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9660发布日期:2018-08-04 15:2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砖。



背景技术:

陶瓷砖是室内装饰的重要材料,陶瓷砖是由黏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现有陶瓷砖表面大多光滑,且不具有吸水功能,当陶瓷砖安装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时,极易使人摔倒;且陶瓷砖安装在高楼地面时,由于大部分陶瓷砖不具有减震和隔音功能,使楼下居民容易被楼上居民的活动打扰,不利于邻里和谐;且现有陶瓷砖在安装时,由于两陶瓷砖之间没有操作方便的连接机构,使安装过程更麻烦,耗费的安装时间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陶瓷砖,能够吸收水分且具有更好的防滑、隔音和减震功能,安装更方便,减少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陶瓷砖,包括矩形陶瓷砖本体,陶瓷砖本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结布置的第一砖层、第二砖层、减震层和隔音层,陶瓷砖本体设置有其与其它陶瓷砖本体连接的连接机构,第一、第二砖层均由陶瓷材料制成,第二砖层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碱石灰的密闭空间,第二砖层上设置有连通密闭空间与大气的通孔,第一砖层上表面依次设置有若干凸起块、覆盖凸起块和第一砖层的釉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陶瓷砖本体前侧和右侧的“T”字型连接槽、设置在陶瓷砖本体后侧和左侧且与连接槽匹配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和横向设置在连接杆端部的弹性矩形阻挡块,阻挡块两端部可相对中部折叠。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阻挡块由橡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块为圆形凸起块。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层由橡胶或者PE泡棉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隔音层由纤维板或者石膏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砖层内形成有用于防止碱石灰的密闭空间,且第二砖层上设置有连通密闭空间与大气的通孔,能够吸收水分,防止陶瓷砖本体表面形成水珠,且第一砖层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凸起块,能够更好地起到防滑作用,避免使人摔倒;减震层和隔音层的设置使陶瓷砖本体具有更好的减震和隔音功能,最大限度消除楼上居民的活动对楼下居民的影响;连接机构则使得陶瓷砖本体的安装更方便,减少安装时间,提高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陶瓷砖本体前侧和后侧“T”字型连接槽和设置在陶瓷砖本体后侧和左侧且与连接槽匹配的连接件,连接件的弹性矩形阻挡块的两端部可相对中部折叠,在安装时,将弹性阻挡块的端部折叠后插入连接槽中,弹性阻挡块在连接槽中恢复原状,进而卡在连接槽中,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且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陶瓷砖包括矩形陶瓷砖本体1,陶瓷砖本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粘结布置的第一砖层2、第二砖层3、减震层4和隔音层5,陶瓷砖本体1设置有使其与其它陶瓷砖本体连接的连接机构,第一砖层2、第二砖层3均由陶瓷材料制成,第二砖层3内形成有用于放置碱石灰的密闭空间31,第二砖层3上设置有连通密闭空间31与大气的通孔32,第一砖层2上表面依次设置有若干凸起块21、覆盖凸起块21和第一砖层2的釉层22。

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陶瓷砖本体1前侧和右侧的“T”字型连接槽61、设置在陶瓷砖本体1后侧和左侧且与连接槽61匹配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杆62和横向设置在连接杆62端部的弹性矩形阻挡块63,阻挡块63两端部可相对中部折叠,在本实施例中,陶瓷砖本体1前侧和右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槽61、后侧和左侧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件。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块21为圆形凸起块,与第一砖层2一体成型。减震层4由橡胶材料制成。隔音层5由纤维板制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