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7909阅读:7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实现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的重要结构形式,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为提高预制装配式结构性能和实现住宅产业提供了技术基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将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成型、施工现场组装,再通过少量现浇作业将构件连成一体,因而存在大量水平和竖向钢筋连接。常见的竖向钢筋连接形式为全灌浆,全灌浆套筒接头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灌浆连接端所需要的钢筋锚固长度较长,灌浆段尺寸较长,现场连接工作量大,且施工难度复杂、成本高,需要研发新的钢筋连接方式。而半灌浆套筒仅一端为锥筒,其余部分为灌浆段。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浆料硬化后与灌浆段的咬合力,通常会在其内部设置些螺纹。然而,螺纹由于其结构特性,易造成应力集中,抗剪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均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缺陷,且抗剪力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包括钢筋导入段、灌浆段;所述灌浆段为圆柱筒,导入段为锥筒;所述导入段的大直径端与灌浆段的一端固结;所述导入段的内壁具有内螺纹,且其内径小于灌浆段内径;所述灌浆段与导入段的内壁平滑过渡;灌浆段内壁设有多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向凸起肋,环向凸起肋与灌浆段内壁其他部位光滑过渡。

优选的,在灌浆段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溢浆孔和注浆孔。

优选的,相邻所述环向凸起肋间隔8~15mm。

优选的,所述环向凸起肋的半径为4~8mm。

优选的,相邻所述环向凸起肋间隔11.5mm。

优选的,所述环向凸起肋的半径为6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新型提供的半灌浆连接装置,另通过环向凸起肋合理间距设置,以及半径设置,既能保证浆料硬化后与灌浆段的咬合,又能保证灌浆段内灌注足够量的浆料,同时,半圆形截面的凸起,可避免应力集中,增强连接装置的抗剪能力,避免套筒发生剪切破坏。

通过高应力拉压试验和大变形拉压试验测得,采用该半圆形截面环向凸起肋时,该半灌浆连接装置抗拉强度为635.6MPa,与传统半灌浆套筒相比强度提升8%。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注浆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半灌浆连接装置,包括灌浆段1、同轴设置在灌浆段1一端的钢筋导入段2。钢筋导入段2与灌浆段1焊接成一体结构。钢筋导入段2、灌浆段1同轴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钢筋导入段2的通孔直径小于灌浆段1的通孔直径;钢筋导入段2内壁设有内螺纹,用于与带有外螺纹钢筋进行螺合固定。灌浆段1内壁设有多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向凸起肋11,环向凸起肋11与灌浆段1内壁其他部位光滑过渡,以提高浆料3硬化后与灌浆段1的握裹力以及装置的抗剪能力。在灌浆段1上开设有溢浆孔12和灌浆孔13。

为了便于制作预制墙板,在保证握裹力以及浆料3的灌注量的同时,缩小半灌浆套筒尺寸,本实施例将灌浆段1内径与套筒所连接的带肋钢筋直径之比设置为1.6~3.0,一般2.28为最佳;灌浆段1的长度与带肋钢筋自灌浆段1另一端插入套筒内的长度比设置为1.3~1.6,一般1.47为最佳;将相邻环向凸起肋11间隔设置为8~15mm,一般11.5mm为最佳;环向凸起肋11的半径为4~8mm,一般6mm为最佳。

本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为铸铁或铸钢材质,通过机械铣削制成,为筒形结构,筒体中间部位为圆筒型结构,圆筒形内部做环向凸起肋11设计,环向凸起肋11截面为半圆形截面,避免本实用新型在承受过大剪应力时产生应力集中,套筒发生剪切破坏。环向凸起肋11不仅便于灌浆料3硬化后与灌浆段1咬合,而且还可增强连接装置的抗剪能力,一端为圆锥筒结构,一端做内螺纹处理。与内螺纹圆锥筒端连接的钢筋做外螺纹处理,筒与钢筋两者之间设有橡胶密封圈,防止漏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