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1626发布日期:2018-07-20 20:1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幕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幕墙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大型建筑,常常会用到全玻璃幕墙,全玻璃幕墙包括幕墙面板、支承装置和玻璃肋,在玻璃幕墙两块面板之间的连接处设有与幕墙面板垂直的玻璃肋,通过支承装置使幕墙面板固定到玻璃肋上,抵御玻璃幕墙承受的风压。

公告号为CN20318841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点支承式石材幕墙支承装置,其技术要点是:它包括立柱、横梁、连接件,横梁固定在立柱上,接件包括石材托板、二个固定板和盖板,石材托板的一端与横梁固定、另一端与盖板连接;所述二个固定板分别固定在石材托板上下二侧;盖板与石材托板的连接为:石材托板在盖板连接处具有托板端部,托板端部上具有向下延伸的插槽,盖板上连有直角形的插块,插块包括相互垂直的连接体和插体,连接体与盖板靠近石材托板的侧面连接,插块的插体与托板端部上的插槽匹配、且插体在插槽内。

上述方案中通过支承装置固定住支承装置周缘的四个幕墙的边角,并且每个幕墙面板通过四个支承装置固定于墙体上,并通过支持装置确保将幕墙固定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固定装置,能够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及抵接板将幕墙面板的边角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幕墙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抵接板、设置于抵接板上端面呈十字形的连接板,抵接板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柱,抵接柱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朝向抵接板的侧壁开设有两个呈扇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夹角呈90度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槽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板背离连接板的端面均设置有呈扇形的第二限位板,所述抵接柱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板背离第一限位板的端面,两个第二限位板转离所述第一限位板并卡对应的限位槽,所述抵接柱设置有用于保持所述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四个幕墙面板的边角抵接于抵接板时,转动第二限位板并使第二限位板位于限位槽正上方,并将第二限位板卡入对应的第二限位槽内,然后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第二限位板卡入第二限位槽,这样通过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可以将四个幕墙面板的边角固定住,并防止幕墙面板的边角背离抵接板方向脱离抵接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所述抵接柱侧壁的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螺母朝向第二限位板端面的压管,所述压管内径大于所述套管外径,所述压管可抵接于第二限位板及第一限位板背离幕墙的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限位板卡路限位槽内后,通过拧动螺母使压管背离螺母的端面同时抵接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这样通过压管限制第二限位板背离了抵接板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槽侧壁及第二限位板侧壁均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倒角方便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固定第二限位板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第二限位板端面的卡接槽、滑动连接于所述卡接槽的卡接块、设置于所述卡接块朝向第二限位板端面的滚珠、设置于所述卡接槽内推动卡接块朝向第二限位板移动的第一弹簧、开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板供滚珠卡入的卡槽,所述滚珠卡入所述卡槽时,所述第二限位板与限位槽分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滚珠卡入卡槽内时,就固定住第二限位板位置,并且第二限位板与限位槽完全分离,这样幕墙面板的边角可以通过限位槽卡入本实用新型;当需要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时,用力转动第二限位板,卡槽17侧壁推动滚珠朝向卡接槽底面移动并使滚珠脱离卡槽,这样就可以转动第二限位板,并使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侧壁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槽的侧壁呈倾斜设置,方便卡槽侧壁推动滚珠朝向卡接槽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设置有推动套管背离第一限位板方向移动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抵接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推动套管背离第一限位板方向移动,并使第二限位板脱离限位槽,这样就可以方便将玻璃幕墙面板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朝向第一限位板的端面开设有供第二弹簧卡入的弹簧槽,所述弹簧呈环形且环绕所述抵接柱设置,所述套管朝向第一限位板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时,所述弹簧全部卡入所述弹簧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内时,第二弹簧完全卡入弹簧槽内;当拧动螺栓并使压管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分离后,第二弹簧推动套管背离第一限位板方向移动,并使第二限位板脱离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管朝向第一限位板的端面设置有防滑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管通过防滑垫片抵接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可以防止压管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相互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需要固定玻璃幕墙面板的边角时,先将玻璃幕墙面板的边角通过限位槽卡入第一限位板与抵接板之间,用力转动第二限位板,并使滚珠脱离卡槽;然后将第二限位板转动至限位槽正上方,并将第二限位板卡入限位槽内,再拧动螺母使压管朝向第二限位板方向移动,压管抵接于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这样就确保第二限位板固定于限位槽内,并将幕墙面板的边角固定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抵接板;2、连接板;3、抵接柱;4、第一限位板;5、限位槽;6、第二限位板;7、套管;8、螺母;9、压管;10、防滑垫;11、倒角;12、卡接槽;13、台阶块;14、卡接块;15、滚珠;16、第一弹簧;17、卡槽;18、第二弹簧;19、弹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幕墙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外侧安装架的抵接板1,抵接板1呈圆板形设置,抵接板1背离安装架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呈十字形的连接板2,连接板2的高度与幕墙面板的厚度相等,这样四个面板的边角抵接于抵接板1,并且幕墙侧壁抵接于连接板2。抵接板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抵接柱3,抵接柱3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4呈圆板形设置,第一限位板4朝向抵接板1的端面开设有两个呈扇形的限位槽5,限位槽5与第一限位板5的侧壁相连通,限位槽5夹角呈90度设置,且两个限位槽5呈对称设置,限位槽5的中心线位于抵接柱3中心,第一限位板4背离连接板2的端面设置有两个呈扇形且与限位槽5相对应的第二限位板6,第二限位板6的厚度与第一限位板4的厚度一致,两个第二限位板6可滑入限位槽5内,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限位板6背离第一限位板4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套管7,套管7套设于抵接柱3;且抵接柱3还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的固定组件。这样当将四个幕墙面板的边角抵接于抵接板1时,转动第二限位板6并使第二限位板6位于限位槽5正上方,并将第二限位板6卡入对应的第二限位槽5内,然后通过固定组件保持第二限位板6卡入第二限位槽5,这样通过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可以将四个幕墙面板的边角固定住,并防止幕墙面板的边角背离抵接板1方向脱离抵接板1。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来了俊宇抵接柱3侧壁的螺母8,螺母8朝向第二限位板6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管9,压管9的内径大于套管7的外径。当第二限位板6卡路限位槽5内后,通过拧动螺母8使压管9背离螺母8的端面同时抵接于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这样通过压管9限制第二限位板6背离了抵接板1方向移动。

为了方便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如图1所示,第二限位板6侧壁及限位槽5的侧壁均设置有倒角11,通过倒角11方便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内。

如图1所示,压管9朝向第二限位板6的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0;这样压管9通过防滑垫10片抵接于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可以防止压管9与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相互滑动。

为了方便将固定住第二限位板6相对于第一限位板4的位置,从而方便玻璃幕墙边角从限位槽5位置放入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第一限位板4与第二限位板6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一限位板4朝向第二限位板6端面的卡接槽12,卡接槽12侧壁设置有呈环形的台阶块13,卡接槽12内滑动连接有卡接块14,卡接块14呈圆柱形设置,卡接块14朝向第二限位板6的端面设置有滚珠15,卡接块14抵接于台阶块13时,滚珠15部分突出于第一限位板4朝向第二限位板6的端面,卡接槽12内设置有推动卡接块14背离卡接槽12底面移动的第一弹簧16;第二限位板6开设有供滚珠15卡入的卡槽17,卡槽17的侧壁呈倾斜设置。这样当滚珠15卡入卡槽17内时,固定住第二限位板6位置,并且第二限位板6与限位槽5完全分离,这样幕墙面板的边角可以通过限位槽5卡入本实用新型;当需要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时,用力转动第二限位板6,卡槽17侧壁推动滚珠15朝向卡接槽12底面移动并使滚珠15脱离卡槽17,这样就可以转动第二限位板6,并使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并且通过卡槽17的侧壁呈倾斜设置,方便卡槽17侧壁推动滚珠15朝向卡接槽12方向移动。

当需要拆卸玻璃幕墙时,为了方便第二限位板6脱离限位槽5,如图2所示,套管7与第一限位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套设于抵接柱3,并且套管7朝向第一限位板4的端面开设有供第二弹簧18卡入的弹簧槽19,弹簧槽19呈环绕抵接柱3设置。这样当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内时,第二弹簧18完全卡入弹簧槽19内;当拧动螺母8并使压管9与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分离后,第二弹簧18推动套管7背离第一限位板4方向移动,并使第二限位板6脱离限位槽5,这样就可以方便将玻璃幕墙面板拆卸下来。

当需要固定玻璃幕墙面板的边角时,先将玻璃幕墙面板的边角通过限位槽5卡入第一限位板4与抵接板1之间,用力转动第二限位板6,并使滚珠15脱离卡槽17;然后将第二限位板6转动至限位槽5正上方,并将第二限位板6卡入限位槽5内,再拧动螺母8使压管9朝向第二限位板6方向移动,压管9抵接于第一限位板4及第二限位板6;这样就确保第二限位板6固定于限位槽5内,并将幕墙面板的边角固定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