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698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



背景技术:

滚刷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涂料工具,但是现有的滚刷刷涂时,涂料有滴漏,会造成墙面不平整,有滴痕。刷涂过程要多次沾取涂料费时、费工、费料,并且污染地板以及家具,打扫卫生困难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需要多次沾取涂料使用,省时、省工、省料,且不会滴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包括滚筒支架、把手、涂料筒、毛绒细毡面层,所述涂料筒对应设置在滚筒支架上,所述毛绒细毡面层对应套设在涂料筒外侧,所述把手与滚筒支架底部连接,所述涂料筒包括若干纵支杆、圆弧格杆,所述纵支杆按圆周方位均匀布置,所述纵支杆之间连接有若干圆弧格杆,所述纵支杆与圆弧格杆之间形成有若干弧形格栅孔,所述涂料筒的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堵板,所述堵板上设置有泄流孔,所述涂料筒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端盖,所述纵支杆靠近涂料筒的敞口端设置有导流挡片。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支架包括两片对应的支架板,所述两片支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部设置有把手杆,所述把手杆与把手连接,所述支架板上设置有轴孔。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筒两端设置有与轴孔相对应的轴端部,所述轴端部与端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端部外周设置有与轴孔相对应的支架板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包括左端盖、右端盖,所述左端盖与涂料筒敞口轴端部内部卡接,所述右端盖与涂料筒设置有堵板的轴端部外部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筒敞口轴端部内部设置有与左端盖相对应的凹台。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片一端连接在纵支杆另一端向堵板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为可伸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只需要浆涂料放入涂料筒内,涂料通过弧状格栅网渗透到毛绒细毡面层,进行涂刷,不需要多次沾取涂料使用,省时、省工、省料,而毛绒细毡面层的毛细现象”将涂料饱满的吸附在毡面上,由于毡面与涂料的相互“浸润”和“液体表面张力”作用,涂料吸附毛刷表面并且不滴漏,刷涂墙面平整无滴痕且不会污染家具和地面,采用可拆卸的螺纹端盖设计,可以使向滚筒中添加涂料变的更简单、方便,毛绒细毡面层设置的与滚轴端部相对应的凹槽可以更有了利于滚筒的滚动,设置的伸缩把手使粉刷半径更大,使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涂料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无滴漏滚刷,包括滚筒支架1、把手2、涂料筒3、毛绒细毡面层4,所述涂料筒3对应设置在滚筒支架1上,所述毛绒细毡面层4对应套设在涂料筒3外侧,所述把手2与滚筒支架1底部连接,所述涂料筒3包括若干纵支杆3-1、圆弧格杆3-2,所述纵支杆3-1按圆周方位均匀布置,所述纵支杆3-1之间连接有若干圆弧格杆3-2,所述纵支杆3-1与圆弧格杆3-2之间形成有若干弧形格栅孔3-3,所述涂料筒3的一端为敞口结构、另一端设置有堵板3-4,所述堵板3-4上设置有泄流孔3-41,所述涂料筒3的两端均对应设置有端盖5,所述纵支杆3-1靠近涂料筒3的敞口端设置有导流挡片3-11。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支架1包括两片对应的支架板1-1,所述两片支架板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下部设置有把手杆1-3,所述把手杆1-3与把手2连接,所述支架板1-1上设置有轴孔1-11,便于与涂料筒以及把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筒3两端设置有与轴孔1-11相对应的轴端部3-5,所述轴端部3-5与端盖5连接,便于与滚筒支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端部3-5外周设置有与轴孔1-11相对应的支架板凹槽,可以使滚筒支架与涂料筒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端盖5包括左端盖5-1、右端盖5-2,所述左端盖5-1与涂料筒3敞口轴端部内部卡接,所述右端盖5-2与涂料筒3设置有堵板的轴端部外部卡接,便于填装涂料、密封涂料筒。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筒敞口轴端部内部设置有与左端盖5-1相对应的凹台3-51,便于左端盖与涂料筒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片3-11一端连接在纵支杆3-1上,另一端向堵板端倾斜设置,便于更好的填装涂料,导引涂料向涂料筒内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2为可伸缩结构,可以增加施工半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