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7539发布日期:2018-07-11 01:48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住宅作为人类直接生存的空间与环境,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而人们在住宅居室内部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希望住宅交通状况(即人们平时的出入通行)能同样得到改善。电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交通运输工具,不但已成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设备,而且正在逐步成为低层建筑的代步工具。但是,依照我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规定,7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应装设电梯,这就形成了2000年以后建成的住房7层以上才有电梯,而2000年以前全国大部分城镇的建筑中多层住宅(9层以下)是不设电梯的,而且也就是居住在这些住宅的居民正是现阶段进入老年化的代表,目前,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正居住在没有电梯的多层住宅中,以及随着无障碍城市化工作的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实际需求日益凸显,如何合理、安全地给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问题也正成为一些大中型城市所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解决了常规结构形式电梯井道施工速度慢,对施工场地要求高,扰民严重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包括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安装于电梯基坑基础上,所述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还包括钢连廊,所述钢连廊安装于用于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上,作为电梯停站后,进入既有住宅的通道,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由若干电梯井道单元叠加固定而成,每个电梯井道单元安装有幕墙。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道单元包括四根钢框柱,相邻两根钢框柱之间固定有钢框梁,所述电梯井道上下两端的钢框梁采用槽钢,所述槽钢的翼缘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劲板,并开设有若干安装孔,钢框柱及其与钢框梁采用H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上方电梯井道单元下端的槽钢通过安装孔及高强螺栓与下方电梯井道单元上端的槽钢固定连接,实现相邻电梯井道单元的叠加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钢框柱位于钢框柱与钢框梁连接处的翼缘之间设置加强肋。

进一步的,所述钢连廊上设有水平交叉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基坑基础的四个角处设置有预埋板,所述电梯井道总成通过四个预埋板固定于电梯基坑基础上。

进一步的,所述幕墙采用金属板幕墙或玻璃幕墙或金属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组合幕墙,所述幕墙上安装有防雨百叶。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幕墙采用框支撑体系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和L型的金属板构成,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单元外侧面的第一龙骨,所述金属板的两端固定于第一龙骨上,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侧插入压块,所述玻璃面板的附框固定于压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幕墙采用点支撑体系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和L型的金属板构成,包括固定于钢梁柱上的截面为矩形的第二龙骨,所述金属板通过角码固定于第二龙骨上,所述玻璃面板通过驳接爪与钢框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幕墙采用全玻璃幕墙,所述钢框柱上固定有由钢材组装而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分别朝向电梯井道单元相邻的两个侧面,安装槽的底面设有垫块,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上下两端镶入安装槽中,玻璃面板利用结构胶进行固定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采用多个电梯井道单元互相叠加固定而成,结构简单,受力合理,且施工成本低,施工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连廊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邻电梯井道单元装配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框梁与钢框柱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基坑基础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预埋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幕墙主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幕墙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幕墙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玻璃幕墙节点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玻璃幕墙节点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玻璃幕墙节点示意图;

其中,1.电梯井道单元,101.钢框柱,102.钢框梁,103.加劲板,104.高强度螺栓,105. 加强肋,2.电梯基坑基础,201.基座,202.挡板,203.预埋板,3.钢连廊,301.水平交叉支撑,4.幕墙,401.金属板,402.玻璃幕墙,403.防雨百叶,404.第一龙骨,405.压块,406. 第二龙骨,407.角码,408.驳接头,409.驳接座,410.连接爪,411.安装槽,412.垫块,413. 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电梯井施工速度慢,对施工场地要求高,扰民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既有住宅的装配式钢结构电梯系统,包括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安装于电梯基坑基础2上,所述电梯井道及维护结构还包括钢连廊3,所述钢连廊安装于用于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上,作为电梯停站后,进入既有住宅的通道。所述钢结构电梯井道总成由若干电梯井道单元1叠加固定而成,每个电梯井道单元安装有幕墙4。

所述电梯井道单元的长度和数量根据建筑高度及运输条件确定,范围可取3m-6m,包括四根钢框柱101,相邻两根钢框柱之间固定有钢框梁102,所述电梯井道上下两端的钢框梁采用槽钢,所述槽钢的翼缘之间固定有若干加劲板103,保证了槽钢翼缘的稳定,槽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的数量根据结构计算获得,钢框柱及其与钢框梁采用H型钢。

所述上方电梯井道单元下端的钢框梁通过安装孔中穿过高强度螺栓104,通过高强度螺栓与下方电梯井道单元上端的钢框梁固定连接,实现相邻电梯井道单元的叠加固定,组装时,上部电梯井道单元叠加在下部电梯井道单元上,两个电梯井道电源接触位置的槽钢对齐放置,通过高强度螺栓将两个单元的槽钢连接锁死,即完成两个电梯井道单元的组装,以此类推,完成整个电梯井道总成的组装。

所述钢框柱位于钢框柱与钢框梁连接处的翼缘之间设置加强肋105,起到补强钢框柱与钢框梁连接强度的作用。

所述钢连廊包括矩形的框架结构,所述矩形框架结构上固定有横向及纵向分布的支撑梁,部分钢连廊上还设有水平交叉支撑301,增加钢连廊整体结构的侧向刚度,减小风荷载下电梯井道结构的侧向变形。

所述电梯基坑基础2包括基座201,所述基座上设有四个挡板202,形成电梯的基坑,基坑的四个角处设置有预埋板203,所述电梯井道总成通过四个预埋板固定于电梯基坑基础上,预埋板是连接电梯基坑基础和上部装配式电梯井道结构的重要节点,是电梯井道结构及附属设备等所有荷载传递至电梯基坑基础及地基的节点,作为最底层结构,预埋板为整个电梯井道结构水平度提供原始参照。

所述幕墙采用金属板幕墙或玻璃幕墙或金属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组合幕墙,所述幕墙上安装有防雨百叶403。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1中,如图7和图10所示,所述玻璃幕墙采用框支撑体系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402和金属板401构成,包括固定于电梯井道单元上的第一龙骨 404,所述第一龙骨固定于电梯井道单元外侧面上,所述金属板为L型,金属板的两端通过螺钉固定于电梯井道单元非同一平面上相邻的第一龙骨上,所述第一龙骨的一侧插入压块,所述玻璃面板的附框固定于压块上,实现玻璃面板的固定,采用此种方案利用第一龙骨进行定位,使连接强度趋于更加合理。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2中,如图8和图11所示,所述玻璃幕墙采用点支撑体系玻璃幕墙,所述玻璃幕墙由玻璃面板402和金属板401构成,包括固定于钢梁柱上的截面为矩形的第二龙骨406,所述金属板为L型,金属板通过角码407固定于第二龙骨上,所述玻璃面板通过驳接爪与钢框梁固定连接,所述驳接爪包括固定于玻璃面板上的驳接头408及焊接于钢框柱上的驳接座409,所述驳接座与驳接头之间连接有连接爪410。采用此种方案,驳接爪具有微出调节量,使玻璃面板具有一定的位移能力。

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3中,如图9和图12所示,所述玻璃幕墙采用全玻璃幕墙,所述钢框柱上固定有由钢材组装而成的安装槽411,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分别朝向电梯井道单元相邻的两个侧面,安装槽的底面设有由橡胶制成的垫块412,玻璃幕墙的玻璃面板402镶入安装槽中,玻璃面板利用结构胶414进行固定密封。采用此方案,玻璃面板与橡胶制成的垫块接触,玻璃面板的侧面为弹性接触,安全可靠。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