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55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切割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线锯等的切割工具,其具有机身与刀片,机身内收装有马达,刀片从机身向下伸出。
背景技术
在线锯等的切割工具上,刀片从收装有马达的机身向下伸出,使该刀片往复运动从而能够对被切割件进行切割。在机身的下方连接有基座,该基座俯视时呈矩形,刀片垂直地穿过该基座。将该基座置于被切割件上,从而能够对机身进行定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近年来,对基座的轻量化、紧凑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很多时候会尽量将基座形成得很小。具体而言,关于基座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使其与机身的宽度一致,从而能够在对壁面边缘等进行切割时防止基座造成妨碍;另外,关于基座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在不会造成机身容易翻倒的程度内设定。然而,这样来抑制基座的尺寸的话,有可能造成在进行切割时机身的不稳定。特别是,在将机身保持在倒置状态而从被切割件的里侧进行切割时,由于不能看到机身的状态,因而机身容易产生倾斜,与此相伴,使该机身容易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切割精度的降低。另外,在进行斜切时也会发生机身的晃动从而造成切割精度的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1-21850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能够保持基座轻量化、紧凑化、还能够在进行切割时使机身保持稳定从而不会降低切割精度的切割工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切割工具具有机身,刀片从机身向下伸出,在机身的下方连接着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设有辅座,该辅座能够在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平行的平面内、于收装位置与拉出位置间移动,在所述收装位置,所述辅座位于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上凹进而形成的收装部内从而在俯视时呈被收装在所述基座内的状态,在所述拉出位置,所述辅座从所述收装部被拉出而向所述基座的外侧伸出。技术方案2:切割工具具有机身,刀片从机身向下伸出,在机身的下方连接着基座,所述基座的一部分构成为与主座分开的辅座,所述主座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辅座以能够在第I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的方式与所述主座连接,在所述第I位置,所述辅座与所述主座抵接,在所述第2位置,所述辅座从所述主座离开。本发明的效果采用本发明,不但能够保持基座轻量化、紧凑化、还能够在进行切割时使机身保持稳定从而不会降低切割精度。


图1为实施方式I的线锯的斜视图(辅座处于收装位置);图2为实施方式I的基座结构的说明图(辅座处于收装位置),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仰视图;图3为实施方式I的线锯的斜视图(辅座处于拉出位置);图4为实施方式I的基座结构的说明图(辅座处于拉出位置),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仰视图;图5为实施方式2的基座结构的说明图(辅座处于第I位置),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仰视图;图6中(A)为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B为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C)为沿图5中C-C线的剖视图;图7为实施方式2的基座结构的说明图(辅座处于第2位置),其中,(A)为俯视图,(B)为侧视图,(C)为仰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线锯;2、机身;3、刀片;4、10、基座;5、切口 ;6、12、辅座;7、收装部;8、埋头螺钉;11、主座;13、连接杆;14、前滑道孔;15、止挡销;16、导向槽;18、后滑道孔;19、凹槽;20
卡止突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为作为切割工具的一例的线锯的斜视图。如图所示,该线锯I具有收装有马达的机身2,在机身2的前部(以图1中的右下方为前方)内置有变换机构,该变换机构将马达的转动变换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动作杆的直线运动,在动作杆的下端连接有刀片3,该刀片3向机身2的下方伸出。符号4表示连接在机身2的下方的基座,该基座4俯视时呈矩形,在该基座4的前部中央设有切口凹部5,刀片3在垂直于基座2的方向上穿过该切口凹部5。在基座4的左侧部与右侧部设有一对辅座6。如图2所示,该辅座6为俯视时呈长圆形的板体。在基座4的底面上,于切口 5的外侧(左右两侧)形成有与辅座6形状相同的收装部7,该收装部7在基座4的底面上凹进,并且于侧边缘上开口。辅座6的前端由埋头螺钉8安装在收装部7内,且能够转动。因而,辅座6能够在图2所示的收装位置与图3所示的拉出位置间转动,在收装位置,该辅座6被收装在收装部7内,并且俯视时隐藏于基座4之内;在拉出位置,该辅座6从收装部7伸出,并且相对于基座4的侧边缘垂直。辅座6的厚度与收装部7的厚度大致相同,因而,辅座6的下表面与基座4的下表面共面。图中符号8a表示O形圈,该O形圈8a套在埋头螺钉8上,并与辅座6的上表面抵接,用于限制(防止)辅座6处于收装位置与拉出位置时意外产生转动。在具有如上结构的线锯I上,如图3、4所示,通过将一对辅座6分别从基座4中拉出而置于拉出位置,从而能够增大基座4俯视时的形状尺寸。从而,在将基座4配置在被切割件上使其一边滑动而一边进行切割时,能够由左右一对辅座6稳定地维持机身2的状态(姿势)。特别是,即使在将线锯I倒置而从被切割件的里面进行切割的情况下,虽然线锯I不能被看到,但是也能够在辅座6被拉出的状态下使机身2保持稳定地进行移动。从而降低了机身2产生倾斜的可能性。如此,采用上述实施方式I的线锯1,在基座4上设有辅座6,该辅座6能够在与基座4的下表面平行的平面内相对于基座4伸出(拉出)或收回,从而在收装位置与拉出位置之间移动,在收装位置,该辅座6被收装在从基座4的下表面上凹进而形成的收装部7内,从而使该基座6俯视时被收装基座4内;在拉出位置,该基座6从收装部7中被拉出并且从基座4的侧表面伸出。从而,不但能够维持基座4的轻量化、紧凑化,还能够在进行切割时保持机身2的状态的稳定。因而,也能够维持切割精度。在实施方式I中,辅座形成为俯视时较长的长圆形,然而,也可以形成为面积较大的形状,例如,扇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不言而喻,在辅座的形状变换时,收装部的形状也相应变化。另外,辅座的位置与数量也可以适当改变,并不限于设有左右一对辅座,例如,在基座的前侧与后侧均设有左右一对共计四个辅座,或者也可以在基座的前端、后端设置辅座。另外,作为限制辅座在拉出位置产生转动的限制机构,除了 O形圈之外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在收装部的底面上设置突起,该突起与处于拉出位置的辅座的侧边缘相卡止。〈实施方式2>下面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与实施方式I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符号进行标记,并省略了对其的重复说明。如图5 图7所示,基座10分成位于前侧的主座11与位于后侧的辅座12,其中,主座11与机身2连接;辅座12与机身2不连接。主座11与辅座12由左右一对连接杆13连接。图5中的(C)与图7中的(C)表示的是主座11与辅座12的底面的结构,并且,省略了封闭主座11与辅座12的下表面的下板21。连接杆13的位于主座11 一侧的前端松旷地插入从主座11的后表面向前方延伸形成的前滑道孔14。另外,如图6中(A)所示,在连接杆13的前端部固定插有止挡销15,且该止挡销15垂直于连接杆13并向内侧伸出。在前滑道孔14的前侧沿前后方向与该前滑道孔14相连地设有导向槽16,止挡销15嵌合(伸入)在导向槽16中。从而,连接杆13能够相对于主座11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间移动,在前进位置,连接杆13的前端与前滑道孔14的底部抵接;在后退位置,止挡销15到达导向槽16的后端。符号17表示橡胶销,如图6中(B)所示,该橡胶销17被收装在主座11中,从垂直于连接杆13的方向与一个连接杆13抵接,对连接杆13施加压力从而对连接杆13的滑动形成阻力,从而能够将连接杆13固定在一定的滑动位置上。另外,连接杆13的位于辅座12 —侧的后端松旷地插入从辅座12的前表面向后延伸形成的后滑道孔18中。如图6中(C)所示,在连接杆13的后端部的外周设有环状的凹槽19,在后滑道孔18的内表面上突出地设有卡止突起20,该卡止突起20卡合在凹槽19中。从而使辅座12与连接杆13固定连接在一起,辅座12随连接杆13共同滑动。S卩,辅座12在第I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滑动,在第I位置,连接杆13处于前进位置,使该辅座12与主座11抵接;在第2位置,连接杆13处于后退位置,使辅座12离开主座11。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线锯I上,如图7所示,如果使辅座12从第I位置向后滑动的话,则两连接杆13从前进位置向后退位置滑动,使辅座12被配置于从主座11的后方离开的第2位置。从而,使基座4的整体形状在前后方向上变大,在将基座4配置于被切割件上一边滑动一边进行切割时,由辅座12能够稳定地维持机身2的状态。特别是,即使在将线锯I倒置而从被切割件的里面进行切割的情况下,虽然线锯I不能被看到,但是也能够在使辅座12被向后滑动的状态下使机身2保持稳定地进行移动。从而降低了机身2产生倾斜的可能性。如此,采用上述实施方式2的线锯1,将基座10的一部分构成为从连接机身2的主座11分开的辅座12,该辅座12与主座11的连接关系使得该辅座12能够在与主座11抵接的第I位置以及离开主座11的第2位置间移动。从而,不但能够维持基座4的轻量化、紧凑化,还能够在进行切割时保持机身2的状态的稳定。因而,也能够维持切割精度。另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可以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例如,主座与辅座、连接杆的连接结构并不限于上述方式,例如,可以在主座一侧设置止挡销,在连接杆上形成与止挡销卡合的滑槽;此外,可以使用螺钉或销等连接件来实现辅座与连接杆的连接。另外,并不限于在主座的后方配置辅座,也可以在主座的前方或者左右两侧配置能够滑动的辅座。
权利要求
1.一种切割工具,其具有机身,刀片从机身向下伸出,在机身的下方连接着基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座上设有辅座,该辅座能够在与所述基座的下表面平行的平面内、于收装位置与拉出位置间移动,在所述收装位置,所述辅座位于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上凹进而形成的收装部内从而在俯视时呈被收装在所述基座内的状态,在所述拉出位置,所述辅座从所述收装部被拉出而向所述基座的外侧伸出。
2.一种切割工具,其具有机身,刀片从机身向下伸出,在机身的下方连接着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的一部分构成为与主座分开的辅座,所述主座与所述机身连接,所述辅座以能够在第I位置与第2位置间移动的方式与所述主座连接,在所述第I位置,所述辅座与所述主座抵接,在所述第2位置,所述辅座从所述主座离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但能够保持基座轻量化、紧凑化、还能够在进行切割时使机身保持稳定从而不会降低切割精度的切割工具。本发明的线锯(1)具有机身(2),在机身(2)的下方连接着基座(4),在所述基座(4)上设有辅座(6),该辅座能够在与所述基座(4)的下表面平行的平面内、于收装位置与拉出位置间移动,在所述收装位置,所述辅座位于在所述基座的下表面上凹进而形成的收装部内从而在俯视时呈被收装在所述基座内的状态,在所述拉出位置,所述辅座从所述收装部被拉出而向所述基座的外侧伸出。
文档编号B23D51/02GK103203496SQ20121039536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林雅训, 山村刚, 可儿利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