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2619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用于解决施工楼层拆卸下来的建筑材料转运至顶层工作面使用,或者用于将吊运来的建筑材料临时堆放转运至需用的工作层。



背景技术:

转料平台是施工现场常搭设的各种临时性堆放材料的工作平台,一般来说,可在一定工期内用于承载物料,并在其中进行各种材料转运操作的构架式平台,称之为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分为移动式操作平台、落地式和悬挑式操作平台多种,也可称之为转料平台。

目前,公知的工程施工转料平台多为由Φ48钢管、Φ48扣件搭设而成,采用钢管下撑及钢丝绳上拉卸荷,底部铺设木方模板,临边位置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安全性及美观度均较差,安拆不方便,且没有设置坡道,材料运输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该实用新型利用受力杆件、锚固件、转料平台、坡道和防护栏配合,解决了目前工程施工转料平台安全网封闭,安全性及美观度均较差,安拆不方便,且没有设置坡道,转料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包括受力杆件、锚固件、转料平台、坡道和防护栏;

所述受力杆件有两根,且通过所述锚固件锚固在楼板上;

所述转料平台安装在所述受力杆件上;

所述坡道设置在楼板与所述转料平台之间,用于过渡楼板与所述转料平台之间的高度差;

所述防护栏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料平台上,用于封闭所述转料平台。

进一步,所述防护栏包括第一防护栏、第二防护栏和第三防护栏,所述第一防护栏和所述第二防护栏设置在所述转料平台的两侧,所述第三防护栏设置在所述转料平台的前方。

进一步,所述第三防护栏设置有凹槽和门扇,所述门扇可开闭安装在所述凹槽上。

进一步,所述受力杆件是包括两根型钢,且通过所述锚固件锚固在楼板上。

进一步,所述锚固件为U型螺栓。

进一步,所述转料平台包括若干横梁和钢板,所述横梁设置在两根受力杆件之间,所述钢板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包括斜拉装置,所述斜拉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组和第二钢丝绳组,所述第一钢丝绳组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组的一端与两根所述受力杆件端部的耳环相连,所述第一钢丝绳组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组的另一端与上一层建筑物上的锚固的耳环连接。

进一步,包括兜网,所述兜网能够旋转安装在所述转料平台的前端。

进一步,包括定位防滑挡腿,所述定位防滑挡腿安装在两根所述受力杆件下方,且与建筑物相接处。

进一步,包括隐藏式吊耳,所述隐藏式吊耳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隐藏式吊耳能够沿所述横梁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整体采用悬挑结构,与外架无任何关联,采用全封闭措施,避免任何细微材料坠落可能,且全封闭栏杆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拆装;

采用受力杆件悬挑及钢丝绳斜拉卸荷,且设置了一组保险绳,更加安全可靠;

在平台栏杆内设置隐藏式吊耳,不影响日常平台转料使用,且吊装过程中不会刮碰防护栏杆,整体安全可靠,安拆方便,可多次重复周转使用;

在平台前端设置有兜网,防止当物体过长伸出平台外,可以利用兜网兜住物体伸出部位上的粘连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隐藏式吊耳不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隐藏式吊耳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的兜网与受力杆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受力杆件;2、锚固件;3、第一钢丝绳组;4、第二钢丝绳组;5、转料平台;6、坡道;7、防护栏;8、兜网;9、定位防滑挡腿;10、隐藏式吊耳;11、凹槽;12、门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悬挑转料平台,包括受力杆件1、锚固件2、转料平台5、坡道6和防护栏7;

所述受力杆件1为两根,且通过所述锚固件2锚固在楼板上;

所述转料平台5安装在所述受力杆件1上;

所述坡道6设置在楼板与所述转料平台5之间,用于过渡楼板与所述转料平台5之间的高度差;

所述防护栏7可拆卸安装在所述转料平台5上,用于封闭所述转料平台5。

所述防护栏7包括第一防护栏、第二防护栏和第三防护栏,所述第一防护栏和所述第二防护栏设置在所述转料平台5的两侧,所述第三防护栏设置在所述转料平台5的前方。

所述第三防护栏设置有凹槽11和门扇12,所述门扇12可开闭安装在所述凹槽11上。

所述受力杆件1是包括两根型钢,且通过所述锚固件2锚固在楼板上。

所述锚固件2为U型螺栓。

所述转料平台5包括若干横梁和钢板,所述横梁设置在两根手里杆件之间,所述钢板设置在所述横梁上。

该装置包括斜拉装置,所述斜拉装置包括第一钢丝绳组3和第二钢丝绳组4,所述第一钢丝绳组3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组4的一端与两根所述受力杆件1端部的耳环相连,所述第一钢丝绳组3和所述第二钢丝绳组4的另一端与上一层建筑物上的锚固的耳环连接。

该装置包括兜网8,所述兜网8能够旋转安装在所述转料平台5的前端。

该装置包括定位防滑挡腿9,所述定位防滑挡腿9安装在两根所述受力杆件1下方,且与建筑物相接处。

该装置包括隐藏式吊耳10,所述隐藏式吊耳10设置在所述横梁上,且所述隐藏式吊耳10能够沿所述横梁高度方向上下移动。

应用上述的施工悬挑转料平台5时:

利用两根型钢作为悬挑受力杆件,两根型钢在楼层段通过U型螺栓锚固在楼板上,在楼层外挑段的两根型钢之间设置横梁,且在横梁上并铺设钢板,形成转料平台5,在楼板与所述转料平台5之间设置坡道6以解决平台与楼层的高差问题,在转料平台5的两侧和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防护栏、第二防护栏和第三防护栏,且可拆卸式安装在转料平台5上,在第三防护栏置凹槽11及门扇12以方便堆放超过平台长度的材料(但不宜超过6米),门扇12铰接在凹槽11上,方便操作,且外部设置兜网8防止外伸材料粘连物坠落,在两根受力杆件1外挑端部分别设置两组钢丝绳,一组日常受力作为斜拉受力绳,一组日常不受力作为保险绳,在受力绳失效时保险绳方受力起到保险作用;两根受力杆件下部在建筑物边缘位置设置定位挡腿防止平台在受力绳的斜拉作用下往建筑物方向移动,在平台栏杆内横梁上设置隐藏式吊耳10,日常受重力自然下垂隐藏在平台下,不影响平台日常转料使用,使用时往上提起形起耳环,因在防护栏7杆内侧不会刮碰防护栏7杆;整体安全可靠,安拆方便,可多次重复周转使用。

其优点在于:

整体采用悬挑结构,与外架无任何关联,采用全封闭措施,避免任何细微材料坠落可能,且全封闭栏杆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拆装;

采用受力杆件悬挑及钢丝绳斜拉卸荷,且设置了一组保险绳,更加安全可靠;

在平台栏杆内设置隐藏式吊耳10,不影响日常平台转料使用,且吊装过程中不会刮碰防护栏7杆,整体安全可靠,安拆方便,可多次重复周转使用;

在平台前端设置有兜网8,防止当物体过长伸出平台外,可以利用兜网8兜住物体伸出部位上的粘连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