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预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34903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梯预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梯预制方法,该方法预制成型的楼梯主要用于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即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比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楼梯作为装配式建筑中较为重要的构件之一,具有连接上下层功能,故对楼梯的预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此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预制方法,该方法预制成型的楼梯在保证楼梯承重能力的同时楼梯的重量较轻。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提供的楼梯预制方法采用钢筋混泥土配合模具实现楼梯的预制,用于装配式建筑,该预制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楼梯模具中划线,标示出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并将预制成型的轻质模块布设于区域内;

s2:在轻质模块周围布设钢筋,所述钢筋沿楼梯模具长度方向延伸出楼梯模具;所述钢筋与所述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之间留有间隙,或者所述钢筋与所述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的外表面接触;

s3:向楼梯模具中浇筑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整个楼梯模具;

s4:静置,静置12~24h,待楼梯成型;

s5:取出成型的楼梯,晾干成型。

该方法预先标示出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并将轻质模块布设于区域内,且轻质模块周围布设钢筋,最后再浇筑混凝土。先布设轻质模块和钢筋,后浇筑混凝土。通过混凝土填充轻质模块之间、轻质模块与钢筋之间以及钢筋之间的间隔,且置于楼梯模具内的钢筋和轻质模块被混凝土所包覆,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下保证了楼梯的称重能力,轻质模块填充于楼梯内,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低了楼梯的重量。

具体的,在进行步骤s3时,摆动楼梯模具。浇筑混凝土时,摆动楼梯模具使混凝土填充更均匀,更充分,有效地避免了楼梯内出现空腔的情况。

具体的,步骤s1中所述的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与楼梯模具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够将区域与楼梯模具内壁之间的间隔进行填充,从而将轻质模块全部包覆于混凝土内,既保护了轻质模块,又防止了轻质模块的滑落。

具体的,步骤s1中所述的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至少为一层,每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之间间隔布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混凝土填充轻质模块之间、轻质模块与钢筋之间以及钢筋之间的间隔,且置于楼梯模具内的钢筋和轻质模块被混凝土所包覆,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下保证了楼梯的称重能力,轻质模块填充于楼梯内,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低了楼梯的重量。有效地避免了楼梯内出现空腔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预制方法的预制过程中各构件布设示意图;

图2为经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预制成型的楼梯的立体图之一;

图3为经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预制成型的楼梯的立体图之二;

图中:1-楼梯模具,2-区域,3-钢筋,4-间隔,5-踏步,6-休息台,11-端盖,12-底部;图1中箭头方向表示混凝土浇筑方向,即从上往下向楼梯模具1内浇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梯的预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钢筋混泥土配合模具实现楼梯的预制,用于装配式建筑。利用现有的楼梯模具实现,具体步骤如下:

s1:在楼梯模具1中划线,标示出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2,并将预制成型的轻质模块布设于区域2内;

s2:布设钢筋,在轻质模块周围布设钢筋3,钢筋3沿楼梯模具1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楼梯模具1,对应的楼梯模具1两端的端盖11上设有用于钢筋3穿过的通孔;延伸出楼梯模具1的钢筋3为连接端,由于与其它构件连接,如墙体,另一楼梯。钢筋3与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2之间可以留有5cm、8cm或者13cm的间隔4,也可以不留,使钢筋3与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2的外表面接触;

s3:从上往下向楼梯模具1中浇筑搅拌好的混凝土,使混凝土填满整个楼梯模具1,同时填满间隔4;

s4:静置,待混凝土填满楼梯模具1后,停止浇筑,静置一段时间,如12h,18h,或者24h,待楼梯成型;

s5:取出成型的楼梯,晾干成型。

为了使浇筑的混凝土能够填满整个楼梯模具1,避免出现空心情况,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摆动楼梯模具1,使浇筑的混凝土填充更均匀。

为了使浇筑的混凝土能够将轻质模块全部包覆,避免轻质模块裸露于空气中,防止其滑落,在对区域2进行标示时,区域2与楼梯模具1的左右内壁、上下内壁之间均留有6cm、10cm或者15cm间隔。故上述方法中步骤s1还可以是:先向楼梯模具1浇筑一层混凝土,使楼梯模具1的底部12预先形成一层混凝土,实现了区域2与楼梯模具1底内壁之间的间隔,然后再在楼梯模具1中划线,标示出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2,并将预制成型的轻质模块布设于区域2内。区域2只需离楼梯模具1左右内壁之间具有间隔,放置的轻质模块的高度小于楼梯模具1的高度即可实现区域2与楼梯模具1左右内壁和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隔。

在标示用于布设轻质模块的区域至少为一层,每层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区域;多个子区域之间间隔3cm、7cm或者10cm布设。

采用以上方法可以预制成任何一种结构的楼梯,如带踏步5,不带踏步5;带休息台6,不带休息台6。

在区域2中布设的轻质模块可以是石膏模块、泡沫混凝土模块、陶粒混凝土模块、加气混凝土模块、或eps模块。均是预制成型,直接布设于区域2中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楼梯预制方法,该方法采用钢筋混泥土配合模具实现楼梯的预制,用于装配式建筑。本发明所提供的预制方法通过混凝土填充轻质模块之间、轻质模块与钢筋之间以及钢筋之间的间隔,且置于楼梯模具内的钢筋和轻质模块被混凝土所包覆,在钢筋和混凝土的作用下保证了楼梯的称重能力,轻质模块填充于楼梯内,减少了混凝土的用量,减低了楼梯的重量。有效地避免了楼梯内出现空腔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杨再祥;雷勇;王德军;周永波;王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蓝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7
技术公布日:2018.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