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322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胚体成型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在家庭装修、卫浴制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陶瓷胚体在陶瓷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陶瓷胚体生产中,胚体在模具内不易取出,且陶瓷胚体生产时往往会产生静电,静电的存在不易生产的进行。因此,如何使胚体在模具中易于取出,防止静电在生产装置中大量积存,一直是全社会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包括支架,左模具桶、右模具桶、模具底、固定板,所述支架上焊接有套筒,螺杆贯穿套筒与左模具桶、右模具桶焊接,左模具桶及右模具桶底部设有模具底,模具底焊接在支撑板上,液压升降杆顶端与支撑板焊接,液压升降杆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上,固定板铆接在支架上,所述支撑板底部焊接有弹簧,铁丝绳一端缠绕在导电柱上,另一端缠绕在弹簧上,导电柱内安装有储液箱,接地片贯穿导电柱并镶嵌在储液箱上,接地片的另一端伸入地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留有2mm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支架、支撑板均为铸铁材质,且铁丝绳缠绕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放置防静电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当进行陶瓷胚体制造时,先将左模具桶与右模具桶进行对接,将原料放入两个模具桶与模具底形成的模具中,待陶瓷胚体完成后,转动螺杆从而使两个模具桶分开,液压升降杆带动支撑板下移从而易于陶瓷胚体的取出;铁丝绳将装置上的静电导向导电柱,防静电溶液能够对静电进行消除;接地片防止静电溶液失效,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的左模具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的导电柱剖视图。

图中:1、螺杆,2、支架,3、液压升降杆,4、固定板,5、铁丝绳,6、导电柱,7、套筒,8、右模具桶,9、左模具桶,10、支撑板,11、储液箱,12、接地片,13、模具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防静电功能的陶瓷胚体生产装置,包括支架2,左模具桶9、右模具桶8、模具底13、固定板4,左模具桶、右模具桶、模具底均为生铁浇筑而成,左模具桶与右模具桶均为两层材料,所述左模具桶与右模具桶连接处粘连有密封圈,所述支架2上焊接有套筒7,螺杆1贯穿套筒7与左模具桶9、右模具桶8焊接,套筒内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所述左模具桶9及右模具桶8底部设有模具底13,模具底13焊接在支撑板10上,液压升降杆3(液压升降杆的型号为ZF-Q168)顶端与支撑板10焊接,液压升降杆3底部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4上,固定板4铆接在支架2上,所述支撑板10底部焊接有弹簧,铁丝绳5一端缠绕在导电柱6上,另一端缠绕在弹簧上,导电柱6内安装有储液箱11,储液箱上设有注液口及出液口,且注液口及出液口均伸出导电柱,接地片12贯穿导电柱6并镶嵌在储液箱11上,接地片12的另一端伸入地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支架之间留有2mm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支架、支撑板均为铸铁材质,且铁丝绳缠绕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放置防静电溶液,溶液由氯丁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松焦油、硬脂酸、氯化钾等多种成分组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转动螺杆1使左模具桶9与右模具桶8进行对接,同时调节液压升降杆3的高度使模具底13与两个模具桶连接,将原料放入模具内,陶瓷胚体成型后转动螺杆使左模具桶、右模具桶分开,调节液压升降杆的高度易于胚体的取出,装置上的静电由铁丝绳5导入导电柱6内,有防静电溶液对静电进行消除。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