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模及应用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453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模及应用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模及应用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预制混凝土构件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拆模结构生产时,焊接式边模与模台的固定直接使用螺栓连接固定,分段式边模与模台的固定采用磁盒固定,即磁盒通过螺栓与边模本体连接在一起;采用固模结构生产时,与模台接触的边模采用直接与模台表面焊接的方式。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对边模进行固定时,采用螺栓连接则必须对边模的底部开螺栓孔,而侧面也须开孔用于螺栓固定时的卡紧,因此其开孔数量较多,加工难度较大,同时需要加大边模本体的尺寸,增加了边模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开孔、无需再加工的边模,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模及应用其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边模开孔数量较多、加工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模,包括:边模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边模本体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匹配对接的凸条,所述连接板能够用于与模台连接固定。

其中,所述凹槽至少包括有两条。

实际应用时,所述边模本体至少包括上下依次罗列的第一边模本体和第二边模本体;所述第一边模本体和所述第二边模本体的同侧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匹配对接的凸条。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至少包括有两条。

具体地,所述凸条为燕尾结构。

可替代地,所述凸条为T型结构。

可替代地,所述凸条为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为L型结构。

可替代地,所述连接板为U型结构。

可替代地,所述连接板为直板带压槽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至少包括有两块。

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模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模台采用磁盒固定连接。

实际生产制造时,L型结构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所述凸条,另一侧开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贯穿螺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模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模中,包括:边模本体和连接板,边模本体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连接板上设有与凹槽匹配对接的凸条,且连接板能够用于与模台连接固定。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模时,由于连接板上设有与边模本体的凹槽匹配对接的凸条,因此连接板能够将边模本体及边模与模台固定连接,以达到边模生产使用的状态,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模中的边模本体为整体结构,无需对其进行再加工(例如焊接)或钻、铣等开孔操作,同时无需辅助工具的操作(例如拧螺栓),装配工作量极少,能够减少生产周期并减轻劳动作业量,进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边模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均较低,能够实现一次装配成型、连接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模。

所述预制混凝土构件与上述边模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三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四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边模本体;20-连接板;11-凹槽;21-凸条;101-第一边模本体;102-第二边模本体;1011-第一凹槽;1021-第二凹槽;201-通孔;202-加强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边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边模,包括:边模本体10和连接板20,边模本体10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11,连接板20上设有与凹槽11匹配对接的凸条21,连接板20能够用于与模台连接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边模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1所示,包括:边模本体10和连接板20,边模本体10沿长度方向设有凹槽11,连接板20上设有与凹槽11匹配对接的凸条21,且连接板20能够用于与模台连接固定。由此分析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时,由于连接板20上设有与边模本体10的凹槽11匹配对接的凸条21,因此连接板20能够将边模本体10及边模与模台固定连接,以达到边模生产使用的状态,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的边模本体10为整体结构,无需对其进行再加工(例如焊接)或钻、铣等开孔操作,同时无需辅助工具的操作(例如拧螺栓),装配工作量极少,能够减少生产周期并减轻劳动作业量,进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均较低,能够实现一次装配成型、连接可靠。

其中,为了提高装配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1所示,上述边模本体10上的凹槽11可以至少包括有两条;相应地,连接板20上的凸条21也至少包括有两条,从而通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凸条21与凹槽11配合,以实现更稳固地连接。

当然,如图1所示,只是示意了两条凹槽11及两条凸条21的形式,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三条凹槽11和三条凸条21,或更多条凹槽11及凸条21。

实际应用时,上述边模本体10不仅可以是一根整体边模本体,也可以是多根边模本体组装而成,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上述边模本体10可以至少包括上下依次罗列的第一边模本体101和第二边模本体102;第一边模本体101和第二边模本体102的同侧沿长度方向可以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21,连接板20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21匹配对接的凸条21,从而不仅通过连接板20将第一边模本体101与第二边模本体102组装起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连接板20将边模与模台固定连接。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只是示意了边模本体10由两根(也即第一边模本体101和第二边模本体102)上下依次罗列组成,也可以为其它合理形式,例如:边模本体10由更多根上下依次罗列组成。

其中,为了提高装配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凹槽1011和第二凹槽1021可以分别至少包括有两条;相应地,连接板20上的凸条21也至少包括有四条,从而通过四条或四条以上的凸条21,以实现更稳固地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3所示,上述凸条21可以为燕尾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二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可替代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4所示,上述凸条21可以为T型结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三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可替代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5所示,上述凸条21可以为梯形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边模中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条的第四种装配结构示意图。

可替代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6所示,上述凸条21可以为台型结构;具体地,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矩形部和燕尾型部。

当然,凸条21的也不仅限于以上几种结构,还可以为其它合理结构。

进一步地,实际生产制造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1所示,上述连接板20可以为L型结构。

可替代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2所示,上述连接板20可以为U型结构。

可替代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上述连接板20还可以为直板带压槽结构。

当然,连接板20的具体形状,不限于以上几种,其它合理形状也可以。

更进一步地,为了有效提高第一边模本体101与第二边模本体102的整体牢固性,同时有效提高边模与模台的连接稳固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连接板20可以至少包括有两块。

当然,连接板20的数量还可以设置有更多个。

再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边模与模台固定连接时的牢固性,同时满足便于拆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连接板20与模台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相应地,连接板20上应设置有用于贯穿螺栓的通孔201。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上述连接板20与模台之间还可以采用磁盒固定连接。

当然,除了上述螺栓连接和磁盒连接,还可以采用其它合理的连接固定方式,在此不作限制。

实际生产制造时,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L型结构的连接板20的一侧可以设有上述凸条21,另一侧可以开有上述用于贯穿螺栓的通孔201,且通孔201的数量可以优选为均匀分布的2个。

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U型结构的连接板20的上下两侧可以均开有上述用于贯穿螺栓的通孔201,且通孔201的数量可以优选为分别设置有1个。

并且,结合图3所示,U型结构的连接板20还可以在两个折角处分别设置有加强筋结构202。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上述边模本体10的材质可以为铝型材或玻璃钢。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铝(合金)型材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易于加工,同时抗腐蚀性能较好,且自身重量也较轻;玻璃钢(型材)亦称作GFRP,即纤维强化塑料,玻璃钢型材质轻而硬,具有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通用型)橡胶的综合性能较好,且强度高,例如硫化后的顺丁橡胶耐寒性、耐磨性和弹性均特别优异,耐老化性能也好。

当然,上述边模本体10的材质也可以为其它合理材料。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实际生产加工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模中,连接板20可以采用拉伸或其它一次成型工艺进行生产,以保证凸条21无需进行额外的加工,从而有效减少生产周期和劳动工作量,并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边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由于设置有上述边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中的边模为整体结构,无需对其进行再加工(例如焊接)或钻、铣等开孔操作,同时无需辅助工具的操作(例如拧螺栓),装配工作量极少,能够减少生产周期并减轻劳动作业量。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边模中,包括:边模本体10和连接板20,边模本体10沿长度方向设有两条凹槽11,连接板20上设有与该凹槽11匹配对接的两条凸条21,且连接板20能够用于与模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具体地,上述连接板20为L型结构,一侧上设有上述凸条21,另一侧开有上述用于贯穿螺栓的通孔201,且通孔201的数量可以优选为均匀分布的2个。

进一步地,上述凸条21可以为燕尾结构、T型结构或梯形结构等等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边模中,边模本体10包括:上下依次罗列的第一边模本体101和第二边模本体102;第一边模本体101和第二边模本体102的同侧沿长度方向可以分别设有两条第一凹槽1011和两条第二凹槽1021,连接板20上设有与两条第一凹槽1011和两条第二凹槽1021匹配对接的四条凸条21,从而不仅通过连接板20将第一边模本体101与第二边模本体102组装起来,而且还可以通过连接板20将边模与模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具体地,上述连接板20为U型结构,上下两侧上分别设有用于贯穿螺栓的通孔201。

进一步地,上述凸条21可以为燕尾结构、T型结构或梯形结构等等中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