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130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抹灰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抹灰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各种不同角度的阴角或阳角,需要对这些阴角或阳角进行抹灰处理,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阴角或阳角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平方向的阴角或阳角常常存在平整度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竖直方向的阴角或阳角的垂直度达不到标准,且施工效率低下。

另外,在施工中,常用的抹灰工具在使用时间久了,刮板常常会出现损坏的问题,但是由于刮板和手柄采用固定连接而不能拆卸更换刮板,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抹灰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抹灰时平面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不达标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抹灰器,包括:

主板,外表面设有第一水平检测结构,与所述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形成抹灰面;以及

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表面的手柄,所述手柄设有第二水平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水平检测结构所位于的平面垂直于所述主板的外表面,当所述抹灰面呈水平向设置时,通过所述第一水平检测结构控制所述抹灰面呈水平状;当所述抹灰面呈竖直向设置时,通过所述第二水平检测结构控制所述抹灰面呈竖直状。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通过在主板上设第一水平检测结构,从而在用主板的抹灰面对水平面进行抹灰施工时,通过第一水平检测结构检测主板是否水平,若偏差较大可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主板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手柄设有垂直于第一水平检测结构的第二水平检测结构,从而在用主板的抹灰面对竖直面进行抹灰施工时,通过检测第二水平检测结构所处平面是否水平来判断主板是否竖直,若偏差较大可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手柄和主板组装拆卸简单方便,若发生损坏可以拆下及时更换新的手柄,现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板的外表面设有安装结构,所述手柄连接有与所述安装结构相适配的内插条,通过所述内插条插设于所述安装结构,从而将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板。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插条上与所述安装结构接触处设有缓冲层。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竖向相对设置的一对限位板;以及

连接于所述一对限位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一对限位板形成供所述内插条插设的凹槽,所述连接板贴设固定于所述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第一插销孔,所述内插条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插销孔的第二插销孔,通过插销头穿设所述第一插销孔和所述第二插销孔,从而将所述内插条固定于所述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对应横向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供挡设所述内插条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手柄通过连接杆平行连接于所述内插条,所述手柄的端面垂直于所述主板,所述第二水平检测结构设于所述手柄的端面,从而所述第二水平检测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板。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主板端部的侧板。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板的边缘设有刻度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适用于阳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对水平面施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对竖直面施工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适用于阴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适用于阳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抹灰器包括:主板10以及手柄20,其中主板10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与外表面相对的内表面形成抹灰面。手柄20可拆卸地连接于外表面,手柄20设有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所位于的平面垂直于主板10的外表面。

参阅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对水平面施工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抹灰面对水平面70施工时,抹灰面呈水平向设置通过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检测主板10是否水平,控制抹灰面呈水平状。参阅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对竖直面施工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抹灰面对竖直面71施工时,抹灰面呈竖直向设置,通过检测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所处平面是否水平,从而判断主板10是否竖直,以控制抹灰面呈竖直状。本实用新型抹灰器通过在抹灰施工时检测水平度,若偏差较大可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手柄和主板组装拆卸简单方便,若发生损坏可以拆下及时更换新的手柄,现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

在本实施例中,主板10为矩形板。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一体形成于主板10的外表面。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为水平仪,管内装有液体,当水平仪发生倾斜时,水准管中气泡就向水平仪升高的一端移动,从而确定水平面的位置。当气泡位于居中位置时即表明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所在平面是处于水平状态的,也就是说主板10是水平的,从而通过观察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内的气泡是否居中,从而检测主板10是否水平。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在用主板10的抹灰面对水平面70进行抹灰施工时,如果主板10呈水平状态贴设于水平面时,第一水平检测结构11也应该是呈现水平状态的,其中的气泡位于居中位置,所以当气泡没有位于居中位置而向一端发生偏移时,表明主板10不是水平的,气泡所处的一端位置偏高,需要对主板10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

参阅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5,显示了图4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主板10的外表面设有安装结构30。参阅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7,显示了图6的侧视图。结合图1至图7所示,手柄20连接有与安装结构30相适配的内插条40,通过内插条40插设于安装结构30,从而将手柄2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板10。

内插条40上与安装结构30接触处设有缓冲层41。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41采用耐磨橡胶制成。在将内插条40插设在安装结构30中时,缓冲层41充分挤压安装结构30的侧壁,从而增大内插条40和安装结构3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两者连接紧密。

结合图4和图5所示,安装结构30包括:一对限位板300、连接板301以及挡板302,其中一对限位板300竖向相对设置,连接板301连接于一对限位板300之间,连接板301和一对限位板300形成供内插条40插设的凹槽,挡板302对应横向连接于限位板、供挡设内插条,连接板301贴设固定于主板10的外表面,从而将安装结构30固定在主板10的外表面。

连接板301设有第一插销孔303,内插条40设有对应于第一插销孔303的第二插销孔400,通过插销头穿设第一插销孔303和第二插销孔400,从而将内插条40固定于安装结构30,防止内插条40从安装结构30中脱落,从而整体结构稳定可靠。

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手柄20通过连接杆50平行连接于内插条40,手柄20的端面垂直于主板10,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设于手柄20的端面,从而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垂直于主板10。

结合图3所示,在将主板10对竖直面进行抹灰施工时,如果主板10呈竖直状态贴设于竖直面71而没有任何偏差,则主板10应该是垂直于水平面的,由于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垂直于主板10,则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应该是呈水平状态,其中的水泡居中,所以在施工检测中,若第二水平检测结构21的水泡不是居中,则主板10并非竖直,需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偏差纠正。

主板10的边缘设有刻度线100,从而可临时充当度量工具,方便快捷。主板10上连接有垂直于主板10端部的侧板60。结合图1所示,当主板10和侧板60之间的夹角为90度时,该抹灰器的适用于阳角。参阅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适用于阴角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所示,当主板10和侧板60之间的夹角为270度时,该抹灰器的适用于阴角。具体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抹灰器通过在主板上设第一水平检测结构,从而在用主板的抹灰面对水平面进行抹灰施工时,通过第一水平检测结构检测主板是否水平,若偏差较大可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主板的外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手柄,手柄设有垂直于第一水平检测结构的第二水平检测结构,从而在用主板的抹灰面对竖直面进行抹灰施工时,通过第二水平检测结构检测主板是否竖直,若偏差较大可及时作出相应的纠偏处理。手柄和主板组装拆卸简单方便,若发生损坏可以拆下及时更换新的手柄,现场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