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600发布日期:2018-07-07 20:49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



背景技术:

传统钢架转换层工艺步骤主要分为:测量放线、打孔埋胀栓、安装角钢吊杆、焊接转换层钢架、涂刷防锈漆。然而转换层角钢需要预先进行打孔处理,影响施工效率,同时开孔处理后对角钢造成一定损伤,一定程度上影响转换层强度。有些项目甚至为了图便捷,直接将吊筋焊接在角钢侧面,存在质量隐患。同时在施工时需要开具动火证,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需其他加工工具便可快速安装,施工效率较高的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包括转换层竖杆,转换层横杆,丝杆,多个第一挂件,第二挂件,卡件,主龙骨,副龙骨和紧固件,所述转换层竖杆和转换层横杆连接,所述第一挂件与转换层横杆连接,多个第一挂件间隔设置,所述丝杆通过紧固件与第一挂件连接,第二挂件与丝杆连接,所述主龙骨安装在第二挂件上,副龙骨通过卡件与主龙骨连接,副龙骨位于主龙骨下方。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同一根主龙骨上第二挂件正反交替安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开口部,第一、第二挡板位于开口部两侧,第一挂件通过开口部卡住转换层横杆。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端部具有弯曲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挡板设有通孔,丝杆穿设在通孔中,紧固件设置在通孔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紧固件为螺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换层竖杆和转换层横杆均为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利用物理结构形式将龙骨系统安装固定在角钢转换层上,由于第一、第二挂件采用穿插挂钩方式,使得挂件能够在角钢上随意调节间距,施工时灵活便捷,同时挂件内部有一定空间,可利用紧固螺母实现吊顶平整度的有效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挂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挂件的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包括转换层竖杆1,转换层横杆2,丝杆3,多个第一挂件4,第二挂件5,卡件6,主龙骨7,副龙骨8和紧固件9,所述转换层竖杆1和转换层横杆2连接。所述第一挂件4 与转换层横杆2连接,多个第一挂件4间隔设置,所述丝杆3通过紧固件9与第一挂件4连接,第二挂件5与丝杆3连接,所述主龙骨7安装在第二挂件5 上,副龙骨8通过卡件6与主龙骨连接,副龙骨位于主龙骨下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需采用焊接即可完成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的安装,只需按照合理间距进行布点便可提前安装,大大压缩施工周期,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施例中,同一根主龙骨上第二挂件5正反交替安装,即第二挂件5的连接杆52交替设置在主龙骨两侧,从而使主龙骨更稳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挂件4包括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和开口部43,第一、第二挡板位于开口部两侧,第一挂件4通过开口部卡住转换层横杆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41的端部具有弯曲部411,从而通过弯曲部钩住转换层横杆的边缘,防止其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42设有通孔421,丝杆3穿设在通孔中,紧固件9设置在通孔两侧。通过两个紧固件能够对主龙骨进行调平,确保吊顶的水平标高。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所述转换层竖杆和转换层横杆均为角钢。

本实施例的一种吊顶装配式钢架转换层,利用物理结构形式将龙骨系统安装固定在角钢转换层上,由于第一、第二挂件采用穿插挂钩方式,使得挂件能够在角钢上随意调节间距,施工时灵活便捷,同时挂件内部有一定空间,可利用紧固螺母实现吊顶平整度的有效调节。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