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081发布日期:2018-08-10 19:12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建筑工地大量涌现。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通常会借助脚手架来辅助完成施工,脚手架主要用来提供人行通道和少量堆料以及安全防护使用。随着中国建筑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完善,竹木式脚手架已逐步淘汰出建筑市场,只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仍在使用:而门式脚手架、碗扣式脚手架等只在市政、桥梁等少量工程中使用,普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因其维修简单和使用寿命长以及投入成本低等多种优点,占据中国国内70%以上的市场,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体结构一般由各类杆件和扣件搭接而成。而脚手架的杆件出自工厂预制好后,成为定型、定尺寸的标准杆件,而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需要的杆件较长,而现有的杆件偏短的问题,这就导致杆件长度不够而无法连接到预定位置的节点或其他结构上。故不能有效的满足不同施工需要,从而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搭建新的固定架,导致工期的延长。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升降式的钢管衔接工具,作用相当于脚手架钢管加长连接件,并且在装置上能够架设其他重物,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用性强,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管衔接工具以替代重新搭建新的固定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包括用于竖直穿插在钢管管内的杆体、与杆体螺接的转动支架、以及与杆体上端铰接的架设支座,其中,杆体的上端设有转动轴座,转动轴座的里侧具有U型槽,U型槽的两侧壁上设有轴孔,转动轴座以下的杆体设置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杆部;转动支架具有中空的套筒,套筒具有与螺杆部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转动支架与杆体的螺杆部螺接,转动支架具有向两侧伸展的翼部;架设支座设置在U型槽内,架设支座具有转轴,转轴通过转动轴座的轴孔使架设支座与杆体上端铰接,架设支座的下端被U型槽的两个侧壁夹贴,架设支座的上端设有用于架设物件的顶托。

进一步地,翼部的上下两底面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翼部的截面呈“工”字形。

更进一步地,转动支架两侧的翼部的展开距离大于钢管的外径。

更进一步地,转动支架的中部具有开口朝下的锥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介于转动支架和螺杆部之间以提高转动支架的转动稳定性,轴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轴承的自润滑使转动支架的沿轴转动更灵活,另一方面,轴承的支撑使转动支架的转动是贴着螺杆部进行的,因为限位,变得更稳固,不会产生晃动或偏移。

更进一步地,转动支架沿着螺杆部旋转以实现升降。

优选地,顶托的顶面形状为圆柱面。

优选地,顶托的顶面形状为平直的凹槽面。

进一步地,杆体、转动支架和架设支座的材料选自钢、不锈钢或铸铁。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的钢管衔接工具,其作用相当于脚手架钢管加长连接件,架在钢管管壁上向上延长,并且在装置上能够架设其他重物,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用性强,也便于安装和拆出。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中,1杆体,11转动轴座,12螺杆部,13U型槽,14轴孔,2转动支架,21翼部,3架设支座,31转轴,32顶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包括杆体1、转动支架2和架设支座3,其中,杆体1用于竖直穿插在钢管管内,转动支架2与杆体1螺接,转动支架2用于架在钢管的管壁上实现支撑,架设支座3与杆体1上端铰接,架设支座3上方用于架设钢管、木板、水泥件等重物。

在杆体1的上端设有转动轴座11,转动轴座11的里侧具有U型槽13,U型槽13的两侧壁上设有轴孔14,转动轴座11以下的杆体1设置为具有外螺纹的螺杆部12。

转动支架2具有中空的套筒套在螺杆部12之外,套筒具有与螺杆部1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与杆体1的螺杆部12螺接,转动支架2具有向两侧伸展的翼部21,翼部21的上下两底面的宽度大于中间部分的宽度,翼部21的截面呈“工”字形,如图2、图3所示,转动支架2两侧的翼部21的展开距离大于钢管的外径,翼部21的底面宽度加大,能够增大支撑在钢管管壁后的受力面,使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安装后更加稳固,此外,翼部21展开的形状与钢管管壁垂直,能够使竖直方向上受力均匀。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转动支架2沿着螺杆部12转动使能逐步地升高或者降低,即实现整个工具架在钢管后的露出高度调整。转动支架2的中部显锥形,其向下具有锥形凹槽,凹槽内设置有轴承,轴承介于转动支架2和螺杆部12之间以提高转动支架的转动稳定性,轴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轴承的自润滑使转动支架2的沿轴转动更灵活,另一方面,轴承的支撑使转动支架2的转动是贴着螺杆部12进行的,因为限位,变得更稳固,不会产生晃动或偏移。

架设支座3设置在杆体1的上端的转动轴座11的U型槽13内,架设支座3具有转轴31,转轴31通过转动轴座11的轴孔14使架设支座3与杆体1上端铰接,架设支座3绕转轴31在杆体1的上端转动,可以根据上方架设需要任意调整角度,架设支座3的下端被U型槽13的两个侧壁紧贴,因此,架设支座3受力时,作用力的方向集中,有助于提高稳固性。

架设支座3的上端设有用于架设物件的顶托32,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架在钢管之后,上方交叉地架设钢管,与此对应地,顶托32的顶面形状为圆柱面,圆柱面形状与钢管的外壁吻合,能够很好地承载钢管。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应用于桥梁建设过程中的脚手架,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上方架设板材,此时,顶托32的顶面形状为平直的凹槽面,与板材的形状吻合。

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钢管衔接工具的强度以提高承载力,优选地,杆体1、转动支架2和架设支座3的材料选自钢、不锈钢或铸铁。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的钢管衔接工具,其作用相当于脚手架钢管加长连接件,架在钢管管壁上向上延长,并且在装置上能够架设其他重物,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通用性强,也便于安装和拆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