观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发明提出一种墙板防裂带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将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以及纤维素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以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腻子粉、所述钛白粉、所述乳胶粉以及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范围分别为45~50%、5~30%、0.2~2%以及0.1~1%;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酯乳液后进行二次搅拌以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范围为20~50%;在一模具的底部设置一弹性层,然后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注入所述模具中,待风干后得到所述墙板防裂带。所述墙板防裂带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墙板防裂带的最表层还设有一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一保护膜,在所述保护膜朝向所述模具的一面设有一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为粘性透明胶层。所述墙板防裂带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弹性层由弹性布料制成,所述弹性布料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力,在纵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力。所述墙板防裂带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为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为5%,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为1%,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4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2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墙板防裂带,用于对墙板的表面进行防裂处理,其中,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贴合设置的保护层、防裂层以及弹性层,所述防裂层包括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丙烯酸酯以及纤维素,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范围为45~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范围为5~30%,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范围为0.2~2%,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范围为20~5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范围为0.1~1%。本发明提出的墙板防裂带,首先在防裂带的底部设置一弹性层,然后在模具中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分别加入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丙烯酸酯以及纤维素以得到横向具有一定弹力的防裂带,最后在该防裂带的外表面覆上一层保护膜,当墙板表面刷完一层腻子粉之后将该保护膜撕下以防止该防裂带表面黏上腻子粉而影响防裂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墙板防裂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防止墙板表面产生裂缝,保证了墙板表面的整体美观,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所述墙板防裂带,其中,所述墙板防裂带的宽度范围为2~10cm,厚度范围为1~5mm。所述墙板防裂带,其中,所述保护层为一保护膜,在所述保护膜与所述防裂层相贴合的一面设有一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为粘性透明胶层。所述墙板防裂带,其中,所述弹性层由弹性布料制成,所述弹性布料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力,在纵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力。所述墙板防裂带,其中,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为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为5%,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为1%,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4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2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墙板防裂带的应用,其中,所述墙板防裂带用于设置于一墙体表面以防止所述墙体表面产生裂缝。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墙板防裂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墙板防裂带的制备流程图;图3为图1所示的墙板防裂带的实际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墙板防裂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墙板防裂带100、200弹性层12保护层10防水层13防裂层11墙板表面2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对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墙板防裂带100,该墙板防裂带100用于对墙板的表面进行防裂处理,具体的,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贴合设置的保护层10、防裂层11以及弹性层12,其中所述防裂层11包括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丙烯酸酯以及纤维素,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范围为45~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范围为5~30%,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范围为0.2~2%,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范围为20~5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范围为0.1~1%。对所述防裂带11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为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为5%,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为1%,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4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25%。该质量比组分所制成的防裂带11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由于该墙板防裂带100在实际应用中是设置在墙板的表面,而墙板的内部会发生一定的收缩,对应的设于墙板外部的腻子粉便会被挤压而产生裂缝,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墙板的表面设置了该墙板防裂带100,此时相邻的腻子粉之间便存在一定的空间,在被挤压时,相邻层的腻子粉之间便会给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施加一个向内的挤压力,上述质量比组分所制成的防裂带11由于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因此当被挤压时不会出现裂缝,正好弥补了腻子粉会产生裂缝的缺陷,保证了墙面的规整美观,提高了住户体验。此外,对所述墙板防裂带100而言,所述墙板防裂带100的宽度范围为2~10cm,厚度范围为1~5mm,长度则根据墙面的实际长度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板防裂带100的宽度为4cm,所述墙板防裂带100的厚度为2mm,此种规格的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有利于实际安装应用。对所述保护层10而言,所述保护层10为一保护膜,在所述保护膜与所述防裂层11相贴合的一面设有一透明胶层(图中未标出),所述透明胶层为粘性透明胶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是设置在墙板的外表面,且由于墙板的外表面需要刷上一层腻子粉,若不设置该保护层10,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腻子粉很容易覆盖在所述防裂带11的外表面,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防裂带11的外表面设置一所述保护层10,且在所述保护层10的内侧面设置一透明胶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保护层10是贴合在所述防裂带11的外表面,且所述保护层10为一保护膜,该保护膜可以保证腻子粉不会覆盖在所述防裂带11的表面。当完成墙板的腻子粉粉刷作业之后,直接撕下所述保护层10(也即所述保护膜)即可,此时所述防裂带11与墙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对所述弹性层12而言,所述弹性层12由弹性布料制成,其中所述弹性布料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力,在纵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力。在本实施例中,设置该弹性层12主要是为了在模具中完成注塑之后便于将所述墙体防裂带100从模具中取出。除此之外,由于该弹性层12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弹力,在纵向方向上不具有弹力,而将所述墙板防裂带100安装在墙板表面上之后,腻子粉之间相互挤压,给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施加的即为横向的力,此时所述墙板防裂带100的所述弹性层12正好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止墙板产生裂缝的作用。本发明提出的墙板防裂带,首先在模具的底部设置一弹性层12,然后在模具中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分别加入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丙烯酸酯以及纤维素以得到横向具有一定弹力的防裂带11,最后在该防裂带11的外表面覆上一层保护层10,当墙板表面刷完一层腻子粉之后将该保护膜撕下以防止该防裂带11表面黏上腻子粉而影响防裂效果。本发明提出的墙板防裂带100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防止墙板表面产生裂缝,保证了墙板表面的整体美观,满足了实际应用需求。请参阅图2,对所述墙板防裂带而言,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腻子粉、钛白粉、乳胶粉以及纤维素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以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所述腻子粉、所述钛白粉、所述乳胶粉以及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范围分别为45~50%、5~30%、0.2~2%以及0.1~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腻子粉的质量比为50%,所述钛白粉的质量比为5%,所述乳胶粉的质量比为1%,所述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40%,所述纤维素的质量比为0.25%。该质量配比所制成的防裂带质地较为柔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有效地缓和相邻层的腻子粉因相互挤压给所述防裂带施加的挤压力。其次,在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第一混合物之后,在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丙烯酸酯乳液后进行二次搅拌以得到第二混合物,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范围为20~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的质量比为40%。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不添加所述钛白粉的条件下,所述丙烯酸酯乳液直接与上述混合粉末进行搅拌后,得到的第二混合物的颜色会出现泛黄的现象,因此添加所述钛白粉主要是为了使得所述墙板防裂带的颜色与墙板的颜色保持一致,也即均为白色。除此之外,虽然腻子粉中已经包含了乳胶粉以及纤维素的成分,但由于其中乳胶粉以及纤维素的含量非常的低,腻子粉仍为刚性材料,而本发明提出的墙板防裂带为了提高其自身的弹性力,提高了所述乳胶粉以及所述纤维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墙板防裂带的弹性力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随后,在搅拌均匀得到了所述第二混合物之后,在一模具的底部设置一弹性层12,所述弹性层12由弹性布料制成,其中所述弹性布料在横向方向上具有弹性力,在纵向方向上不具有弹性力。然后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注入所述模具中,待风干后(一般为静置24h)在所述模具的上表面覆上一保护层10,其中所述模具的宽度范围为2~10cm,厚度范围为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的宽度为5cm,厚度为3mm,此种规格的所述模具制得的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有利于实际安装应用。具体的,对所述保护层10而言,在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模具的一面设有一透明胶层,所述透明胶层为粘性透明胶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所述保护层10是贴合在所述防裂带11的外表面,且所述保护层10为一保护膜,该保护膜可以保证腻子粉不会覆盖在所述防裂带11的表面。当完成墙板的腻子粉粉刷作业之后,直接撕下所述保护层10(也即所述保护膜)即可,此时所述防裂带11与墙板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请参阅图3,对所述墙板防裂带100而言,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墙板防裂带100是设置在相邻的两墙板表面20之间,由于在所述墙板表面20刷有一层腻子粉,而墙板的内部会发生一定的收缩,对应的设于所述墙板表面20的腻子粉便会被挤压而产生裂缝。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墙板防裂带100在横向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弹性力,当覆盖在所述墙板表面20上的腻子粉相互之间挤压时,此时对应地给所述墙板防裂带100一个挤压力,所述墙板防裂带100可以有效地缓冲该挤压力,从而有效地防止所述墙板表面20因腻子粉之间的挤压而产生裂缝,保证了墙面的规整美观,提高了住户体验。请参阅图4,对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墙板防裂带200,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在所述防裂带11与所述弹性层12之间还设有一防水层13,该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所述墙板防裂带200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墙体渗水而造成所述防裂带11被软化变性失效,以至于不能有效地避免墙板表面产生裂缝,该设置有效延长了所述墙板防裂带200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