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3758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目前传统的建筑结构减震方法,往往是增强沉重梁、和承重墙的强度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对于7级以上的大地震,这种单纯的加强建筑物结构强度的方法,因地震水平和倾斜的震动而失去减震和保护的能力,尤其是生活在地震频发的地区,传统的建筑抗震结构难以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具备抗震能力强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抗震能力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包括柱子,所述柱子的底部与顶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套接有钢球,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套接在第一弹簧内,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槽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套内壁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套内壁的底部与钢球的底部搭接,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套接在第二弹簧的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槽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套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支撑套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套的底部与减震垫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减震垫位于第二固定块的左方,所述减震垫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套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优选的,所述钢球由高硬度碳钢制成,且钢球的数量不少于十个。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由高强度碳钢制成,且滑动槽的内壁涂有润滑剂。

优选的,第二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弹簧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向对面为同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为同极相斥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第一支撑套与第二支撑套的大小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通过滑动槽内部套接的钢球和支撑柱与第一支撑套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在受到地震横波时建筑物前后左右晃动,钢球在滑动槽内滚动带动支撑柱前后移动,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能够减弱横向震动,能够缓解地震时的横波,达到了降低地震横波对建筑物损害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纵向设置的第二弹簧能够降低纵向震动,达到了抵抗地震时产生的纵向震动的效果。

2、该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通过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块和滑轨,滑块在滑轨上上下滑动,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间之间只能上下移动,达到了防止地震时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间发生横向位移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之间固定连接的减震垫,达到了进一步降低震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柱子、2顶座、3支撑柱、4滑动槽、5钢球、6第一固定块、7第一弹簧、8第一固定槽、9第一支撑套、10第二固定块、11第二弹簧、12第二固定槽、13第二支撑套、14滑块、15滑轨、16减震垫、17空腔、18第一磁铁、19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具有良好抗震功能的建筑结构,包括柱子1,柱子1的底部与顶座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顶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4,滑动槽4由高强度碳钢制成,且滑动槽4的内壁涂有润滑剂,滑动槽4内套接有钢球5,钢球5由高硬度碳钢制成,且钢球5的数量不少于十个,钢球5在地震时收到横向的力,钢球5能够在滑动槽4内滚动,支撑柱3的一侧与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6套接在第一弹簧7内,第一弹簧7远离第一固定块6的一端套接在第一固定槽8内,固定槽8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套9内壁的一侧,第一弹簧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弹簧7对称分布,第一支撑套9内壁的底部与钢球5的底部搭接,通过滑动槽4内部套接的钢球5和支撑柱3与第一支撑套9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7,在受到地震横波时建筑物前后左右晃动,钢球5在滑动槽4内滚动带动支撑柱3前后移动,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7能够减弱横向震动,能够缓解地震时的横波,达到了降低地震横波对建筑物损害的效果,地震时会产生纵波和横波,而横波的破坏力最强,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横波的震动,为遭遇灾难时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逃离时间,第一支撑套9的底部与第二固定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10套接在第二弹簧11的内部,第二弹簧11远离第二固定块10的一端套接在第二固定槽12内,第二弹簧1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弹簧11对称分布,第二固定槽12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套13内壁的顶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第一支撑套9与第二支撑套13的大小相适配,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1,纵向设置的第二弹簧11能够降低纵向震动,达到了抵抗地震时产生的纵向震动的效果,第二支撑套13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4,滑块14与滑轨15滑动连接,滑轨15的一侧与第一支撑套9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块14和滑轨15,滑块14在滑轨15上上下滑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间之间只能上下移动,达到了防止地震时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间发生横向位移的效果,第一支撑套9的底部与减震垫16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减震垫16位于第二固定块10的左方,减震垫16的底部与第二支撑套13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垫1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设计成弧形,能够增强减震垫16的减震效果,空腔17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18和第二磁铁19,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向对面为同极,且第一磁铁18与第二磁铁19为同极相斥状态,第一磁铁18和第二磁铁19间的相斥力起到了缓冲震动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减震垫16,达到了进一步降低震动的效果,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抵抗地震产生的纵波和破坏力强的横波,解决了目前传统建筑结构抗震能力差的问题。

在使用时,利用滑动槽4内部套接的钢球5和支撑柱3与第一支撑套9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7,在受到地震横波时建筑物前后左右晃动,钢球5在滑动槽4内滚动带动建筑物前后移动,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7能够减弱横向震动,能够缓解地震时的横波,降低地震横波对建筑物损害,利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1,配合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减震垫16,纵向设置的第二弹簧11能够降低纵向震动,减震垫16具有减震作用,抵抗地震时产生的纵向震动,利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块14和滑轨15,滑块14在滑轨15上上下滑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间之间只能上下移动,防止地震时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间发生横向位移。

综上所述,通过滑动槽4内部套接的钢球5和支撑柱3与第一支撑套9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弹簧7,在受到地震横波时建筑物前后左右晃动,钢球5在滑动槽4内滚动带动支撑柱3前后移动,横向设置的第一弹簧7能够减弱横向震动,能够缓解地震时的横波,达到了降低地震横波对建筑物损害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11,纵向设置的第二弹簧11能够降低纵向震动,达到了抵抗地震时产生的纵向震动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滑动连接的滑块14和滑轨15,滑块14在滑轨15上上下滑动,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间之间只能上下移动,达到了防止地震时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间发生横向位移的效果,通过第一支撑套9和第二支撑套13之间固定连接的减震垫16,达到了进一步降低震动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