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493发布日期:2018-11-30 20:3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护棚。



背景技术:

建筑工地上的建筑施工材料,例如砌体(包括砖结构,石结构及其他材料的砌块结构)等,一般都是露天堆放在现场,不对其进行覆盖防护,因此扬起的灰尘很容易飘散在空中,造成扬尘污染,从而不能达到《绿色施工导则》中关于扬尘控制的相关要求。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防护棚,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扬尘污染是本领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棚,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护棚,包括用于放置待防护物的基座,和用于遮盖所述待防护物的顶棚,所述基座和顶棚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

优选的,所述顶棚和/或所述支撑立柱上设置有用于湿润所述待防护物的喷淋装置。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与水源相连的导水管及旋转喷头,且所述导水管通过万向节与所述旋转喷头相连。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顶棚及所述支撑立柱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喷头均匀设置在所述顶棚的下端面,且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旋转喷头之间的距离为5cm-6cm。

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柱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顶棚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棚包括龙骨,和设置在所述龙骨下面的波纹板,且所述波纹板的厚度为1mm-3mm。

优选的,所述龙骨和所述支撑立柱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且所述龙骨与所述支撑立柱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为40度-60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护棚,包括放置待防护物的基座,和用于遮盖待防护物的顶棚,基座和顶棚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由于基座,顶棚和支撑立柱形成了放置待防护物的空间,因此,将待防护物放置于基座上,由顶棚进行遮盖,可以减少扬尘,该防护棚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防护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1-顶棚,11-龙骨,12-波纹板,2-支撑立柱,3-喷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棚,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防护棚,包括放置待防护物的基座,和用于遮盖待防护物的顶棚1,基座和顶棚1之间设置有支撑立柱2,由于基座,顶棚1和支撑立柱2形成了放置待防护物的空间,因此,将待防护物放置于基座上,由顶棚1进行遮盖,可以减少扬尘,该防护棚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有效降低了扬尘污染。

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扬尘污染,可以在顶棚1或支撑立柱2上设置用于湿润待防护物的喷淋装置3,也可以在顶棚1和支撑立柱2上分别设置用于湿润待防护物的喷淋装置3,当待防护物被淋湿后,可以进一步的减小扬尘污染。

需要解释的是,待防护物指建筑工地上的砌体,或者其他需要防护的建筑施工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喷淋装置3包括与水源相连的导水管和旋转喷头,且导水管通过万向节与旋转喷头相连,旋转喷头可以实现对待防护物的全方位的喷淋,以便更好的湿润待防护物。

进一步的,喷淋装置3可以焊接在顶棚1和支撑立柱2上,也可以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顶棚1和支撑立柱2上,在这里,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优选喷淋装置3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顶棚1和支撑立柱2上,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固定件可以为卡扣固定件,也可以为U型固定件,在这里优选U型固定件,结构简单,固定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喷头均匀设置在顶棚1的下端面,且任意相邻两个旋转喷头之间的距离为5cm-6cm。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砌体等待防护物能够全方位的被浸湿,进一步降低扬尘污染。

进一步的,支撑立柱2分别与基座和顶棚1固定连接,当然,支撑立柱2与基座和顶棚1之间可以焊接相连,也可以螺栓连接。为了便于进行拆装,在这里优选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顶棚1包括龙骨11,和设置在龙骨11下面的波纹板12,且波纹板12的厚度为1mm-3mm,龙骨11可以对整个待防护物起到有效遮挡的作用,波纹板12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遮挡待防护物,还能够起到便于安装喷淋装置3的作用。

进一步的,龙骨11和支撑立柱2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金属材质可以为铜,铁或不锈钢,在这里,优选龙骨11和支撑立柱2均采用不锈钢制成,更为优选的,龙骨11选用50mm×50mm的方形不锈钢,支撑立柱2选用150mm×150mm的方形不锈钢。

需要说明的是,龙骨11与支撑立柱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优选为40-60度,如此设置,龙骨11可以对待防护物起到更好的的防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施工需要,支撑立柱2的高度一般设置在2.5m-3m之间,不仅能够对砌体等待防护物进行很好的防护,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