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7033阅读:29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脚手架的加强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支撑架。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以便于施工人员到达较高的地方进行施工。

如图1所示,一种脚手架,包括有竖直的立杆1和水平搭接在立杆1的横杆2,在立杆1沿其轴向设置有插座11,在横杆2两端设置有用于与插座11配合使用的插头21,脚踏板3通过挂钩31搭建在横杆2用来构建施工作业层,操作者可在施工作业层上进行工作。

上述技术方案中,建筑工地的部分区域或者短时间工况下,横杆2仅能一端扣接在立杆1上,另一端悬空,在悬空横杆2上铺设脚踏板所构建的施工作业层当承受过多的重量会导致横杆悬空端下坠,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架,通过在横杆上设置支撑杆,支撑杆与横杆形成三角型的支撑结构以提高横杆的荷载能力,提高施工作业层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支撑架,包括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设置有与立杆插座配合使用的插头,所述横杆侧壁上固设有与横杆构成三角型结构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横杆一端与插头齐平并抵接立杆侧壁;所述插头相对立杆一侧的接触面呈圆弧型,插头与立杆表面呈面接触设置,所述支撑杆远离横杆一端设置有抵接立杆侧壁的三角叉,三角叉与立杆表面呈线接触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具有三角支撑架的横杆安装在立杆上后,支撑杆端部抵接立杆侧壁,使横杆、支撑杆和立杆三者之间构成三角型结构,在横杆悬空端受到重力时,沿支撑杆的力可以分解成为竖直方向的支撑力以提供横杆悬空端的支撑力;插头在插入插座内后,插头的圆弧面与立杆的侧壁配合,敲紧后插头圆弧面的中心线与立杆的中心线重合,增加接触面积,提高插接配合的稳定性;V字型的抵接面与立杆侧壁接触呈线接触,相比传统圆弧面抵接采用的面、面接触更加稳定,圆弧面的抵接限位结构过于依赖圆弧面与立杆侧壁的贴合程度,实际应用过程以及支撑架的加工过程中,圆弧面不能与立杆表面贴合导致抵接面出现缝隙,进而导致摇晃,使支撑杆不能将力均匀的施加在立杆上,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支撑杆变形,支撑架上端采用圆弧面接触、下端采用线接触的结构形式有效的降低了加工难度,同时还能够长时间较好的与立杆表面进行抵接固定,加支撑架结构使用寿命,以提高施工作业层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角叉由两矩形钢片焊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两矩形钢片焊接制得的三角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横杆之间固设有加强杆,加强杆与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6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杆受力时,支撑杆与立杆的抵接面会发生下移,加强杆能够提供给支撑杆拉力,进一步加强了三角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远离支撑杆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对称设置在横杆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杆两端设置的第一限位片构成了脚踏板的搭接空间,限制脚踏板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滑移,防止脚踏板过于靠近立杆或横杆悬空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悬空端向上延伸有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位于第一限位片外侧,所述第二限位片高于第一限位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制了脚踏板与横杆悬空端的距离,避免脚踏板搭接处在横杆悬空端滑移发生的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上设置有锤击块,所述锤击块设置在横杆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上击打锤击块能够使插头脱离插座,锤击块能够抵抗铁锤等的敲击力,避免横杆因敲击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的抵接面上开设有腰型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插头受温度因素发生膨胀或收缩时,插头圆弧面上的腰型通槽直径反生增大或减小,有效的避免了因温度因素造成的圆弧面变形,同时在加工时,腰型通槽能释放圆弧面的内应力,避免插头释放内应力时造成的圆弧面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该三角支撑架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复杂的施工环境,在特殊的工作环境里能够尽可能的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其二、该三角支撑架结构还可以应用与脚手架搭建过程中某些承重区域,以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脚手架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2是一种支撑架具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支撑架搭接在立杆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杆;11、插座;2、横杆;21、插头;211、接触面;212、腰型通槽;22、锤击块;3、脚踏板;31、挂钩;4、支撑杆;41、三角叉;5、加强杆;61、第一限位片;62、第二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至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支撑架,主要应用于脚手架在单侧立杆1上构建施工作业平台中;包括有横杆2,在横杆2两端设置有插头21,插头21能够与立杆1的插座11配合使横杆2固定在立杆1上,上述插头21相对立杆1一侧的接触面211呈圆弧型,使插头21能够更好的贴合立杆1侧壁,增大抵接面积,避免插头21在插座11内出现晃动,能够提高脚手架安装后的稳定性。

结合图3、图4所示,在横杆2上设置有用来提高横杆2载荷的支撑杆4,支撑杆4一端固设在横杆2上,另一端倾斜延伸并抵接在立杆1侧壁上,支撑杆4与横杆2之间的夹角呈30°,支撑杆4、立杆1和横杆2三者之间组成了三角型的支撑结构;结合图4所示,在支撑杆4抵接立杆1一端设置有三角叉41,三角叉41与立杆1的抵接面呈V字型,V字型的抵接面与立杆1侧壁呈线接触,避免了支撑杆4抵接端受力时发生摇晃,提高了支撑杆4受力时的稳定性,如果插头21接触面211与三角叉41的抵接面均呈圆弧型设置时,为了保证贴合程度,需要使三角叉41的抵接面以及插头21接触面211所在的圆具有较高的同轴精度,具有较高的生产要求,加工难度较大,所以本方案的三角叉41的抵接面呈V字型且与立杆1侧壁构成线接触;在支撑杆4与横杆2之间竖直设置有加强杆5,加强杆5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杆4上,另一端焊接在横杆2上,加强杆5与支撑杆4之间的夹角呈60°,加强杆5提供支撑杆4以额外的拉力,进一步提高横杆2的载荷。

在横杆2两端对称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第一限位片61,使横杆2上搭接的脚踏板3只能够在两第一限位片61之间滑移;为了防止脚踏板3在受到冲击时导致脚踏板3从横杆2悬空端掉落,在横杆2悬空端向上延伸有第二限位片62,第二限位片62位于第一限位片61外侧且高度高于第一限位片61,以防止搭接在横杆2上的脚踏板3脱离横杆2,酿成安全事故。

在横杆2下侧靠近插头21处设置有锤击块22,锤击块22为与横杆2贴合的钢片,在横杆2的拆除过程中,通过铁锤等向上敲击锤击块22即可使插头21脱离插座11。

在插头21对应横杆2轴线上开设有贯通的腰型通槽212,在插头21因温度因素变形后上述腰型通槽212的的直径跟随发生变化,减缓了插头21与立杆1侧壁的圆弧型接触面211变形。

具体实施过程:

在施工位置先将脚手架搭建起来,在脚手架外侧插接具有三角支撑架的横杆2,使横杆2的插头21插接配合在立杆1的插座11内且支撑杆4的三角叉41抵接在立杆1侧壁上;完成脚手架外侧横杆2的安装后,将脚踏板3搭接在两相邻的横杆2之间,在构建施工作业平台时,需要注意将脚踏板3的挂钩31搭建在两第一限位片61之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