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024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防护膜,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防护膜多由单层聚乙烯膜或多层叠压的聚乙烯膜制成,设置在建筑表面可以起到防水作用。但是现有由聚乙烯膜制成的防护膜隔热效果较差,且两张防护膜的拼接处容易存有缝隙,密封效果不佳,影响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包括泡棉保温层,所述泡棉保温层两侧分别设有台面,两个所述台面沿所述泡棉保温层的边缘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一致,所述台面上设有第一粘胶层,所述泡棉保温层正面表面上由第二粘胶层粘接有第一聚乙烯防水膜,所述泡棉保温层背面表面上由第三粘胶层粘接有第二聚乙烯防水膜,所述泡棉保温层两侧面上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台面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膨润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粘胶层远离所述台面的一侧表面位于所述防水隔热防护膜二分之一厚度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水溶性封口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有泡棉保温层,防水的同时也有较好的隔热效果,拼接配合面上通过第一粘胶层粘接和膨润土密封,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水性能更佳,同时在拼接处设置台面结构,可以使拼接处的正面背面两侧表面更加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的拼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2,一种防水隔热防护膜,包括泡棉保温层1,所述泡棉保温层1两侧分别设有台面2,两个所述台面2沿所述泡棉保温层1的边缘相互平行设置且朝向一致,所述台面2上设有第一粘胶层3,所述泡棉保温层1正面表面上由第二粘胶层4粘接有第一聚乙烯防水膜5,所述泡棉保温层1背面表面上由第三粘胶层6粘接有第二聚乙烯防水膜7,所述泡棉保温层1两侧面上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台面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凹槽中填充有膨润土8。

需要说明的是,泡棉保温层1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第一聚乙烯防水膜5、第二聚乙烯防水膜7起到防水的作用。

请参见图3,进行拼接时相邻的两块防水隔热防护膜反向设置,台面2处对接,依靠第一粘胶层3粘接固定,起到第一重密封效果;凹槽中的膨润土8遇水膨胀后形成防水凝胶体,作为第二重密封。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胶层3远离所述台面2的一侧表面位于所述防水隔热防护膜二分之一厚度处。上述第一粘胶层3的表面位置可以使得拼接处两块防水隔热防护膜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参图3),过渡平滑。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处设有水溶性封口膜9。水溶性封口膜9用于将膨润土8封装在凹槽内,且水溶性封口膜9遇水溶解的特性可以使得拼接处渗水时,膨润土8可以与水接触膨胀。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有泡棉保温层1,防水的同时也有较好的隔热效果,拼接配合面上通过第一粘胶层3粘接和膨润土8密封,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水性能更佳,同时在拼接处设置台面2结构,可以使拼接处的正面背面两侧表面更加平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