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树脂基防水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水类建材产品有石棉瓦、水泥瓦、陶土瓦、塑料瓦、玻璃钢瓦,彩钢板、防水卷材、高分子布以及现浇防水层,通常用到建筑屋顶的防水。这些防水材料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而树脂基防水板由于其稳定性高,防震防摔,耐寒耐热而备受青睐,但是树脂基防水板在安装时,通常是由其两个齿峰之间的叠加而连接,从而造成防水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基防水板,该树脂基防水板之间连接紧密,减小了渗水的可能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树脂基防水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表面上设有齿峰,所述板体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板,且另一侧连接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及第二连接板均与板体连为一体,所述第一连接板由远离板体的一侧通过两次向内翻折呈半封闭的方形管状,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两次翻折呈Z字型,且第二连接板的边缘连接折边,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方均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相邻板体的第二连接板拼接,且两者的连接孔重合。
优选的,板体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吸音层。
优选的,吸音层由吸音棉构成。
优选的,空腔内还设有防火层,防火层与吸音层相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时,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相邻板体的第二连接板相互连接而成,由于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呈半封闭的方形管状,而第二连接板呈Z字型,因而在连接时相比较齿峰叠加的方式更紧密,而第二连接板的边缘设有折边,也避免了水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缝隙渗进去,减小了渗水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述,本实用新型树脂基防水板,包括板体1,板体1的表面上设有用于流水的齿峰2,板体1的两侧设有用于与相邻的板体1连接的连接板,板体1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板3,且另一侧连接第二连接板4,第一连接板3及第二连接板4均与板体1连为一体,第一连接板3由远离板体1的一侧通过两次向内翻折呈半封闭的方形管状,第二连接板4通过两次翻折呈Z字型,且第二连接板4的边缘连接折边41,第一连接板3与第二连接板4上方均设有相同数量的连接孔5,第一连接板3与相邻板体1的第二连接板4拼接,且两者的连接孔5重合,雨水可沿连接孔5流入第一连接板3与相邻板体1的第二连接板4拼接后形成的空腔,而后沿第一连接板3流走,使下雨时板体1上雨水更快速流走,减小板体1上积水的可能性,更加防止渗水;本实用新型在连接时,通过第一连接板3与相邻板体1的第二连接板4相互连接而成,由于第一连接板3的端部呈半封闭的方形管状,而第二连接板4呈Z字型,因而在连接时相比较齿峰叠加的方式更紧密,而第二连接板4的边缘设有折边41,也避免了水从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之间的缝隙渗进去,减小了渗水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的板体1内设有空腔,空腔内填充有吸音层6,吸音层6由吸音棉构成,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空腔内还设有防火层7,防火层7与吸音层6相邻,使该防水板更有效地防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