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579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停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使用小型二轮车作为代步工具,其中包括:电瓶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但是随着小型二轮车的普及,城市交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尤其近几年,市场上涌入了大量的小型二轮车厂商,不管是城市还是乡县,小型二轮车的数量迅速膨胀,停车问题逐渐突显,再加上小型二轮车的体积小,停放方便,而且没有具体的车位及规章制度的限制,大量胡乱随意停放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急需一款能够专门停放小型二轮车的装置,而市场上,关于停放小型二轮车的设备还是比较简略和短缺的,其节省空间的效率低和无法彻底根治车辆胡乱停放的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固定小型二轮车的载车板无法找到所有小型二轮车的共性,不能兼容各类小型二轮车,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以适用于停放各类小型二轮车。

随着立体车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停车场被取代,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不但可以用于停车场内,而且由于其能兼容所有小型二轮车,所以还可广泛用于立体车库中充当载车板的作用,有着较强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可适用于承载及固定各种小型二轮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装置从所有小型二轮车的共性出发,利用钢丝绳的柔软性,采用将连有钢丝绳的把手套套在把手上,来解决车把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不同的问题;考虑到前车轮的刹车及挡板分布情况,故选取前车轮的下边缘来进行夹持固定;最后过对弹簧和滑轮的合理设计,让整体装置符合人体力学特性,操作简单方便。

本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包括车板、固把装置、夹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板是由车库接电口、充电插口、固定槽、凹槽组成;所述的车库接电口嵌入在车板的右前端;所述的充电插口位于车板的上表面;所述的固定槽有两个,分别位于车板后端;所述的凹槽嵌入在车板的中间;所述的固把装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夹轮装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车板上。

所述的固把装置包括把手架、轮壳、棘轮、摇把、滑轮、第一弹簧、t型圆柱棘爪、第一钢丝绳、把手套;所述的把手架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板上;所述的轮壳通过螺栓安装在把手架的上端;所述的滑轮安装在轮壳内;所述的棘轮固连在滑轮上;所述的摇把通过螺栓连接在滑轮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弹簧套在t型圆柱棘爪上;所述的t型圆柱棘爪安装在轮壳的下端,并与之形成移动副;所述的第一钢丝绳一端与滑轮相固连,且绕过滑轮上,另一端与把手套相固连。

所述的夹轮装置包括夹板、第二弹簧、第一踏板组件、滑轮组件、第二踏板组件;所述的夹板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第二弹簧有三个,均位于车板内,第二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夹板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第一踏板组件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第二踏板组件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滑轮组件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第一踏板组件由踏板、第三弹簧组成;所述的踏板通过铰链安装在车板上,并与之形成转动副;所述的第三弹簧的一端安装在踏板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滑轮组件由第二钢丝绳、动滑轮、第三钢丝绳、定滑轮一、定滑轮二、定滑轮三组成;所述的第二钢丝绳绕过动滑轮,且两端固连在夹板上;所述的第三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一、定滑轮二、定滑轮三,且一端与动滑轮相固连,另一端固连在踏板上;所述的第二踏板组件是由转动板、第四弹簧、挡板组成;所述的转动板通过铰链安装在车板上,并与之形成转动副;所述的挡板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板上;所述的第四弹簧的一端安装在转动板上,另一端安装在挡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机械式传动,不涉及电机及一些熬能设备,操作简便,而且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环保的作用;本装置合理地利用了弹簧的弹性势能和绳子的柔软性能,通过对手把和前车轮的固定,让小型二轮车车身整体处于平衡稳定的状态,再加上本装置上还附有限制车轮的凹槽,可以使每辆车停放地整齐划一,这样既可以适用所有车型还可以做到有规律的停放,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增加了车辆停放的美观性;另外,本装置应用性也很强,在小型二轮车的立体车库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本装置还为电瓶车提供了充电插口,解决了电瓶车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夹轮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固定模式小型二轮车载车板装置,包括车板1、固把装置2、夹轮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板1是由车库接电口11、充电插口12、固定槽13、凹槽14组成;所述的车库接电口11嵌入在车板1的右前端;所述的充电插口12位于车板1的上表面;所述的固定槽13有两个,分别位于车板1后端;所述的凹槽14嵌入在车板1的中间;所述的固把装置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夹轮装置3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车板1上。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固把装置2包括把手架21、轮壳22、棘轮23、摇把24、滑轮25、第一弹簧26、t型圆柱棘爪27、第一钢丝绳28、把手套29;所述的把手架21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板1上;所述的轮壳22通过螺栓安装在把手架21的上端;所述的滑轮25安装在轮壳22内;所述的棘轮23固连在滑轮25上;所述的摇把24通过螺栓连接在滑轮25的一侧;;所述的第一弹簧26套在t型圆柱棘爪27上;所述的t型圆柱棘爪27安装在轮壳22的下端,并与之形成移动副;所述的第一钢丝绳28的一端与滑轮25相固连,且绕过滑轮25,另一端与把手套29相固连。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夹轮装置3包括夹板31、第二弹簧32、第一踏板组件33、滑轮组件34、第二踏板组件35;所述的夹板31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第二弹簧32有三个,均位于车板1内,第二弹簧32一端安装在夹板31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第一踏板组件33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第二踏板组件35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滑轮组件34安装在车板1上。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踏板组件33由踏板331、第三弹簧332组成;所述的踏板331通过铰链安装在车板1上,并与之形成转动副;所述的第三弹簧332的一端安装在踏板331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板1上。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滑轮组件34由第二钢丝绳341、动滑轮342、第三钢丝绳343、定滑轮一344、定滑轮二345、定滑轮三346组成;所述的第二钢丝绳341绕过动滑轮342,且两端固连在夹板31上;第三钢丝绳343穿过定滑轮一344、定滑轮二345、定滑轮三346,且一端与动滑轮342相固连,另一端固连在踏板331上。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的第二踏板组件35是由转动板351、第四弹簧352、挡板353组成;所述的转动板351通过铰链安装在车板1上,并与之形成转动副;所述的挡板353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板1上;所述的第四弹簧352的一端安装在转动板351上,另一端安装在挡板353上。

工作过程:本装置不工作时,由于夹板31安装在车板1上,第二弹簧32有三个,位于车板1内,且一端安装在夹板31上,另一端安装在车板1上,而第二钢丝绳341绕过动滑轮342,且两端固连在夹板31上,第三钢丝绳343的一端与动滑轮342相固连,且穿过定滑轮一344、定滑轮二345、定滑轮三346,并固连在踏板331上,而踏板331的下端有第三弹簧332,由于第三弹簧332的弹力的作用,起到拉动第三钢丝绳343的作用,进而拉动动滑轮342,进而拉动夹板31,此时第三钢丝绳343,第二钢丝绳341都处于绷紧的状态,进而导致三个第二弹簧32都处于压缩的状态,此时的夹板31与凹槽14相齐平。

当人们停车时,人们骑着小型二轮车沿着凹槽14驶入车板1,当前车轮到达夹板31位置时,用脚踩踏板331,由于转动板351与第四弹簧352的一端相连接,第四弹簧352一端与挡板353相连接,由于挡板353固定不动,所以转动板351有恢复之前状态的能力,这样随着踏板331的下移,便可卡住踏板331,起到固定踏板331的作用,而且随着人对踏板331的踩踏,第三弹簧332会进行压缩,使得绷紧的第三钢丝绳343和第二钢丝绳341变得松软,进而三个第二弹簧32的压缩量减少,其弹力增加,夹板31也随之向凹槽14内移动,达到夹持前车轮的目的;然后,将把手套29套在在手把上,然后握住摇把24,驱动摇把24转动,由于摇把24与滑轮25相连接,所以滑轮25在轮壳22中转动,由于棘轮23与滑轮25相固连,所以棘轮23也会跟着转动,随着棘轮23的转动,每旋转一齿,t型圆柱棘爪27则会在第一弹簧26弹力的作用下在轮壳22内做上下的往复运动,又由于t型圆柱棘爪27的作用,棘轮23只能做单方向的旋转,这样便可使得第一钢丝绳28不可反向伸缩,直至达到绷紧的状态,从而达到固定车把的作用。

当人们取车时,人们只需用脚向前蹬转动板351,由于第三弹簧332弹力的作用,第三钢丝绳343,第二钢丝绳341和夹板31又回到起初的静止状态,这样便可达到释放前车轮的目的;然后人们坐在车上,旋转t型圆柱棘爪27,旋至180°,这样棘轮23便可反方向转动,滑轮25也可跟着棘轮23反方向转动,即第一钢丝绳28便会变得松弛,便可方便取下把手套29,以解除固把装置2的作用,人们就可以自由地移动车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