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膏-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9391发布日期:2018-08-21 19:1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尤其是涉及一种石膏-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装配式建筑中不可或缺的构件之一为墙体,为了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要求,墙体在工厂预先制定成型,搬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现有的装配式墙体在预制过程中,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浇筑于墙体模型中,成型后取出,养护成型。该墙体整体由混凝土构成,为了提高墙体的称重能力,现有的一些墙体还结合有钢筋,构成钢筋混凝土墙体。钢筋混凝土墙体保证了墙体的称重,但重量重,不易搬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墙体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此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便于搬运的石膏-钢筋混凝土墙体。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一种石膏-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该墙体包括石膏板层、钢丝网层和混凝土层,所述钢丝网层布设于所述石膏板层和所述混凝土层之间;所述石膏板层和所述钢丝网层之间喷涂界面剂。

第二种:一种石膏-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该墙体包括石膏板层、钢丝网层、混凝土层和若干钢筋条,所述钢丝网层布设于所述石膏板层和所述混凝土层之间;所述钢筋条的一端插入所述石膏板层内,另一端穿过所述钢丝网层留于所述混凝土层内。

以上两种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墙体均由石膏板层、钢丝网层和混凝土层构成,为了增强相互之间结合度,以上技术方案分别通过界面剂、若干钢筋条实现,实现了石膏板层、钢丝网层和混凝土之间的结合。以上两种墙体包含了石膏板层,降低了整个墙体的重量,便于搬运;在降低墙体重量的同时还包括钢筋和混凝土,保证了整个墙体的承重能力,即可用作外墙,也可用作内墙。当用作外墙时,石膏板层位于室内,混凝土层位于室外。

在以上两种技术方案上所作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石膏板层的面积小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面积;所述石膏板层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设有安装槽。便于安装。

在以上两种技术方案上所作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钢丝网层至少为两层,相邻的钢丝网层上的网孔对齐。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称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整个墙体的重量,便于搬运;保证了整个墙体的称重能力,即可用作外墙,也可用作内墙;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膏钢筋混凝土墙体的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膏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另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膏钢筋混凝土墙体的立体图;

图中:1-石膏板层,2-钢丝网层,3-混凝土层,4-钢筋条,5-安装槽,6- 界面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是一种石膏-钢筋混凝土预制墙体,该墙体既可用于外墙,也可用于内墙,尤其可用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该墙体主要是用于解决现有的预制墙体重量重,不易搬运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两种技术方案,两种技术方案的墙体结构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由图1和图2所示,两种墙体均包括石膏板层1、钢丝网层2和混凝土层3,其中钢丝网层2布设于石膏板层1和混凝土层3之间;两种墙体所存在的区别在于:一种是在石膏板层1和钢丝网层2之间喷涂界面剂,形成界面剂层6,通过界面剂层6实现石膏板层1、钢丝网层2以及混凝土层3之间的结合。另一种增加若干钢筋条4,钢筋条4的一端固定于石膏板层1内,另一端穿过钢丝网层2固定于混凝土层3 内,通过钢筋条4实现石膏板层1、钢丝网层2以及混凝土层3之间的结合。

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在墙体的四周的墙沿上布设有用于与其它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的钢筋或安装孔。

其中,石膏板层1、钢丝网层2和混凝土层3三者的尺寸可以是相等也可以不等,如石膏板层1与钢丝网层2的面积相等,混凝土层3的面积大于石膏板层1的面积;或者是石膏板层1的面积小于钢丝网层2的面积,钢丝网层2与混凝土层3的面积相等。此外,为了便于安装,在石膏板层1与混凝土层3之间设有安装槽5。通过安装槽5实现与其它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安装槽5内预留安装孔,也可以预留钢筋条,更有利于安装。

本申请所记载的墙体内的钢丝网层2可以设置一层,也可以设置两层或者两层以上。当布设多层钢丝网层2时,相邻的钢丝网层2上的网孔可以交错设置,也可以对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修改或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