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绿化块体以及装配式外墙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41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绿化块体以及装配式外墙墙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绿化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外墙墙体的轻质绿化块体以及由轻质绿化块体装配而成的外墙墙体。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对建筑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满足住用需求向着舒适、节能以及环保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的土地被占用,这些土地原有的蓄水、植被等功能亦随之而丧失。内涝和干旱已经成为城市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雾霾和粉尘更是大家所诟病的日常话题。

外墙是各种建筑结构的重要部分,建立海绵城市,减轻甚至消除内涝等危害,恢复绿色生态的环境,绿化、美化城市形象,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时代潮流,通过改变外墙的结构和功能,来推进绿色城市的发展是本申请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施工快捷、保温节能、适合植物生长的轻质绿化块体。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轻质绿化块体,包括能够依附建筑物外墙的密实混凝土层以及位于密实混凝土层外侧并与密实混凝土层结合在一起的多孔混凝土层,所述多孔混凝土层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所述多孔混凝土层外侧从上往下向外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轻质绿化块体,由于多孔混凝土层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因此多孔混凝土层内具有填充适宜植物(比如植被)生长的土壤等基质材料和形成适宜植物根系生长、固定的空间,靠墙一侧的密实混凝土层用于形成致密的防水层,同时兼具支撑的功能,如果多孔混凝土层外侧是垂直是设置,这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考虑到植物向上生长的特点,多孔混凝土层外侧需要从上往下向外倾设置,从而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

使用时,先将密实混凝土层以及多孔混凝土层预制而成,然后在多孔混凝土层的空隙内填充土壤等基质材料,然后再种植植物,当然植物的种植可以事先培育好,也可以在安装后再进行种植。

进一步限定,所述多孔混凝土层与密实混凝土层的接合面从上往下向外倾斜。上述限定使得密实混凝土层能够分担一部分多孔混凝土层的重量,更加有效的支撑多孔混凝土层。

进一步限定,所述多孔混凝土层外侧为阶梯状倾斜。该限定使得种植的植物可以分层次生长,也更具美观性。

进一步限定,所述多孔混凝土层外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30°。

进一步限定,所述多孔混凝土层外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15°。

进一步限定,所述密实混凝土层底部至少设有一个贯穿密实混凝土层左右两侧的定位槽。定位槽的设置使得轻质绿化块体能够定位在地面上,这需要在地面上设置有与定位槽匹配的凸起部。

进一步限定,所述定位槽的截面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上述限定方便轻质绿化块体的固定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外墙墙体,其至少包括一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质绿化块体装配而成,所述每块轻质绿化块体左右两侧均设有防水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装配式外墙墙体,其能够通过组装多块轻质绿化块体形成面积较大的外墙墙体。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绿化美化:与传统的墙体相比较,本发明可通过形成植被层来蓄积水分,美化环境,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2、保温节能:由于多孔混凝土层能够含有大量的水分,增大了外墙墙体的热容量。夏季,植被的水分蒸发降低墙体的表面温度;冬季,植被的正常生长释放一定能量维持墙体的表面温度。

3、施工快捷:与传统的外墙成型方法相比较,本发明可以通过组装预制成型的轻质绿化块体快速形成外墙墙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轻质绿化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另一种轻质绿化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轻质绿化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轻质绿化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定位槽与凸起部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4的轻质绿化块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标示分别为:1-轻质绿化块体,11-密实混凝土层,12-多孔混凝土层,13-接合面,14-定位槽,15-凸起部,16-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一种轻质绿化块体,包括能够依附建筑物外墙的密实混凝土层1111以及位于密实混凝土层1111外侧并与密实混凝土层11结合在一起的多孔混凝土层12,多孔混凝土层12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这些孔隙不但能够填充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等基质材料,还能形成适宜植物根系生长、固定的空间,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从上往下向外倾斜,符合植物生长的特点。

为了满足绿化、蓄水的需要,种植植物选择植被层,优选细根植物形成的植被层。

多孔混凝土层12由粗骨料和水泥净浆拌合制备而成,其形成厚度至少不低于50mm,所述粗骨料粒径不低于10mm。

密实混凝土层11一般由水泥、拌合水、骨料和外加剂制成,为了提高强度,可以增加钢筋、纤维等,其形成的厚度最好不低于100mm。

密实混凝土层11中的骨料可以是普通的碎石骨料,也可以是陶粒等轻质骨料。

上述基质材料主要由土壤和各种有机、无机营养成分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轻质绿化块体,包括密实混凝土层11以及位于密实混凝土层11外侧并与密实混凝土层11结合在一起的多孔混凝土层12,多孔混凝土层12具有相互连通的孔隙,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从上往下向外连续倾斜,多孔混凝土层12与密实混凝土层11接触面为竖直延伸。

其中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超过30°,优选不超过15°。

如图2所示,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种简单变形,多孔混凝土层12与密实混凝土层11的接合面13与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一样,从上往下向外倾斜,这样密实混凝土层11能有效分担一部分多孔混凝土层12的重量,起到支撑作用。

当然多孔混凝土层12与密实混凝土层11的接合面13也可以设计成波纹、锯齿等其他形状。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呈阶梯状倾斜,图3中示出了(a)、(b)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

该实施例中,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应该指每一层阶梯的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而并非指阶梯状倾斜的整个多孔混凝土层12外侧的包络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密实混凝土层11的底部设有一个贯穿密实混凝土层11左右两侧的定位槽14,这时候只需要在靠墙的地面上设置一个与定位槽14匹配的凸起部15,就能够将轻质绿化块体1稳定地定位卡合在地面上,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这时候如果凸起部15连续左右延伸的话,还能起到防止外墙的水渗入墙体内的作用。

当然,定位槽14不仅限于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甚至可以将其它的定位槽14设置在多孔混凝土层12底部(密实混凝土层11的底部必须有一个)。

定位槽14的截面形状优选设置成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这有利于快速固定安装。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一种装配式外墙墙体,其由两块轻质绿化块体1左右装配而成,装配式外墙墙体的左右两侧以及相邻两块轻质绿化块体1之间设置有防水层16,从而避免水从两侧或中间缝隙中渗入。

如果一块轻质绿化块体1面积足够匹配外墙面积的话,就可以仅使用一块,然后在轻质绿化块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防水层形成装配式外墙墙体,当然轻质绿化块体1上端和底部也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水措施。

根据墙体的面积需要,可以装配更多的轻质绿化块体1,装配方式不仅可以左右延伸,也可以上下延伸。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装配一个巨大的外墙墙体在稳定性、安全性上存在诸多考虑,因此我们可以把整个外墙分成若干个小单元来分别独立处理,比如说每一个小单元对应每一层楼的外墙墙体。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轻质绿化块体以及装配式外墙墙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