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7066发布日期:2019-04-17 02:59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架路式停车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管理的高架路式停车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沿道路轴向架建的高架路式停车场,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专利号为zl20172018646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架道路停车场”,其通过架建在道路上方的停车场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好的方案。但上述技术的着重点在于为车辆停放提供物理空间,而对停车场的管理,尤其是智能管理方面仍存在需要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类似普通高架路一样,沿道路轴向架建在道路及其路边空间的上方,在不影响道路等既有资源原有功能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为车辆停放提供广阔的物理空间,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行有效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其结构形式类似普通高架路,沿道路轴向架建在道路及其路边空间的上方,在不影响道路等既有资源原有功能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为车辆停放提供广阔的物理空间,还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行智能管理。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通常包括上匝道、第一电梯、停车主桥、第二电梯、楼梯、下匝道、智能管理系统等。所述停车主桥主要由停车主桥面、护栏和其下面固定安装在道路两侧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路边闲置地带上的桥墩立柱构成,其结构形式类似普通高架路,沿道路轴向固定架建在道路及其路边空间的上方,其长、宽可根据道路或路边空间设置,既可沿道路轴向纵向延伸,也可横向扩展,停车主桥面主要用于停放车辆,为普通路面设计、画设有大量停车位和必要的行车路线,所述停车主桥上无须安装或设置移动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车辆在停车主桥上的存取完全靠司机驾驶车辆自行完成,停车主桥面下方保留有道路或其它地面原有用途的空间。

所述上匝道、下匝道分别沿车流方向固定安装在进出停车主桥的道路两边的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路边闲置地带上,上匝道、下匝道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上匝道、下匝道与停车主桥固定连接在一起;司机驾驶车辆可经由上匝道开上停车主桥面或通过下匝道驶离停车主桥面。

对需要但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其匝道可用第一电梯代替,所述第一电梯可采用载货电梯或汽车升降机,主要用于车辆的升降;所述第一电梯将地面及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地面及停车主桥面即为第一电梯的平层位置,第一电梯采用通门设计,其开门方向尽量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以便车辆不需调头而直接开进开出。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还设置有多部第二电梯,所述第二电梯将地面及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地面及停车主桥面为所述第二电梯的平层位置,所述第二电梯可采用客梯或自动扶梯,主要用于人员乘坐。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还设有多个楼梯,所述楼梯将地面及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以便停电等情况下人员仍可安全出入。

所述第二电梯和所述楼梯可以单独或同时设置,也可以是他们多种组合形式;为降低成本、节约空间,还可将所述楼梯和所述桥墩立柱设计成一体。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一般通过停车位定位、光电检测、道闸栏杆、计费缴费、etc、手机app客户端等装置或软件,综合运用物联网、卫星虚拟定位、互联网或电子技术将每个停车位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所述智能管理系统中,进而将各停车位的占空情况实时显示到现场大屏幕或手机上;所述智能管理系统既能对道闸栏杆智能控制,还可通过app客户端软件等与手机等终端相连进行计费缴费、车位查询预约。

存车时,先由智能管理系统对预存车辆进行识别,识别通过后道闸栏杆抬起,再由司机通过上匝道直接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面上的所选停车位上进行锁车存放,也可将车辆开进第一电梯并借助该电梯将车辆提升至停车主桥面,待电梯停梯平层后,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面上的所选停车位上,确认车辆停放妥当后,司机可就近通过楼梯或第二电梯离开本发明;取车时,司机可通过楼梯或第二电梯进入上述的停车主桥面、到达目标车辆存放位置,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所选下匝道,识别通过后道闸栏杆抬起,再由司机驾驶车辆驶离本发明,也可借助第一电梯将车辆驶离本发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其结构形式类似普通高架路,沿道路轴向架建在道路及其路边空间的上方,在不影响道路等既有资源原有功能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为车辆停放提供广阔的物理空间,而且可以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对停车场进行停车位定位、道闸栏杆管理、停车位占空情况实时检测及显示,还可通过app客户端软件等与手机等终端相连以便进行计费缴费、停车位查询预约等。

本发明因不需安装或设置用于平移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因此更加安全可靠、维护简单;由于可采用钢结构设计,故又具有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和便于工厂化制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的俯视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上匝道,2.第一电梯,3.停车主桥,4.第二电梯,5.楼梯,6.下匝道、7.智能管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包括上匝道1、第一电梯2、停车主桥3、第二电梯4、楼梯5、下匝道6、智能管理系统7等。所述停车主桥3主要由用于存放车辆的停车主桥面、护栏和其下面固定安装在道路两侧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路边闲置地带上的桥墩立柱构成,其结构形式类似普通高架路,沿道路轴向固定架建在道路及其路边空间的上方,其长、宽可根据地面道路或路边空间设置,既可沿道路轴向纵向延伸,也可横向扩展,所述停车主桥面主要用于停放车辆,为普通路面设计、画设有大量停车位和必要的行车路线,所述停车主桥3上面无须安装或设置移动车辆的机电传动机构或装置,车辆在所述停车主桥3上面的存取完全靠司机驾驶车辆自行完成;所述停车主桥面下方保留有道路或其它地面原有用途的空间。

所述上匝道1、下匝道6分别沿车流方向固定安装在进出停车主桥3的道路两边的绿带、道路中间分车带或路边闲置地带上,所述上匝道1、所述下匝道6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所述上匝道1、所述下匝道6与所述停车主桥3固定连接在一起;司机驾驶车辆可经由所述上匝道1开上停车主桥面或通过所述下匝道6驶离停车主桥面。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还设置有多部第二电梯4,所述第二电梯4将地面及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地面及停车主桥面为所述第二电梯4的平层位置。所述第二电梯4可采用客梯或自动扶梯,主要用于人员乘坐。

所述智能高架路式停车场还设有多个楼梯5,所述楼梯5将地面及各层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以便停电等情况下人员仍可安全出入。

所述第二电梯4和所述楼梯5可以单独或同时设置,也可以是他们多种组合形式;为降低成本、节约空间,还可将所述楼梯5和所述桥墩立柱设计成一体。

【实施例2】

对需要但不便布置匝道的地方,其匝道可用所述第一电梯2代替,所述第一电梯2将地面及停车主桥面连接在一起,地面及停车主桥面即为所述第一电梯2的平层位置,所述第一电梯2可采用载货电梯或汽车升降机,主要用于车辆的升降;所述第一电梯2采用通门设计,其开门方向尽量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以便车辆不需调头而直接开进开出。

【实施例3】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7通过停车位定位、光电检测、道闸栏杆、计费缴费、etc、手机app客户端等装置或软件,综合运用物联网、卫星虚拟定位、互联网或电子技术将每个停车位的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所述智能管理系统7中,进而将各停车位的占空情况实时显示到现场大屏幕或手机上;所述智能管理系统7既能对道闸栏杆智能控制,还可通过app客户端软件等与手机等终端相连进行计费缴费、车位查询预约。

【实施例4】

在停车位上安装定位芯片,利用物联网定位编码技术对每个停车位进行编号,将相关信息传递到智能管理系统中,经所述智能管理系统7进行处理后实时显示到现场大屏幕或手机app客户端上。

【实施例5】

仅在各个停车位上安装有光电或接近开关,通过光电或接近开关对停车位占空情况进行确认,并将停车位占空情况实时显示在现场大屏幕上。

【实施例6】

利用etc等技术对车辆进行计费缴费和道闸栏杆管理。

【实施例7】

每个停车位上还可以安装车位锁闭装置,只有经预约的车辆才可以打开该车位锁闭装置从而进行车辆存放。

上述的发明,存车时先由所述智能管理系统7对预存车辆进行识别,识别通过后智能道闸栏杆抬起,再由司机通过所述上匝道1直接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面上的所选停车位上进行锁车存放,也可将车辆开进所述第一电梯2并借助该电梯将车辆提升至停车主桥面,待电梯停梯平层后,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停车主桥面上的所选停车位上,确认车辆停放妥当后,司机可就近通过所述楼梯5或所述第二电梯4离开本发明;取车时司机可通过所述楼梯5或所述第二电梯4进入上述的停车主桥面、到达目标车辆存放位置,再由司机将车辆开到所选所述下匝道6,识别通过后智能道闸栏杆抬起,再由司机驾驶车辆驶离本发明,也可借助所述第一电梯2将车辆驶离本发明。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如在上匝道1的前方路面上安装称重装置限定停车重量等,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