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7018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



背景技术:

外墙涂层,是用于涂刷在建筑外立墙面的,目前,建筑外墙涂层有多层结构依次堆叠组成,其中保温层为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保温层的保温材料大多使用有机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具有易燃性,当发生火情时不易扑救,而且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会造成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外墙外保温用有机保温材料的着火危险性存在于外保温施工前的材料存放、施工中的交叉作业以及入住后的整个建筑寿命中,安全隐患是长期的。而采用无机保温材料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墙体的涂层结构隔音效果较差,不能有效屏蔽外界的噪声,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该建筑外墙保温涂层通过设置由EPS保温板和防火吸音棉组成的保温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包括沿墙体至内而外依次设置的保温层、抹面砂浆层、耐碱玻璃纤维网以及外墙腻子层,所述保温层包括EPS保温板和防火吸音棉层,所述EPS保温板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呈网格状的凹槽,所述防火吸音棉层嵌设于凹槽内,所述EPS保温板两侧表面还紧贴有加强片,加强片通过苯板粘结剂连接EPS保温板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防火吸音棉以及EPS保温板构成的保温层,防火吸音棉的设置与现有技术中的无机保温材料相比,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性能,避免外墙部分燃烧引起环境污染,同时还兼具较好的隔音效果,通过两侧面均带有网格状的凹槽的EPS保温板作为支撑载体,结构简单,同时具有较好的阻燃保温特性,与自身内部的防火吸音棉向配合,进一步提高保温层的隔音、阻燃效果,利用苯板粘结剂连接加强片在EPS保温板的两侧侧面有利于提高保温层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墙腻子层为防潮抗裂腻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潮抗裂腻子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建筑外墙面的防潮性和抗裂性,进而提高外墙保温涂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抹面砂浆层为水泥基抹面抗裂砂浆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基抹面抗裂砂浆层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外墙保温涂层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抗裂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片为铝薄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铝薄片为加强片,能够在提高保温层结构强度的同时较好的控制自身的整体厚度以及重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EPS保温板厚度为8至12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深度为2至4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上述厚度的保温板厚度以及凹槽深度能够在保持较高阻燃隔音保温性能的同时兼具较好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建筑外墙保温涂层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性、阻燃性以及隔音效果,能够较好的适应现有社会人们对于建筑外墙体的多项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EPS保温板的正视图,主要用于体现凹槽。

附图标记:1、墙体;2、保温层;21、加强片;22、EPS保温板;221、凹槽;23、防火吸音棉层;3、抹面砂浆层;4、耐碱玻璃纤维网;5、外墙腻子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建筑外墙涂层结构,包括从靠近墙体1至远离墙体1方向依次设置的保温层2、抹面砂浆层3、耐碱玻璃纤维网4以及外墙腻子层5。为了提高外墙保温涂层外表面的抗裂和防潮性能,上述的外墙腻子层5具体为防潮抗裂腻子层;为了提高整个保温涂层的结构强度,抹面砂浆层3具体为水泥基抹面抗裂砂浆层。

保温层2包括EPS保温板22、防火吸音棉层23以及加强片21,EPS保温板22厚度为8至12mm,在EPS保温板22上下表面均开设有凹槽221,凹槽221整体呈网格状结构,凹槽221深度为2至4mm;上述的防火吸音棉层23由防火吸音棉构成,防火吸音棉嵌设在凹槽221中,使得EPS保温板22和防火吸音棉层23构成一整体,为了避免防火吸音棉层23脱离凹槽221以及提高整个保温层2的结构强度,上述的加强片21通过苯板粘结剂紧贴于EPS保温板22上下两侧表面,上述的加强片21优选为铝薄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