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层预留洞口安全防护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701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板层预留洞口安全防护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板层预留洞口安全防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施工方法,就是在建筑物中预留一个或数个门洞口或窗户洞口,作为垂直运输机械停层使用,供人员和物料进出的临时性通道,待建成后将其封堵闭合。 这一洞口的存在给施工作业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为了消除隐患,有的采取铁丝绳索临时挡护,有的采用废旧木模板将其封堵,有的措施简陋或任其敞开,这些防护不到位形同虚设的措施,一方面,给城市化建设带来不相容的尴尬形象,另一方面,成为作业人员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因预留洞口防护措施问题引发的高处坠落事件,一直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占居首位。

目前,申请号为20112043623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板层预留洞口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四个U型卡具,用于卡在板层预留洞口的边缘上;十字形连接件,具有构成十字形的四条长度可调节的臂,每条臂上形成有阻挡件,该四条臂的末端分别与所述四个卡具固定连接;以及防护板,该防护板的下表面上设有副板,该副板被限制在由四条臂上的阻挡件限定出的确定范围内。

该方案通过U型卡具直接卡在板层预留洞口的边缘上,这种U型卡具虽然能够卡在板层预留洞口的边缘上,但是对于不同厚度的板层不能很好的适配。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板层厚度的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所述上夹紧板和所述下夹紧板之间连接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具有蜗轮蜗杆结构用于调节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包括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支撑板固定连接在上夹紧板上,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连接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具有蜗轮蜗杆结构,如此蜗轮蜗杆结构可以调节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的间距,这样就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板层预留洞口边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蜗杆,所述上夹紧板开设有两个竖直向下的内螺纹孔,所述下夹紧板竖直开设有与内螺纹孔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内螺纹孔与蜗杆螺纹连接,所述蜗杆的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光滑杆,所述光滑杆套设在所述下夹紧板的通孔内,所述蜗杆螺纹连接有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所述主动蜗轮与所述从动蜗轮之间的齿轮相互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包括蜗杆,上夹紧板开设有两个竖直向下的内螺纹孔,下夹紧板开设有与内螺纹孔数量相同的通孔,内螺纹孔与蜗杆螺纹连接,蜗杆的下端端面固定连接有光滑杆,光滑杆和蜗杆直径相同,光滑杆套设在下夹紧板的通孔内,如此调节组件连接于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蜗杆螺纹连接有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的齿轮相互配合,主动蜗轮带动从动蜗轮,同时带动两边连接有的蜗杆沿着蜗杆长度方向上上下移动,此时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的间距随之改变,如此能够适应各种厚度板层上的预留洞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夹紧板上部设有蜗轮箱,所述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可旋转的固定连接在蜗轮箱箱体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夹紧板上部设有蜗轮箱,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可旋转的固定连接在蜗轮箱箱体内部,如此设置是为了将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固定在蜗轮箱箱体内部,这样设置可以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不会因为主动蜗轮和从动蜗轮裸露在外面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轮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蜗杆孔,所述蜗杆能够从所述蜗杆孔内延伸出蜗轮箱箱体之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箱的上表面开设有蜗杆孔,这样设置是为了蜗杆能够从所述蜗杆孔内延伸出蜗轮箱箱体之外,可以观察蜗杆的移动情况,并且引导了蜗杆的移动方向,蜗杆只能转动不能横向或者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下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开口向下并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光滑杆固定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呈圆形设置并与所述卡接槽间隙配合,所述的卡接块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下端开设有卡接槽,卡接槽开口向下并与通孔连通,如此蜗杆能够穿过通孔并进入卡接槽内,在卡接槽内部设有间隙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卡接块固定连接于光滑杆上,如此设置是为了蜗杆不会向上脱离下夹紧板,能够使下夹紧板套在蜗杆上,当调节机构运转时,蜗杆在下夹紧板的通孔内发生自转,但并不带动下夹紧板的转动或者上下移动,蜗杆的外螺纹结构在上夹紧板的内螺纹孔中进行螺纹旋转,蜗杆还是发生自转,且上夹紧板不发生旋转,但是会随之蜗杆与上夹紧板之间的螺纹旋转从产生向上或者向下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档环,所述挡环凸出于所述蜗杆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挡环,挡环凸出于蜗杆的弧形面,这样设置是为了蜗杆不会脱离主动蜗轮或者从动蜗轮,当主动蜗轮或者从动蜗轮抵靠柱蜗杆时,此时固定件的间距已经最大化,不能在变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夹紧板开设有开口朝向支撑板的T型槽,所述T型槽沿竖直方向开设,所述上夹紧板固定连接有向下设置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T型设置且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T型槽内,所述定位杆与所述T型槽向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夹紧板开设有开口朝向支撑板的T型槽,T型槽沿竖直方向开设,上夹紧板固定连接有向下设置的定位杆,定位杆呈T型设置且竖直向下延伸至T型槽内,定位杆于T型槽相适配,如此上夹紧板的定位杆能够实现在下夹紧板的T型槽中实现滑移,这样设置是为了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偏移,只会发生相对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动蜗轮无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呈方形框架设置,所述安装部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把手的端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套设在所述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蜗轮无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部,安装部连接有转动把手,安装部的径向方向开设有安装孔,转动把手的端部设有横杆,横杆套设在安装孔内,这样设置为了用于主动蜗轮的调节,转动把手旋转时,带动安装部转动,安装部同时带动主动蜗轮旋转,主动蜗轮带动与其连接的蜗杆和从动蜗轮的转动,如此实现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间距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把手固定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杆端部设有握紧部,所述握紧部呈圆形设置且直径大于所述长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固定连接有长杆,长杆的端部设有握紧部,握紧部呈圆形设置,握紧部的直径大于长杆的直径,如此设置是为了相对于转动把手来说更加容易转动,便于调节组件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件将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卡接在板层预留洞口的边缘,固定件分为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具有蜗轮蜗杆结构调节上夹紧板和下夹紧板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层预留洞口边缘。

附图说明

图1为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的整体三维示意图;

图2为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板层预留洞口防护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支撑板;2、固定件;21、上夹紧板;211、内螺纹孔;212、定位杆;22、下夹紧板;221、通孔;222、卡接槽;223、T型槽;3、调节组件;31、主动蜗轮;311、安装部;312、转动把手;313、安装孔;314、横杆;315、长杆;316、握紧部;32、从动蜗轮;33、蜗杆;331、光滑杆;332、卡接块;333、挡环;4、蜗轮箱;41、蜗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预留洞口的可调卡具,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件2,固定件2包括上夹紧板21和下夹紧板22,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上夹紧板21上,上夹紧板21和下夹紧板22中间形成有卡槽,卡槽用于卡接预留洞口的边缘,上夹紧板21和下夹紧板22之间连接设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具有蜗轮蜗杆结构,如此蜗轮蜗杆结构可以调节上夹紧板21和下夹紧板22之间的间距,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板层预留洞口边缘。

其中,如图2所示,下夹紧板22上设有通孔221,通孔221在竖直方向上开设且贯穿整个下夹紧板22,通孔221下端部连接有卡接槽222,卡接槽222位于下夹紧板22的下表面且开口向下设置,卡接槽222呈圆形设置且与通孔221相通,通孔221内部设有蜗杆33,蜗杆3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光滑杆231,光滑杆231套设在通孔221内,光滑杆23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232,卡接块232呈圆形设置且与通孔221端部的卡接槽222相适配,如此卡接块232位于卡接槽222内部时,不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只能进行绕轴心的旋转运动。

固定件2包括上夹紧板21,上夹紧板21上开设有内螺纹孔221,内螺纹孔221内螺纹连接有蜗杆33,蜗杆33的直径与内螺纹孔相同且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蜗杆33穿过上夹紧板21,蜗杆33连接设有主动蜗轮31和从动蜗轮32,主动蜗轮31上的齿轮和蜗杆33上的螺纹结构相互配合连接,主动蜗轮31连接蜗杆33的相对位置上连接有从动蜗轮32,从动蜗轮32和主动蜗轮31的直径相同,从动蜗轮32连接主动蜗轮31的相对位置上连接有另一个相同的蜗杆33,设置主动蜗轮31和从动蜗轮32的目的是使蜗杆33能够同时向同一方向转动,蜗杆3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挡环333,挡环333相对于蜗杆33朝向蜗杆33的弧面凸出,如此蜗杆33不会脱离主动蜗轮31和从动蜗轮32,如图3所示,在主动蜗轮31上设置有安装部311,安装部311固定连接在主动蜗轮10无齿轮的光滑平面,安装部311上设有安装孔313,安装孔313内设有转动把手312,转动把手312设有横杆314,横杆314穿设在安装部311的安装孔313内,转动把手312固定连接有长杆315,长杆315的端部设有握紧部316,握紧部316的直径大于长杆315的直径,便于调节组件3的调节,如此转动握紧部316时,会带动主动蜗轮31转动。

上夹紧板21上部还设有蜗轮箱4,主动蜗轮31和从动蜗轮32可旋转的固定连接在蜗轮箱4箱体内部,这样可以保证施工工人的安全,蜗轮箱4的上表面开设有蜗杆孔41,蜗杆33能够从蜗杆孔41内延伸出蜗轮箱4箱体之外,便于观察蜗杆33的移动情况,并且引导了蜗杆33的移动方向,蜗杆33只能转动不能横向或者纵向移动。

如图4所示,上夹紧板21的下端面设有垂直向下的定位杆212,定位杆212固定连接在上夹紧板21上,定位杆212呈T型设置,下夹紧板22上设有开口背对支撑板1设置的T型槽223,T型槽223位于定位杆212的正下方并竖直方向上设置,定位杆212卡接在T型槽223内并能在T型槽223中实现滑移,如此确保上夹紧板21和下夹紧板22之间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偏移,只能发生上下的移动。

当固定件2需要调节时,首先转动握紧部316,握紧部316的转动会带动转动把手312,同时转动把手312会带动主动蜗轮31转动,主动蜗轮31转动时会带动蜗杆33和从动蜗轮32转动,从动蜗轮32在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另一根相同的蜗杆33转动,如此转动主动蜗轮31,蜗杆33上的螺纹结构会在上夹紧板21的内螺纹孔211中自转,蜗杆33下端部连接的光滑杆331,光滑杆331下端面的卡接块332,光滑杆331在通孔221内部转动并带动卡接块332在卡接槽22内转动,蜗杆33相对于内螺纹孔211自转会使上夹紧板21相对于下夹紧板2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此时固定件2的间距就会随之变化,能够根据预留洞口的边缘厚度调节固定件2的间距,使得安全防护装置能够更稳固的安装在预留洞口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