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洞口吊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8948阅读:1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洞口吊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领域,特别是一种顶板洞口吊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领域中大量广泛的应用模板进行浇注施工的方法进行建造房屋,在房屋建筑中需要预留许多洞口,如烟道口、电线孔等。目前的施工方法是利用拼装在一起的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后形成预留洞口,然后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硬度后进行脱模,而这种拼装形式的模板具有的缺陷便是脱模困难,无论是铁模板还是铝膜板当其周围被混凝土包裹并且浇注过程中混凝土进入模板的缝隙中会导致模板很难被拆开,只能使用蛮力进行拆除,这样就导致模板损坏变形而不能重复使用,而且还会导致洞口表面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一种能够容易脱模的顶板洞口吊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顶板洞口吊模装置,包括吊模本体和限位装置,所述吊模本体为多个模板合围而成的筒状结构,所述模板之间通过铰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装置对所述吊模本体限位。该装置在浇注前展开成洞口形状的筒体,然后通过限位装置进行固定限位,浇注后需要脱模时由于所述吊模本体的模板之间是铰接而成的,当解除限位并将两模板向内侧弯折,减少了所述模板与洞口内壁的接触面积,即可顺利脱模。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易脱模的能力,所述吊模本体至少有一侧面是通过至少两个模板连接而成的。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保证所述吊模本体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所述限位装置的限位功能为与所述吊模本体相匹配的盖体来实现的,所述盖体底面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长度与所述吊模本体中两个相对的模板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一来,当所述盖体覆盖在所述吊模本体上时,其支撑块对所述吊模本体的两个相对的模板进行支撑,起到了限位作用,并且在脱模时先将所述盖体摘除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了保证脱模后洞口内壁平整光滑,所述模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且铰链设置在所述模板内侧,这样也能防止混凝土与铰链接触,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在多种材料中,所述吊模本体选择金属材料进行制造,其中,金属材料优先选择铝合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铰接模板的方式,完美解决了洞口难脱模的问题,并且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适合大量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洞口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模本体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吊模本体在脱模时的俯视图。

其中,1吊模本体、11模板、2盖体、21支撑块、3铰链、4现有技术的拼装式模板、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进步之处和具体的实施方式,现通过附图1至4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的拼装式模板,其被混凝土包裹后非常难脱模。

如图2至4所示,一种顶板洞口吊模装置,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吊模本体1和盖体2,所述盖体2对所述吊模本体1进行限位作用,所述吊模本体1为6个模板11通过其内侧的铰链3合围而成的筒状结构且有两对边各通过2个模板11连接而成,所述盖体2为与所述吊模本体1相匹配,其底面设置有支撑块21,所述支撑块21的长度与所述吊模本体1中两个相对的模板11间的距离相等。本装置在浇注前展开成洞口形状的筒体,然后盖上盖体2进行限位固定,浇注后需要脱模时由于所述吊模本体1的模板11之间是铰接而成的,当解除限位并将两模板11向内侧弯折,减少了所述模板11与洞口内壁的接触面积,即可顺利脱模。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