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71071阅读:7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是在板中间按一定规则放置埋入式内膜后,经现场浇筑混凝土成型的空心楼板,“内模”即为埋置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板中用以形成空腔且不取出的物体。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由于置入了内模,从而减轻自重,减少混凝土用量,增大了跨度,降低层高,且隔音隔热效果也很好。近年来受到广大建设单位和技术人员的欢迎。但原有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卡具存在固定不可靠,浇筑混凝土时易移位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的固定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公告号为“cn2531000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空心楼盖,它由钢筋、混凝土、预置在钢筋中的双向成孔用预埋构件组成,其特征是双向成孔用预埋构件在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并用固定定位构件定位。所述双向成孔用预埋构件可为不溶于水的封闭式硬质空腔筒或封闭式硬质空腔盒或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含有憎水粉层的实心体,其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方形、梯形或其它异形。该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空心楼盖具有适用跨度大、结构空间力学性能好、施工方便、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的现浇楼盖。

但该技术方案提供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的固定方法采用的是环形水平紧固铁丝、倒u型竖向紧固铁丝和置于楼盖底模板上的定位块固定定位,其中置于楼盖板底模板上的定位块在振捣混凝土时容易移位脱落,造成定位失效,而且倒u型竖向紧固铁丝要穿过楼盖板底模板后锁紧,致使拆除困难,同时拆模后要剔除铁丝也是非常困难,还有可能造成天棚返锈的质量问题。

二是公告号为“cn20480413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筒状内模的抗浮装置,它包含位于楼板底模上面的主筋和位于楼板底模底部的定位拉筋;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拉筋的中部焊接连接,该弧形拉筋的端部设置有135°弯钩,在弧形拉筋的起弯处下方附件位置焊接有贴合内模外圆面的厚度为3mm~4mm的铁片。

该技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竖向定位不准确,抗浮效果不稳定,穿底部模板操作困难,拆除装置和模板困难,拆除后的拉筋清除困难,实际工程中并不适用。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固定时存在定位不准确,抗浮效果不稳定,穿底部模板操作困难,拆除装置和模板困难等问题,提供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容易上浮的问题,其抗浮效果好,施工成本低、质量好,施工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变截面垫块、变截面垫块空心孔、空心内模固定件、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及紧固螺丝钉,所述变截面垫块由小截面垫块和大截面垫块构成,且小截面垫块和大截面垫块构成的变截面垫块为一体成型结构,变截面垫块的小截面垫块端向下插入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中;所述小截面垫块和大截面垫块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中小截面垫块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小,大截面垫块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大;所述变截面垫块空心孔沿着变截面垫块的中心位置竖向贯穿变截面垫块;所述空心内模固定件的端部开有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所述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孔,且l小<l孔<l大;所述紧固螺丝钉从底部模板的底部穿过底部模板上开设的钻孔置于变截面垫块空心孔内,使得变截面垫块、空心内模固定件及底部模板三者紧固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所述的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进行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设底部模板并绑扎底部钢筋

布置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底部模板,绑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底部钢筋;

步骤二、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底部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布设空心内模,空心内模布设完毕后,在空心内模的底部加设底部限位垫块,底部限位垫块加设完毕,布设空心内模固定件,空心内模固定件布设完成后,采用手电钻在底部模板上对应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中心的位置钻孔,将变截面垫块的小截面垫块端向下插入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内,变截面垫块布置完毕后,从底部模板的底部使用电动扳手将紧固螺丝钉穿过底部模板上开设的钻孔旋入变截面垫块空心孔内,使得变截面垫块、空心内模固定件及底部模板三者紧固在一起,勒紧空心内模,确保浇筑混凝土时空心内模不移位。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抗浮效果好,施工成本低、质量好,施工安装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板的施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变截面垫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心内模固定件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心内模固定件与底部模板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心内模固定完成并浇筑混凝土后的示意图。

图中:1-变截面垫块、101-小截面垫块、102-大截面垫块、2-变截面垫块空心孔、3-空心内模固定件、4-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5-紧固螺丝钉、6-底部模板、7-现浇混凝土空心板、8-空心内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包括变截面垫块1、变截面垫块空心孔2、空心内模固定件3、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及紧固螺丝钉5,所述变截面垫块1由小截面垫块101和大截面垫块102构成,且小截面垫块101和大截面垫块102构成的变截面垫块1为一体成型结构,变截面垫块1的小截面垫块101端向下插入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中;所述小截面垫块101和大截面垫块102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其中小截面垫块101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小,大截面垫块102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大;所述变截面垫块空心孔2沿着变截面垫块1的中心位置竖向贯穿变截面垫块1;所述空心内模固定件3的端部开有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所述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的矩形截面宽度为l孔,且l小<l孔<l大;所述紧固螺丝钉5从底部模板6的底部穿过底部模板6上开设的钻孔置于变截面垫块空心孔2内,使得变截面垫块1、空心内模固定件3及底部模板6三者紧固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的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进行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布设底部模板6并绑扎底部钢筋

布置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模板6,绑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钢筋;

步骤二、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布设空心内模8,空心内模8布设完毕后,在空心内模8的底部加设底部限位垫块,底部限位垫块加设完毕,布设空心内模固定件3,空心内模固定件3布设完成后,采用手电钻在底部模板6上对应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中心的位置钻孔,将变截面垫块1的小截面垫块101端向下插入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内,变截面垫块1布置完毕后,从底部模板6的底部使用电动扳手将紧固螺丝钉5穿过底部模板6上开设的钻孔旋入变截面垫块空心孔2内,使得变截面垫块1、空心内模固定件3及底部模板6三者紧固在一起,勒紧空心内模8,确保浇筑混凝土时空心内模8不移位。

其中空心内模8为现有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技术用于成孔的内模;底部模板6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底部的模板;所述紧固螺丝钉5为现行通用的标准木螺钉;所述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为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许可使用的混凝土空心楼盖板;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遏制现浇混凝土空心板内模上浮的装置及方法完成现浇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一、布设底部模板6并绑扎底部钢筋

布置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模板6,绑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钢筋;

步骤二、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底部钢筋绑扎完毕后,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布设空心内模8,空心内模8布设完毕后,在空心内模8的底部加设底部限位垫块,底部限位垫块加设完毕,布设空心内模固定件3,空心内模固定件3布设完成后,使用手电钻在底部模板6上对应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中心的位置钻孔,将变截面垫块1的小截面垫块101端向下插入空心内模固定件孔洞4内,变截面垫块1布置完毕后,从底部模板6的底部使用电动扳手将紧固螺丝钉5穿过底部模板6上开设的钻孔旋入变截面垫块空心孔2内,使得变截面垫块1、空心内模固定件3及底部模板6三者紧固在一起,勒紧空心内模8,确保浇筑混凝土时空心内模8不移位;

步骤三、绑扎顶部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绑扎现浇混凝土空心板7的顶部钢筋,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并抹平顶面;

步骤四、拆卸紧固螺丝钉5

在现浇混凝土终凝后,从底部模板6的底部使用电动扳手将紧固螺丝钉5旋出并存留备用,待现浇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底部模板6,现浇混凝土空心板施工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