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0595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水池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



背景技术:

国内众多景区、公园都建设有人工瀑布,而人工瀑布的用水量大,通常采用循环水,即水在上部的蓄水池与瀑布下的下水池之间循环利用。由于反复利用,时间稍长,水质就会变差变浑浊,且夹杂有泥土以及游客扔在里面的垃圾等,并滋生出大量细菌且易发臭。如采用定期更水,虽可解决上述问题,但会造成水资源浪费。

目前,已有部分景区或公园采用污水处理设置对人工瀑布的用水进行处理,但是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安装在远离景区的位置,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通过自然条件自动清洁水质的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包括蓄水池、夯土层、沙壤土层、粗沙层、鹅卵石堆和砌石,所述粗沙层和沙壤土层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蓄水池的池底,所述粗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流出瀑布水的溢水口,且溢水口宽度为0.5~3.0米,所述鹅卵石堆砌于所述溢水口,所述砌石从溢水口自上至下铺设形成瀑布墙面,所述夯土层设置在蓄水池的外侧、粗沙层底部,以及瀑布墙面的内侧,所述蓄水池的侧面且远离溢水口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和/进水水沟,所述沙壤土层上种植有水生产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瀑布墙面为平面式或台阶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瀑布墙面为平面式时,瀑布墙面与地面的倾角为5°~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瀑布墙面下设有下水池,所述下水池设有带泵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进水水沟,或与进水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通过包括蓄水池、夯土层、沙壤土层、粗沙层、鹅卵石堆和砌石,所述粗沙层和沙壤土层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蓄水池的池底,所述粗沙层的一侧设有用于流出瀑布水的溢水口,且溢水口宽度为0.5~3.0米,所述鹅卵石堆砌于所述溢水口,所述砌石从溢水口自上至下铺设形成瀑布墙面,所述夯土层设置在蓄水池的外侧、粗沙层底部,以及瀑布墙面的内侧,所述蓄水池的侧面且远离溢水口的一端设有进水管和/进水水沟,所述沙壤土层上种植有水生产植物,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水生产植物可对水质进行改善,而沙壤土层、粗沙层和鹅卵石堆可依次对水进行过滤、净化,这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瀑布循环用水的水质问题,而且降低了景区的维护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水生产植物,2、蓄水池,3、鹅卵石堆,4、砌石,5、进水管,6、沙壤土层,7、粗沙层,8、夯土层。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于人工瀑布蓄水的生态水池包括蓄水池2、夯土层8、沙壤土层6、粗沙层7、鹅卵石堆3和砌石4,所述粗沙层7和沙壤土层6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蓄水池2的池底,所述粗沙层7的一侧设有用于流出瀑布水的溢水口,且溢水口宽度为0.5~3.0米,所述鹅卵石堆3砌于所述溢水口,所述砌石4从溢水口自上至下铺设形成瀑布墙面,所述夯土层8设置在蓄水池2的外侧、粗沙层7底部,以及瀑布墙面的内侧,所述蓄水池2的侧面且远离溢水口的一端设有进水管5和/进水水沟,所述沙壤土层6上种植有水生产植物1。

具体实施中,所述瀑布墙面为平面式或台阶式,所述瀑布墙面为平面式时,瀑布墙面与地面的倾角为5°~10°。

具体实施中,所述瀑布墙面下设有下水池,所述下水池设有带泵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进水水沟,或与进水管5相连。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并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蓄水池2通过回水管泵回下水池的水,储存在蓄水池2中为瀑布的跌水做准备。蓄水池2中的水生产植物1能有效地去除氨氮和硝态氮,防止水变臭变质。另外水根据其流动作用依次通过沙壤土层6、粗沙层7和鹅卵石堆3,可过滤水中的细小浑浊物,使溢水口流出的水更加清澈干净。沙壤土层6可对水进行初级过滤,且有利于水生植物的根系固定和生长;粗沙层7通过其砂砾之间的间隙,对水进行存在并减缓水流的速度,可使水中的沙土充分沉淀下来;鹅卵石堆3堆积在溢水口可阻止流水将砂砾带出,真正做到生态净化。

其中用于收集水的进水管5和进水水沟设置在远离溢水口的一端,可使新收集的水,能充分的过滤、净化再流到溢水口。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景区、公园等,人工瀑布用水的净化处理,蓄水池2因地制宜建设在高处的硬质地表上,对瀑布的循环用水进行收集、净化和利用的综合性方案,同时进水水沟还可以收集雨水、山间溪流水,有效地解决了瀑布循环用水的水质问题,降低了景区的维护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