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磨耐候型墙体漆面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国家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建筑外墙的外保温系统作为国家的强制性政策,目前在我国得到有效推广,取得了显著的应用实效和成绩。外墙涂层是用于涂刷在建筑外立墙面的,目前,建筑外墙涂层有多层结构依次堆叠组成。
但目前建筑外墙涂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公开号为CN20136292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外墙隔热保温装饰复合系统,所述系统由涂抹在建筑物外墙的无机保温砂浆形成的保温层、涂装于保温层外的弹性耐水腻子层及涂装于所述弹性耐水腻子层上的反射隔热涂料涂层构成,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20~60mm。
外墙涂层之间涂刷在建筑的最外侧表面,上述技术方案中只是加强了现有技术中外墙涂层的耐水性以及保温性能,涂层的整体耐磨耐候性有待加强,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候型墙体漆面结构,该耐磨耐候型墙体漆面结构具有较好的耐磨耐候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耐候型墙体漆面结构,包括至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层墙面、外墙腻子层、渗透底涂层、耐磨层以及表面漆层,所述耐磨层由纳米玻纤构成,所述耐磨层与表面漆层之间还设置有强化层,所述强化层为纳米碳化硅层,所述表面漆层包括呈相邻设置的上层与下层,下层与强化层呈相邻设置,下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上层为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纳米玻纤构成的耐磨层,纳米玻纤能够增强涂层的交联性,其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及耐磨性,有利于提高漆面结构的耐磨性和硬度,设置由纳米碳化硅层构成的强化层,纳米碳化硅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以及高稳定性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漆面结构的耐高温、耐磨以及耐腐蚀性;设置由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和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层构成的表面漆层,利用了其良好的耐磨耐候性能,通过上述多层结构共同作用使得漆面结构具有较高的耐磨耐候性,能够较好的适用于现有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墙腻子层为耐水弹性腻子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墙腻子层厚度为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水弹性腻子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墙体漆面结构的耐水性,进而提高自身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面漆层外层还设置有哑光漆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哑光漆层厚度为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表面漆层外侧设置哑光漆层,能够较好的避免墙面反光造成光污染的现象,使墙面涂层结构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墙面与外墙腻子层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为甲基硅酸钠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厚度为1-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甲基硅酸钠层构成的防水层,有利于提高墙体漆面结构的防水性,避免雨水渗透进入至墙体内部,提高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透底涂层为水性环氧渗透底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渗透底涂层厚度为0.5-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性环氧渗透底涂具有较好的防锈以及渗透性,加强相邻层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墙体漆面结构的整体性,进而提高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墙体漆面结构整体厚度为15-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上述的涂层厚度能够在保持漆面结构整体厚度的同时保持较好的耐磨性和耐候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墙体漆面结构不仅仅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磨性,还具有较好的耐水性和结构强度,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基层墙面;2、防水层;3、外墙腻子层;4、渗透底涂层;5、耐磨层;6、强化层;7、表面漆层;71、下层;72、上层;8、哑光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耐候型墙体漆面结构,包括至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基层墙面1、防水层2、外墙腻子层3、渗透底涂层4、耐磨层5、强化层6以及表面漆层7;本技术方案中的相邻各层之间均通过涂刷贴合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上述的防水层2具体为甲基硅酸钠层,防水层2厚度为1-3mm;外墙腻子层3具体为耐水弹性腻子层,耐水弹性腻子层的厚度为2-5mm;渗透底涂层4具体为水性环氧渗透底涂层4,水性环氧渗透底涂层4的厚度为0.5-2mm;墙体漆面结构整体厚度为15-25mm;表面漆层7外侧紧贴有哑光漆层8,哑光漆层8厚度为1-2mm。
上述的耐磨层5由纳米玻纤构成,具体为纳米硼纤维,纳米硼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以及耐磨性,纳米硼纤维紧贴在水性环氧渗透底涂层4相对耐水弹性腻子层一侧表面;
上述的强化层6具体为纳米碳化硅层,纳米碳化硅具有高硬度、高熔点以及高稳定性的特性,有利于提高漆面结构的耐高温、耐磨以及耐腐蚀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墙体漆面结构的耐磨耐候性,上述的表面漆层7具体包括相邻设置的上层72和下层71,上层72为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层,下层71为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下层71与强化层6相紧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