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自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2826发布日期:2019-02-19 18:4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自降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结构,特别指一种适用于太阳照射部分的建筑物屋顶或外墙的建筑物自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任何建筑物外墙,尤其是屋顶,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就算做了保温隔热处理,仍然很难达到快速降温。尤其是在持续高温照射的情况下,比如夏季,外墙、屋顶温度能达到50度以上,这时候基本无法对外墙再进行降温,只能采用空调对室内进行降温。而空调的大量会释放大量的热量,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影响,而且空调能耗高,已占我们生活和工业总能耗中很大的比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建筑物自降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均匀铺设在建筑物墙体内加强钢网上的金属管网的自降温结构,该金属管网进水端连接自来水源,出水端连接建筑物内用水户;所述的金属管网呈S形固定在加强钢网上。

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结构设置在建筑物顶层内,或者建筑物外墙内,或者建筑物顶层及外墙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管网上面铺设有混凝土保护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S形铺设的金属管网绕设间距为50-120厘米。其中金属管网绕设间距为100厘米为最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自来水源为设置在建筑物屋顶的水塔,所述的金属管网的进水端连接该水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在建筑物现有加强钢网上设置一层金属管网,将生活所需的常温自来水引流至金属管网中,充分利用加强钢网和金属管网的吸热特性,快速实现高温外墙或屋顶与水的热交换,能使屋顶或外墙快速降温的同时,又使常温水吸热做生活用水,一举两得。本实用新型降温处理无需增加额外的能源消耗,环保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而且本降温结构基本不改变现有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该自降温结构设在建筑物1的屋顶上。包括呈S形铺设在建筑物屋顶加强钢网2上的一层金属管网3,该金属管网3以1米的间距呈S形绕设于加强钢网2上,加强钢网2与金属管网3安装搭接在一起,能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送和交换。在金属管网3的上面设有一层混凝土保护层6,混凝土保护层6上设有一水塔7。铺设的金属管网3的进水端4连接在该水塔7的底部,金属管网3的出水端5通过入户水管8分别接至每个用水户。

使用时,生活用水抽入水塔恒温储存。当用水户有用水需求时,水塔里的水通过金属管网流经铺设的屋顶并带走屋顶的热量,使水吸热后成温水再流入用户家中使用。同时由于水的不断吸热,屋顶的温度迅速得到了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