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593发布日期:2018-07-07 20:49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吊顶是一座建筑物室内顶部表面的地方。吊顶通常起装饰作用,吊顶大致分为两大类,其中包括敞开式,其中敞开式吊顶可观性比较高,其主要由均匀呈间距设置的吊板组成,起到某些场合所需要的室内美观性,使用时间长后,屋顶顶部容易有尘埃,且这些灰尘容易从吊板之间掉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顶结构,具有可以减少灰尘掉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吊顶结构,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吊板,所述吊板上固定有吊杆,所述吊板一侧铰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宽度与吊板之间的间距距离相等,所述吊板上设置有驱动活动板翻转覆盖吊板之间间距的驱动机构。

需要将敞开式的吊板之间的间距封闭时,只需要操作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绕铰接点翻转,翻转至水平角度的活动板会将吊板之间的间距填补起来,从而达到将吊塔整体封闭起来的效果,减少灰尘从吊板之间掉落的情况,而在需要使用敞开式吊板进行装饰时,只需借助驱动机构驱动活动板上翻即可,实现状态的切换,更加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墙体上的横杆,所述活动板远离铰接的一侧固定有卡条,所述横杆一侧设置有供卡条陷入滑动的通槽。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操作横杆在墙体上竖向滑动时,陷入到通槽内的凸块会跟随横杆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板向下翻动,如此实现驱动机构的工作过程,且可以同步驱动所有活动板一起翻转,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板与吊板之间形成的角度大于90度。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推动成斜度的活动板时,横杆下滑产生的推力可以顺着斜度往下推,使得推动过程更为顺畅,效果更为理想,避免横杆下移时活动板处于竖直状态卡死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杆上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横杆水平滑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穿设有与墙体球铰的转杆。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需要操作横杆时仅需要在地面上操作转杆即可,转杆绕铰接点转动时可以带动转杆移动,从而带动横杆竖向滑动,操作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吊板底部设置有与墙体固定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吊板底部抵接。

支撑板的设置可以对吊板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防止吊板在经过多次操作调整受力后发生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吊板与活动板铰接处设置有驱使活动板向上翻转的扭簧,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保持活动板处于水平状态的限位件。

扭簧的设置可以使得活动板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向靠近吊板的方向转动,使得活动板能够实现自动复位的效果,限位件的设置可以对翻转至水平的活动板进行限位,使得活动板稳定的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件包括水平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的楔形块,所述楔形块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支撑板固定,另一端与楔形块固定,所述楔形块包括顶壁的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与横杆抵接。

横杆受力下滑带动活动板翻转时,横杆的逐渐下滑将与楔形块的第一楔形面抵接并顶动其在克服弹簧力的作用下向支撑板方向移动,当横杆下滑到活动板完全处于水平面时横杆经过第一楔形面,楔形块在受弹簧力的作用下复位,此时横杆被楔形块的卡接,从而将活动板可以稳定的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楔形块一侧设置有第二楔形面,所述连杆上固定有顶动第二楔形面使楔形块压缩弹簧的滑块。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需要将吊顶转变呈敞开式时,可以水平移动连杆借助滑块抵接第二楔形面来压缩弹簧使得楔形块朝向支撑板方向内缩,直至楔形块不再卡接横杆时,活动板会在扭簧的作用下上翻原位,此时吊顶切换呈敞开式,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墙体上设置有引导转杆移动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呈直角三角形且包括引导转杆竖向下移的竖直边、引导转杆水平移动的水平边以及引导转杆复位的倾斜边。

转杆时可以借助引导槽的引导来带动连杆在竖直方向上向下滑动来驱使活动板翻转至覆盖吊板之间的间距,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解除楔形块的卡接状态使得活动板能够在扭簧作用下上翻恢复,另外借助倾斜边设置来引导连杆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下次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需要将敞开式的吊板封闭时,只需要操作连杆下移带动横杆下移,驱动所有活动板同步绕铰接点翻转,翻转至水平角度的活动板会将吊板之间的间距填补起来,从而达到将吊顶整体结构封闭起来的效果,并借助楔形块卡接稳定的处于当前状态,从而减少灰尘掉落的情况,后续需要解除楔形块的限位只需水平移动连杆,活动板即会在扭簧的作用下上方恢复,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实现吊顶两种状态的切换,更具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吊板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1、吊杆;2、吊板;3、活动板;4、支撑板;5、楔形块;6、弹簧;7、平行面;8、第一楔形面;9、横杆;10、通槽;11、连杆;12、滑块;13、转杆;14、通孔;15、第二楔形面;16、引导槽;17、竖直边;18、水平边;19、倾斜边;20、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吊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吊杆1,吊杆1固定连接在墙体的顶部,在吊杆1上设有吊板2,吊板2呈均匀间隔分布,同时在吊板2一侧铰接有活动板3,并且在铰接处设置有扭簧,扭簧驱使活动板3绕铰接点向上翻转处于吊板2上方,活动板3的宽度与吊板2之间的间距相等,在墙体侧壁上固定有支撑板4,支撑板4与吊板2一端的底部抵接,为吊板2做辅助支撑,另外在支撑板4上设置有驱动活动板3翻转至水平角度的驱动机构,活动板3翻转至水平时,可将吊板2之间的间距填补起来,从而实现将吊板2整体结构封闭起来的效果,减少上方灰尘从吊板2之间的间距掉落到室内。

如图1、图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横杆9,其中横杆9与支撑板4竖向滑动连接,同时在横杆9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通槽10,在活动板3一侧设有卡条20,卡条20与通槽10配合,卡条20陷入到通槽10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横杆9向下滑动会带动卡条20在通槽10内滑动,并且在滑动的过程中跟随横杆9往下移动,进而带动活动板3绕铰接点翻转,另外初始活动板3与吊板2之间的夹角呈100度,扭簧扭力在活动板3不受其他外力时将活动板3限制在与吊板2呈100度夹角的状态,在推动成斜度的活动板3时,横杆9下滑产生的推力可以顺着斜度往下推,使得推动过程更为顺畅,避免卡死那样推动的情况。

在支撑板4上设有保持活动板3处于水平的限位件,该限位件包括楔形块5,楔形块5与支撑板4水平滑动连接,并且在楔形块5上设有弹簧6,弹簧6一端与支撑板4固定,另一端与楔形块5固定,楔形块5包括平行面7以及第一楔形面8,在横杆9向下滑动时,横杆9的底面会逐渐与第一楔形面8抵接,横杆9继续下滑时会克服弹簧力将楔形块5向支撑板4方向顶动,当横杆9带动活动板3翻转成水平角度时,横杆9完全经过楔形块5,楔形块5受弹簧6力弹出,此时平行面7与横杆9的顶面抵接,从而限制横杆9上滑,进而将活动板3完全水平展开的状态锁定。

如图2、图3所示,在横杆9上设有连杆11,连杆11上固定有滑块12,连杆11通过滑块12与横杆9水平滑动连接,同时在墙体内设有转杆13,转杆13与墙体球铰,在连杆11底部设有通孔14,转杆13贯穿通孔14后突出墙体外,拉动转杆13向下转动时会带动连杆11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横杆9向下滑动;如图3所示,在楔形块5上另外设有第二楔形面15,当连杆11向右滑动时,连杆11上的滑块12将会逐渐与第二楔形面15抵接,连杆11继续滑动时会克服弹簧力将楔形块5向支撑板4方向顶动,当楔形块5的平行面7与横杆9完全脱离抵接后,活动板3将会受扭簧的扭转力向上翻转,翻转的同时带动横杆9上滑,另外在墙体上设有引导转杆13转动带动连杆11移动的引导槽16,引导槽16包括竖直边17、水平边18以及倾斜边19,其中竖直边17引导转杆13向下转动,带动连杆11以及横杆9下移进而驱动活动板3翻转至水平角度,水平边18引导转杆13向右旋转,带动连杆11在横杆9上向右滑动从而顶动楔形块5将楔形块5的平行面7与横杆9完全脱离抵接,脱离抵接后活动板3受扭簧的扭转力带动横杆9上滑时,倾斜边19引导转杆13上滑到初始位置。

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将吊板2之间的间距封闭时,靠着引导槽16的竖直边17拉动转杆13绕球铰点向下旋转,转杆13旋转的同时带动横杆9下滑,在横杆9向下滑动时,横杆9的底面会逐渐与第一楔形面8抵接,横杆9继续下滑时会克服弹簧力将楔形块5向支撑板4方向顶动,当横杆9带动活动板3翻转成水平时,横杆9完全经过楔形块5,楔形块5受弹簧力弹出,此时平行面7与横杆9的顶面抵接,从而限制横杆9上滑,进而将活动板3完全水平展开的状态锁定,此时吊顶封闭动作完成,需要将吊板2恢复原样时,依靠引导槽16的水平边18拉动转杆13旋转,旋转的同时会带动连杆11在横杆9上水平滑动,连杆11上的滑块12将会逐渐与第二楔形面15抵接,连杆11继续滑动时会克服弹簧6力将楔形块5向支撑板4方向顶动,当楔形块5的平行面7与横杆9完全脱离抵接后,活动板3将会受扭簧的扭转力向上翻转,翻转的同时带动横杆9上滑,横杆9上滑会带动转杆13顺着引导槽16的倾斜边19上滑回初始位置。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