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3718阅读:1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式外墙承重墙标准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外墙保温引发的火灾事故,给国家及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因此对外墙保温使用的保温材料越来越苛刻,但至今仍未有理想的外墙保温材料,况且外墙保温使用年限与结构主体设计使用年限很难同步,外墙保温一旦达到使用年限,维修就成为一个难点。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主要采用的是现场施工的方式,即从搭设脚手架、支设模板、绑扎钢筋到混凝土的浇筑,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由人工来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现场混乱,建筑材料消耗量大,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同时对周围的环境有较大影响,且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以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为基础的现场施工生产方式正日益受到挑战,而预制装配式施工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预制装配式施工,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与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施工具有施工方便、工程进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且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得到保证等优点,过去我国主要在工业建筑中应用的较多,近年来开始在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我公司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响应政府号召,通过科技项目人员的努力,研发了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其主要目的一是保留了原结构部分现场浇注不变,把非承重墙部分以及承重墙墙体外保温构造部分先装配后浇注,从而形成整体,其目的是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二是该部分装配式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统一的节点构造;三是满足国家预制率、装配率的要求,从而实现预制装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包括外页墙、保温板、内页墙、框架连接筋、模块连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页墙和内页墙包括网架板和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的保温板设置在内页墙和外页墙之间;所述的框架连接筋固定连接外页墙和内页墙内的网架板;所述的内页墙和外页墙竖向侧面对应设置半圆形通孔;所述的模块连接筋包括端头门型钢筋,分别设置在内页墙和外页墙的网架板上,并与网架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具有保温节能、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其保温板与建筑主体同寿命等优点,是复合墙体结构最佳的施工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保留了原结构部分现场浇注不变,把构造部分先装配后浇注,从而形成整体,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结构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制造,易实现标准化流水作业,易保证质量,且降低成本,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节约劳动力并提高建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还满足国家预制率、装配率的要求,从而实现预制装配,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也会越来越高。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标准件可以全部在生产车间完成,由于墙体板面由磨具浇筑而出,墙体板面的平整度容易保证,成型外观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保温层的厚度为50mm,是为满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保温板包括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等保温材料。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方便运输,二是大大降低构件的成本价格,三是方便安装及随意切割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页墙,2-门型钢筋,3-内页墙,4-框架连接筋,5-网架板,6-保温板,7-楼板圈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属于预制装配式结构,该结构是一种新型的保温隔热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预制式外墙承重墙标准件、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预制式外墙承重墙阴阳角标准件组成,预制式外墙承重墙标准件设置组装式对拉杆件,用于定位和安装承重墙模板。

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包括外页墙1、保温板6、内页墙3、框架连接筋4、模块连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页墙1和内页墙3包括网架板5和轻骨料混凝土;所述的保温板6设置在内页墙3和外页墙1之间;所述的内页墙3和外页墙1厚度为50mm,所述保温板厚度为200mm;所述的框架连接筋4固定连接外页墙1和内页墙3内的网架板5;所述的内页墙3和外页墙1竖向侧面对应设置半圆形通孔;所述的模块连接筋包括端头门型钢筋2,分别设置在内页墙3和外页墙1的网架板5上,并与网架板5固定连接。所述的保温墙保温材料包括模塑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

所述的保温板6和内页墙3在遇到楼板梁柱7受力结构时,做出相应的缺口处理,即依据楼板圈梁7的形状和尺寸做相应的削减。该处外页墙内设置对拉螺栓预埋件,为后期安设楼板梁柱施工模板提供便利。

预埋的门型钢筋,型号为ø10螺纹钢,尺寸为70*100mm,竖向间距400mm,一般标准件一侧为8个。预制时保持一定的旋转角度,一般维持在15°~30°之间,方便从安装后从上至下穿入通高的ø14 螺纹钢筋,门型钢筋也可以方便吊装,吊装时吊钩不小于四个,分别钩于不同的门型钢筋上。

其标准件加工制作过程如下:

1、在工作平台设置外页墙1的网架板5;

2、在预设位置设置框架连接筋4、门型钢筋2,并与网架板5固定连接;

3、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振动机使其密实均匀;

4、在预设位置设置保温板6,保温板6宽度小于外页墙1宽度,以使模块连接筋露出;

5、设置内页墙3的网架板5,在预设位置固定连接框架连接筋4、门型钢筋2,并与网架板5固定连接;

6、安装模具,浇筑混凝土,并通过振动机使其密实均匀;

7、待其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具,完成预制件的制作。

预制装配式外墙结构施工过程如下:

1、按设计要求放线、定位,绑扎承重墙钢筋;

2、将需设置预制墙体标准件的区域基层清理干净,满敷30mm厚度水泥砂浆;

3、按照设计要求定位,分别设置预制式外墙承重墙标准件、一种预制式外墙非承重墙标准件、预制式外墙承重墙阴阳角标准件,各个标准件之间用建筑胶连接密封,建筑胶起到暂时固定作用,并具有防水、抗渗、抗腐蚀的作用。非承重墙之间通过螺栓配合垫圈和螺母,通过起到模板对拉螺栓的作用;

4、安装外墙承重墙标准件对拉杆件连接杆,安装模板,安装螺栓,完成模板定位;

5、在标准件之间门型钢筋插入竖向钢筋,起到灌浆时通过敲击、旋转、抽拔等方式,带动门型钢筋周围混凝土达到密实效果的作用;

6、然后灌浆,振捣密实;

7、施工楼板、台阶及其附属设施;

8、通过覆盖和洒水养护等方式,使结构达到设计要求;

9、完成本结构,转入施工下一结构。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