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风安装结构及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207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屏风安装结构及帐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帐篷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风安装结构及帐篷。



背景技术:

屏风具有良好的挡光、挡风性能,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有帐篷由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限制,在使用时不能达到有足够的舒适度,私密性,屏风的功能能很好的弥补帐篷的这种缺陷。但是,单独屏风配合帐篷使用成本高昂,使用不便,占用较大空间,两者不能很好的共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屏风安装结构及帐篷,可以很好地将屏风安装于帐篷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安装结构,用于将屏风安装于帐篷。该屏风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安装于帐篷或为帐篷的一部分;第一收拉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内,该第一收拉组件包括可转动的第一穿布管,用于连接屏风的一端;第二收拉组件,用于连接屏风的另一端以拉开或收起屏风;以及第二安装件,用于与第二收拉组件配合,该第二安装件安装于帐篷或为帐篷的一部分;当拉开屏风时,第二收拉组件挂靠于第二安装件上,当收起屏风时,第二收拉组件抵靠于第一安装件一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拉组件还包括扭簧、第一连接部和轴承,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布管内并连接第一穿布管,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扭簧和第一安装件,所述轴承连接第一穿布管和第一安装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管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分别设于第一管部的两端,第一安装部与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二安装部与轴承连接,第一管部设有通孔以供屏风穿过。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具有连接孔和连接槽,连接孔与第一管部连接,连接槽与第一连接部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拉组件包括第二穿布管和把手组件,第二穿布管用于连接屏风,把手组件设置于穿布管上,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管部和把手放置部,所述把手放置部设于所述第二管部,所述把手放置部用于挂靠所述把手组件。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部的管件放置部,该管件放置部具有管件容置槽,用于与所述第二穿布管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壳,把手壳固设于所述第二穿布管,所述把手壳具有臂部,所述把手放置部具有把手容置槽,把手容置槽用于与臂部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组件还包括手柄、弹簧和锁合件,手柄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壳,弹簧连接手柄和把手壳,锁合件连接手柄,锁合件和弹簧分别位于所述手柄的两端,臂部设有固定孔,所述锁合件与所述固定孔对应,所述把手放置部具有锁合孔,锁合孔用于与锁合件配合。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内侧呈波浪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帐篷,包括以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屏风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及帐篷,只需要将屏风一端连接于第一穿布管,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收拉组件,即可将屏风安装于帐蓬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拉动第二收拉组件使得第二收拉组件挂靠在第二安装件上,即可拉开屏风,起到挡风挡光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将第二收拉组件从第二安装件上移开,转动第一穿布管,使得屏风绕第一穿布管卷起,第二收拉组件抵靠在第一安装件一侧,即可收起屏风,该屏风安装结构在收起的屏风时占用空间非常小,使得屏风可以很好地结合于帐篷上使用,弥补了帐篷舒适性低及私密性低的缺陷,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将屏风拉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将屏风收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安装件的第一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一收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二收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把手组件的剖面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安装件的第二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安装件的把手放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安装件的管件放置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将把手壳的臂部插入把手容置槽时的状态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将把手壳的臂部从把手容置槽拔出时的状态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的一实施例将第二穿布管插入管件容置槽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请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风安装结构,用于将屏风5安装于帐篷。所需要安装的屏风5为易于卷绕的屏风,如布料屏风。该屏风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件1、第一收拉组件3、第二收拉组件4以及第二安装件2。

第一安装件1安装于帐篷或为帐篷的一部分。第一收拉组件3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件1内,该第一收拉组件3包括可转动的第一穿布管31,用于连接屏风5的一端。第二收拉组件4用于连接屏风5的另一端以拉开或收起屏风5。第二安装件2,用于与第二收拉组件4配合,该第二安装件2安装于帐篷或为帐篷的一部分当拉开屏风5时,第二收拉组件4挂靠于第二安装件2上,当收起屏风5时,第二收拉组件4抵靠于第一安装件1一侧。

本实用新型屏风安装结构,只需要将屏风5一端连接于第一穿布管3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收拉组件4,即可将屏风5安装于帐蓬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拉动第二收拉组件4使得第二收拉组件4挂靠在第二安装件2上,即可拉开屏风5,起到挡风挡光的作用,使用非常方便。将第二收拉组件4从第二安装件2上移开,转动第一穿布管31,使得屏风5绕第一穿布管31卷起,第二收拉组件4抵靠在第一安装件1一侧,即可收起屏风5,该屏风安装结构在收起的屏风5时占用空间非常小,使得屏风5可以很好地结合于帐篷上使用,弥补了帐篷舒适性低及私密性低的缺陷。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均为帐篷的脚杆,但不限于此,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可以是独立于帐篷的构件,分别通过螺丝安装于帐篷脚杆上。屏风5被拉开后,可在360°范围内拉动,也就是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并不限于图1中所示位置,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只要是两个平行的立柱即可。

请参考图5所示,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拉组件3还包括扭簧32、第一连接部33和轴承34。所述扭簧32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布管31内并连接第一穿布管31,使得扭簧32与第一穿布管31可以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33连接扭簧32和第一安装件1。所述轴承34连接第一穿布管31和第一安装件1,轴承34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穿布管31的转动更加顺畅。扭簧32自身的弹力和扭力保证当拉动屏风5带动穿第一穿布管31旋转时会有一个和第一穿布管31转动方向相反的力F。当对第二收拉组件4施加拉动屏风5的力F1时扭簧32产生的力F会使打开的屏风5绷紧。取消拉动屏风5的力F1时扭簧32产生的相反的力F会带动第一穿布管31向屏风5拉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自动收起打开的屏风5,非常方便。

请参考图2-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件1包括第一管部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分别设于第一管部11的两端,第一安装部12与第一连接部33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12具有连接孔121和连接槽122,连接孔121与第一管部11通过螺丝连接,连接槽122与第一连接部33连接。该第一安装部12结构简单,安装牢固。第二安装部13与轴承34连接。轴承34具有可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第二安装部13与轴承34的外圈连接,第一穿布管31与轴承34的内圈连接,外圈和内圈之间通过滚珠滚动连接,可以减小摩擦阻力,使得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也就使得第一穿布管31的转动可以更加顺畅。第一管部11设有通孔111以供屏风5穿过,则屏风5可以卷绕收容于第一管部11内,并可从通孔111伸出第一管部11。

请参考图6所示,所述第二收拉组件4包括第二穿布管41和把手组件42,第二穿布管41用于连接屏风5,把手组件42设置于穿布管上以供人手握持。第二穿布管41的外形尺寸大于第一管部11的通孔111的外形尺寸,确保在扭簧32产生的力F带动第一穿布管31朝与屏风5拉开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第二穿布管41不会因受力被拉入第一管部11内,如图所示,第二穿布管41抵靠于第一管部11一侧。

请参考图1、8、9所示,所述第二安装件2包括第二管部21和把手放置部22,所述把手放置部22设于所述第二管部21,所述把手放置部22用于挂靠所述把手组件42。当需要使用屏风5时,握持把手组件42并将把手组件42挂靠在把手放置部22即可展开并固定住屏风5。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放置部22和第二管部21分别设有配合的安装孔,所述把手放置部22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管部21。

请参考图1、8、10所示,所述第二安装件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部21的管件放置部23,该管件放置部23具有管件容置槽231,用于与所述第二穿布管41配合。当拉开屏风5时,将第二穿布管41的底端插入管件容置槽231内,可以更好地将第二收拉组件4挂靠在第二安装件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件放置部23和第二管部21分别设有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管件放置部23通过螺丝安装于第二管部21。

请参考图7、9所示,所述把手组件42包括把手壳421,把手壳421固设于所述第二穿布管41。所述把手壳421具有臂部422.所述把手放置部22具有把手容置槽221,用于与臂部422配合。使用时,将臂部422插入把手容置槽221即可将第二收拉组件4挂靠于第二安装件2上,非常方便。

所述把手组件42还包括手柄423、弹簧424和锁合件425。手柄423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把手壳421,弹簧424连接手柄423和把手壳421,锁合件425连接手柄423,锁合件425和弹簧424分别位于所述手柄423的两端,臂部422设有固定孔402,所述锁合件425与所述固定孔402对应,未对手柄423施加外力的状态下,锁合件425从固定孔402中凸出。按压手柄423时,手柄423以支点为转动中心转动,带动锁合件425缩进固定孔402内。所述把手放置部22具有锁合孔202,锁合孔202用于与锁合件425配合,以更好地固定把手组件42。所述手柄423内侧呈波浪状,易于握持。

需要使用屏风5时,对手柄423水平用力拉动至第二安装件2处,将把手壳421的臂部422和第二穿布管41同时放入把手容置槽221和管件容置槽231内,如图11、13所示。锁合件425卡入锁合孔202达到完全固定把手壳421的臂部422的目的。第一收拉组件3对屏风5产生的拉力,使屏风5能够平整的悬挂在脚第一安装件1和第二安装件2之间,如图1所示。请参考图1和图12所示,打开的屏风5需要收合时,需要先给予手柄423如图12所示的力F2带动锁合件425离开锁合孔202解除把臂部422被锁定的状态,然后向上施力F3带动臂部422和第二穿布管41离开把手容置槽221和管件容置槽231。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帐篷,包括以上所述的屏风安装结构,通过该屏风安装结构可以很好地将屏风结合到帐篷中使用,解决了帐篷舒适性低、私密性低、挡风挡光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