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30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建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3834666U的中国专利公开模块建筑系统,其使用模块建筑用连接组件将至少两个建筑模块连接为一体,布置在相邻的至少两个建筑模块之间用做固定连接组件;整个模块建筑系统中至少包含有两个建筑模块及用于连接相邻的至少两个建筑模块的模块建筑用连接组件,所述模块建筑用连接组件通过将相邻建筑模块的集装箱角件固接而使相邻的建筑模块连接为一体。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钢结构连接组件,其通过转接件将两个建筑模块连接,而其转接件安装的过程较为麻烦,且其高强螺栓固定需要在立柱的凹槽内进行固定,因此螺栓的固定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在于连接方便,固定牢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包括上单元角模块、下单元角模块,还包括上连接件、下连接件,插接件和长螺栓,所述上连接件固定于上单元角模块的边角处,所述下连接件固定于下模块角模块上的边角处,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插接杆包括一体固定的上插件、下插件和设置于上插件和下插件之间的连接板,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上均设置有卡块和连接孔,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分别对应上插件和下插件设置有连接孔和供卡块卡接的卡槽;所述上插件插接于上连接件中,所述下插件插接于下连接件,所述长螺栓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贯穿上连接件和上插件上的连接孔与下连接件和下插件上的连接孔进行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连接件固定在上单元模块的边角上,下连接件固定在下单元的边角上;插接件上的上插件插接于上连接件上,插接件上的下插接件插接下连接件上进行固定;而插接件在插接之后,卡块卡接在卡槽中进行固定,插接件的连接孔分别与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连接孔对齐,能够通过长螺栓进行固定。而在此过程中,可以先将下插件插接在下连接件中,通过卡块和长螺栓固定后,再将上连接件套接在上插件上,再通过卡块和长螺栓固定,在整过程仅包括插接和固定螺栓,因此固定过程较为方便,且通过卡接固定和螺栓固定,因此固定也较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插件和下插件上均设置有两块插板,所述两块插板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块相对设置的插板,提高上连接件与上插件、下连接件与下插件之间连接的强度和稳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的形状为倒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块设置为倒齿状,插板在上下连接件中滑移的过程只能进行单向的移动;因此能够使得插板进入上下连接件的过程较为流畅;而当卡块卡接后也较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设置于插板的中部,所述插板的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内凹部,所述插板的邻近连接板的一侧向外凸出形成外凸部;而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均设置有与内凹部贴合的凸块和外凸部贴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块设置在插板的中部,而在插板上设置内凹部,在上下连接件上设置凹槽,使得插板在滑移卡接的过程,能够保持较为流畅的状态;而内凹部与凸块相贴合、外凸部与凹槽相贴合,增加了插板与上下连接件的抵触面积,使得插接片与上下连接件固定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分别设置于内凹部和外凸部,且内凹部和外凸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凹部和外凸部上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孔,能够对插板的四个边角都进固定,从而达到稳定的固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的连接孔为腰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下连接件上设置腰形孔,在插板上的连接孔出现偏差的状态情况下也能够进行固定,从而方便了上下连接件与插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上均设置有限制插板滑移距离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对限制插板的滑移距离,同时对插板进行定位,方便了上下连接件与插板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板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用于加强连接板与插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插板固定后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的外沿向两端延伸有凸沿,所述凸沿贴合于上连接件与下连接件的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板的外沿上设置凸沿,凸沿贴合与上下连接件的外壁,进一步提高插接件与上下连接件的固定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插接件与上下连接件固定时,上插件插接于上连接件进行固定,下插件插接于下连接件中进行固定,使得上下连接件的固定较为简单、方便;

2、插接件与上下连接件之间通过卡接和螺栓固定,因此在插接件与上下连接件固定较为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连接件与插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单元角模块;2、下单元角模块;3、上连接件;4、下连接件;5、插板;6、卡块;7、连接板;8、加强筋;9、插接件;10、腰形孔;11、凸沿;12、连接孔;13、卡槽;14、内凹部;15、外凸部;16、凸块;17、凹槽;18、限位块;19、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模块建筑用钢结构连接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上单元角模块1、下单元角模块2、上连接件3、下连接件4、插接件9和多个长螺栓19;其中上连接件3固定于上单元角模块1的边角上,下连接件4固定于下单元角模块2上,插接件9同时插接于上连接件3和下连接件4中,并通过长螺栓19固定,使得上单元角模块1和下单元角模块2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插接件9包括一块连接板7和四块插板5;其中连接板7的外沿的上下两侧均凸出有环形的凸沿11;四块插板5中两块对应设置于连接板7的上侧,用于与上连接件3连接;而另外两块对应设置于连接板7的下侧用于与下连接件4连接;插板5面向连接件外壁的一侧由远离连接板7一侧至邻近连接板7一侧依次为内凹部14、卡块6、外凸部15,其中卡块6为倒齿状,使得卡块6卡接时较易滑动,而在卡接后固定牢靠。内凹部14平行于卡块6的低端,外凸部15平行于卡块6的高端,且内凹部14和外凸部15的两侧均设置有圆形的连接孔12供长螺栓19插接;四块插板5和连接板7连接处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筋8。

如图3所示,上连接件3两侧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限位块18、凸块16、卡槽13和凹槽17,其中卡槽13倒齿状;限位块18略高于卡槽13的高端、凸块16平行于卡槽13的高端,而凹槽17平行于卡槽13的低端;结合图2,而在上连接件3于凸块16和凹槽17的两侧上设置有腰形孔10,腰形孔10用于插接长螺栓19。而下连接件4的内部结构与上连接件3的内部结构镜像对称,因此不再赘述。

上单元角模块1和下单元角模块2的连接过程,如图2、3、4所示,先将插接片下侧的两块插板5插入下连接件4中,直至下连接件4抵触到限位块18;抵触后,下侧两块插板5的内凹部14与下连接件4上的凸块16紧贴,下侧两块卡块6会卡接于下连接件4上的卡槽13中,下侧两块插板5的外凸部15与下连接件4上的凹槽17紧贴,凸沿11的下侧套接在下连接件4的外壁,下连接件4上的腰形孔10与下侧两块插板5的连接孔12接通,插接片完成与下连接件4的卡接;之后通过安装长螺栓19于下连接件4上的腰形孔10与下侧两块插板5的连接孔12中,使得插接片与下连接件4完成螺栓固定。之后将上连接件3套接在插接片的上侧,使得上连接件3与上侧的两块插板5卡接,在通过之后通过安装长螺栓19于上连接件3上的腰形孔10与上侧两块插板5的连接孔12中,使得插接片与上连接件3完成螺栓固定。从而完成了上单元角模块1和下单元角模块2的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