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6870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构件具有质量容易保障、安装便捷、外形多样美观等特点,它可以在工厂生产建筑用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里制造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时就可以将窗框、管线也一同制作,吊运到工地后可以直接安装到建筑物上,可以大大加快建筑施工的速度,而且质量可以保证,因此越来越被建筑师所喜爱。

本发明人在组装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中,在对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无法有效的保持平衡,不便于后期的装配,装配后预制构件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影响整体的稳固性,不美观。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吊装过程中预制构件无法有效的保持平衡,不便于后期的装配,装配后预制构件容易发生相对移动,影响整体的稳固性,不美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有: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预制层、内预制层、X型钢筋肋骨、环形钢筋肋骨、定位钢筋、吊环、环形槽、定位槽、钢筋连接件、吊孔和螺帽;

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由外预制层与内预制层共同组成,且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中间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固定镶嵌有多组X型钢筋肋骨,且X型钢筋肋骨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环形钢筋肋骨;所述X型钢筋肋骨与环形钢筋肋骨之间通过钢筋连接件相连接;所述外预制层与内预制层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三组定位钢筋,且外预制层的外侧与内预制层的内侧均连接有吊环;所述吊孔分别设在外预制层的外侧与内预制层的内侧,且吊孔的内腔中固定镶嵌有螺帽。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由外预制层与内预制层共同组成,且混凝土预制构件底部为封闭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X型钢筋肋骨与环形钢筋肋骨间隔安装在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吊环通过螺丝安装在螺帽的内侧,且三组吊环以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中心呈环形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底部设有三组直径大于与定位钢筋直径的定位槽,且定位钢筋的安装位置与定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外预制层与内预制层均连接有三组吊环,有利于在吊装过程中增加混凝土预制构件整体的平衡稳定性,便于后期预制构件的装配。

2.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吊环的设置,有利于在吊装结束后将吊环拆下,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同时可增加混凝土预制构件整体的美观性。

3.本实用新型定位钢筋的设置,有利于对两组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定位固定,避免两组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后发生相对移动。

4.本实用新型采用间隔排列的X型钢筋肋骨以及环形钢筋肋骨,可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整体的稳固性。

5.本实用新型设有环形槽,可降低吊装过程中的重量,吊装结束后采用混凝土对环形槽进行装填可提高整体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吊环拆卸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两组预制构件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预制构件,2、外预制层,3、内预制层,4、X型钢筋肋骨,5、环形钢筋肋骨,6、定位钢筋,7、吊环,8、环形槽,9、定位槽,10、钢筋连接件,11、吊孔,1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如附图1至附图7,一种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有:

混凝土预制构件1、外预制层2、内预制层3、X型钢筋肋骨4、环形钢筋肋骨5、定位钢筋6、吊环7、环形槽8、定位槽9、钢筋连接件10、吊孔11和螺帽12;

混凝土预制构件1由外预制层2与内预制层3共同组成,且混凝土预制构件1的中间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的内侧固定镶嵌有多组X型钢筋肋骨4,且X型钢筋肋骨4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环形钢筋肋骨5;X型钢筋肋骨4与环形钢筋肋骨5之间通过钢筋连接件10相连接;外预制层2与内预制层3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三组定位钢筋6,且外预制层2的外侧与内预制层3的内侧均连接有吊环7;吊孔11分别设在外预制层2的外侧与内预制层3的内侧,且吊孔11的内腔中固定镶嵌有螺帽12。

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混凝土预制构件1由外预制层2与内预制层3共同组成,且混凝土预制构件1底部为封闭式结构,避免装配完成后往环形槽8内部装填混凝土时发生泄漏;

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X型钢筋肋骨4与环形钢筋肋骨5间隔安装在混凝土预制构件1的内侧,可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1装配后整体的稳固性;

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吊环7通过螺丝安装在螺帽12的内侧,且三组吊环7以混凝土预制构件1的中心呈环形排列,有利于在吊装过程中增加混凝土预制构件1整体的平衡稳定性,便于后期预制构件的装配;

如上述所述的用于建筑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混凝土预制构件1的底部设有三组直径大于与定位钢筋6直径的定位槽9,且定位钢筋6的安装位置与定位槽9的位置相对应,可通过定位钢筋6与定位槽9对两组混凝土预制构件1进行装配,避免两组混凝土预制构件1装配后发生相对移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首先将吊环7通过螺丝安装固定在螺帽12的内侧,之后通过钢丝绳底部的吊钩挂在外预制层2外侧的吊环7上,将钢丝绳的另一端通过底部的吊钩挂在内预制层3内侧相对应的吊环7上,依次对外预制层2外侧与内预制层3内侧的三组吊环7进行连接,然后通过吊装设备对混凝土预制构件1进行起吊,吊装结束后将混凝土装填在混凝土预制构件1中间的环形槽8内,并将吊环7拆下,之后通过以上方法对第二组混凝土预制构件1进行起吊,并通过底部的定位槽9与第一组混凝土预制构件1顶部的定位钢筋6进行匹配安装,避免两组混凝土预制构件1装配后发生相对移动,在实际应用实验中,本设计相对于市面本领域其它产品,该性能高于其9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发明人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