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543发布日期:2018-07-11 01:48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井。



背景技术:

风井是建筑中预留的通道,主要用于通风或者防水,危急时刻也可用于逃生与消防,通常会在风井伸出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风井开口,再在风井开口上设置防雨百叶,保证通风的同时,避免雨水进入风井。

防雨百叶长时间暴露在外,会有很多灰尘附着在防雨百叶上,不仅会影响通风的效果,还会将灰尘吹入室内,影响室内的整洁,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将防雨百叶拆卸下来进行清理,现有的防雨百叶通常使用螺栓固定在风井上,但是螺栓上的十字在安装或者拆卸时容易被破坏,使得人们在拆卸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井,具有方便防雨百叶拆装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风井,包括风井本体,风井本体上开设有风井开口,所述风井开口上设置有防雨百叶,所述风井开口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外侧抵接的第一压板,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内侧抵接的第二压板,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夹紧防雨百叶的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首先将防雨百叶置于第一压板上,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夹紧防雨百叶,将防雨百叶固定在风井开口处;

需要清理防雨百叶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脱离防雨百叶,然后将防雨百叶从第一压板上取出;

安装或者拆卸时均不需要使用螺栓,避免了由于螺栓上的十字破坏,而导致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转轴同轴安装在安装槽内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压板上连接有伸入安装槽内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第二压板上连接有伸入到安装槽内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采用上述方案,将防雨百叶置于第一压板上,将防雨百叶朝向风井本体方向推动,通过第一压板带动第一齿条运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第一齿轮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二压板运动,由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压板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二压板的运动速度,并且当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分别与防雨百叶抵接时,防雨百叶与风井开口嵌合;

需要取出防雨百叶清理时,拉动第一压板运动,带动第一齿条运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与第一齿轮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条带动第二压板运动,由于第一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的直径,第一压板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二压板的运动速度,使得第二压板脱离防雨百叶,然后将防雨百叶从第一压板上取出,在对防雨百叶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条上连接有滑板,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滑板相连并提供第二齿条朝向安装槽内弹力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性件提供第二齿条朝向安装槽内的弹力,加强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对于防雨百叶的压力,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与滑板抵接以限制第一齿条滑动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取出防雨百叶时,向安装槽外拉动第二齿条,当滑板与挡板抵接时,限制第二齿条的运动,防止第二齿条脱离安装槽,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开口设置有与第二压板卡合的第一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压板与第一卡槽卡合,减少外界的杂物进入安装槽内而导致各个齿轮之间的联动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板上设置有与防雨百叶卡合的第二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防雨百叶与第二卡槽卡合,进一步减少防雨百叶脱离第一压板的几率,加强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滑动的滑槽。

采用上述方案,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滑槽内滑动,减少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在运动时发生偏移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防雨百叶与风井开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密封圈加强防雨百叶和风井开口之间的密封性,减少雨水从间隙中流入室内的几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需要清理防雨百叶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脱离防雨百叶,然后将防雨百叶从第一压板上取出;安装或者拆卸时均不需要使用螺栓,避免了由于螺栓上的十字破坏,而导致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的部分剖视图,示出驱动组件。

附图标记:1、风井本体;2、风井开口;3、防雨百叶;4、安装槽;5、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驱动组件;71、转轴;72、第一齿轮;73、第二齿轮;74、第一齿条;75、第二齿条;8、弹性件;9、滑板;10、挡板;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一种风井,包括风井本体1,风井本体1上开设有风井开口2,风井开口2上设置有防雨百叶3,风井口与防雨百叶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标出)。

参照图2和图3所示,风井开口2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安装槽4,安装槽4开口方向朝向防雨百叶3方向,安装槽4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3外侧抵接的第一压板5,第一压板5上设置有与防雨百叶3配合的第二卡槽12,风井本体1上设置有供第一压板5滑动的凹槽13,安装槽4内滑动设置有与防雨百叶3内侧抵接的第二压板6,安装槽4的开口设置有与第二压板6卡合的第一卡槽11。

安装槽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沿同方向滑动以先后夹紧防雨百叶3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包括通过转轴71同轴安装在安装槽4内的第一齿轮72和第二齿轮73,第一压板5上连接有伸入安装槽4内与第一齿轮72啮合的第一齿条74,并且第一齿条74穿透第二压板6,第二压板6上连接有伸入到安装槽4内与第二齿轮73啮合的第二齿条75,第一齿轮7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3的直径。

第二齿条75上连接有滑板9,滑板9与安装槽4的侧壁抵接,安装槽4内设置有滑板9相连并提供第二齿条75朝向安装槽4内弹力的弹性件8,弹性件8沿安装槽4长度方向设置,弹性件8为弹力弹簧,安装槽4内设置有与滑板9抵接以限制第一齿条74滑动挡板10。

安装槽4内设置有第一齿条74和第二齿条75滑动的滑槽(图中未标出),第一齿条74和第二齿条75上均设置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条(图中未标出)。

风井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打开安装槽4的盖板(图中未标出),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风井本体1上。

使用过程:

将防雨百叶3置于第一压板5上,将防雨百叶3朝向风井本体1方向推动,通过第一压板5带动第一齿条74运动,带动第一齿轮72转动,带动与第一齿轮72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73转动,通过第二齿条75带动第二压板6运动,由于第一齿轮7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3的直径,第一压板5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二压板6的运动速度,并且当第一压板5和第二压板6分别与防雨百叶3抵接时,并且通过弹性件8提供第二齿条75朝向安装槽4内的弹力,使得防雨百叶3与风井开口2嵌合;

需要取出防雨百叶3清理时,拉动第一压板5运动,带动第一齿条74运动,带动第一齿轮72转动,带动与第一齿轮72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73转动,通过第二齿条75带动第二压板6运动,同时第二齿条75拉伸弹性件8,由于第一齿轮72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73的直径,第一压板5的运动速度大于第二压板6的运动速度,使得第二压板6脱离防雨百叶3,然后将防雨百叶3从第一压板5上取出,再对防雨百叶3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