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石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377发布日期:2018-09-14 23:46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石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玉石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玉石加工主要工序包括开料、选材、画样、出样、细修、抛光、上蜡脱蜡等七大工序。具体如下:原石多被其他石料所包裹,要切开原石,再根据情况选取玉材,然后在玉石上面画出雕刻的图样,根据画好的图样进行粗加工,雕出大致的形态,在粗加工的基础上,对细节部分进行修饰和处理,对成品进行高抛光或柔抛光,然后上蜡让玉器免受污染,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最终得出成品。该加工技术普遍存在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差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各个工序中:

(1)在开料的工序中,这是玉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首先将原石原材料放入切割机上,将其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及大小,再根据情况选取玉材。古代都是用的人力驱动的泥砂锯非常的耗时耗力,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力驱动的切割机已经取代了力驱动的泥砂锯。现有的玉石切割机多采用切石油机,利用夹具先把原石夹住,然后由油缸将原石推进切割刀处,进行切割,该切割方式省时省力,但只适用于切断大块原石,针对薄片状的原石或者大块原石中只需某部分玉石,并不需要完全切断原石的情况,该切石油机显得并不能灵活,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切割的深浅程度,原石的耗损率大。

另外,现有切割机由于刀片通过螺丝以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由于转速高、刀片较薄,使刀刃产生较大轴向抖动,因此使切割的玉石件薄厚相差悬殊,满足不了玉石切割的精度要求。

(2)在出样工序中,需要获得大致的刻画形状,现有的出样工序存在以下缺陷:(a)只能用切割机人工根据经验切割成大致形状,难以获得具有统一标准的大致形状,修形效率低,误差大。(b)修形过程中,由于刀片通过螺丝以螺纹方式固定连接在转轴上,由于转速高、刀片较薄,使刀刃产生较大轴向抖动,因满足不了玉石修形的精度要求。(c)由于操作失误或操作人员的疏忽,操作人员常常被高速旋转的刀片割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在细修工序中,需用雕刻机雕刻出图案,使图案部分更优层次感。现有的雕刻机有手持式玉石雕刻机、雕刻横机等,手持式雕刻机对雕刻师傅的要求比较高;而现有的雕刻横机的传动方式为皮带传动,雕刻砣的转速一般为定速;需要调整雕刻砣的转速时,只能通过手动调整皮带套设在不同直径大小的驱动轮上,以调整雕刻横机中转轴的速度,从而调整雕刻砣的转速,因此,手动皮带调速的方式,一方面,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雕刻的效率低,另一方面,转轴高速旋转后产生大量热量,过热的环境导致转速不稳定,降低雕刻精度。另外,皮带外露在工作环境中,带来安全隐患。

(4)在抛光工序中,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传统的抛光加工是工作人员采用手持式抛光轮,在待加工零部件表面进行磨削工作,这种工作环境存在大量粉尘,尽管佩戴口罩,但仍然无法改善施工环境,并且粉尘还会引起人体眼部不适,因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防尘抛光机,具备便于抛光加工且加工环境更为优良的优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5)在上蜡脱蜡工序中,上蜡主要有两种,一种为蒸蜡,另一种是煮蜡。上完蜡后需要将玉件表面多余的蜡去掉,即脱蜡,而现有的操作方法是人工将逐件玉件用毛巾拭擦,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石加工工艺。本申请通过在开料、出样、细修、抛光、脱蜡工序中,通过改进各工序中的主要器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玉石加工工艺,包括,

开料选材的步骤:采用玉石切割机切开原石,选取玉材,然后将玉石原料切割成相应的形态和大小;

画样的步骤:根据色泽和裂纹的情况,在玉石表面画出的图样;

出样的步骤:根据画好的图样采用玉石修形机进行粗加工,修出与图样相似的形状;

细修的步骤:对玉石图样的细节部分,采用雕刻横机进行修饰和处理;

抛光的步骤:然后对经细修的玉石采用抛光机进行打磨抛光;

上蜡脱蜡的步骤:将抛光后的玉石置于蜡筒内浸蜡,上完蜡后采用吹蜡筒将玉石表面多余的蜡去掉,得到成品。

进一步地,在开料选材的步骤中,所述玉石切割机包括工作台、支承座、安装板、弹簧、主轴、刀片、限位条;所述支承座安装在工作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安装板一端枢接在支承座的顶部,安装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簧直立设置在工作台的一侧,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主轴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限位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与支承座枢接的一端,限位条的另一端为弹性抵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玉石切割机还包括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动力装置;该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套设在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从动轮、套设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皮带;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弹簧连接端,所述主轴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板远离弹簧连接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出样的步骤中,所述玉石修形机包括工作台、动力装置、主轴、刀片、螺丝;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主轴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刀片套设在所述螺丝上,所述螺丝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刀片的刀刃一侧设有侧凹位,该侧凹位的弧形曲面与玉石外形所需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玉石修形机还包括两片防抖夹片,该防抖动夹片为环形片,防抖夹片的内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丝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两片防抖夹片分别通过内螺纹螺接在所述螺丝上,并夹紧在刀片的两侧;所述防抖夹片的外环直径大小为刀片直径大小的三分之一;防抖夹片的厚度为0.5-1.5cm。

进一步地,在细修的步骤中,所述雕刻横机包括雕刻机座、主轴、调速电机、变频器、冷却夹层和冷却装置;所述主轴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雕刻机座内,所述调速电机驱动所述主轴转动;电源通过所述变频器后连接到所述调速电机;所述冷却夹层通过轴承套设在所述主轴的外表面;所述冷却装置注入冷却水至所述冷却夹层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循环水泵、进水管、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水箱的顶部;所述冷却夹层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循环水箱,进水管另一端连接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循环水箱,出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口。

进一步地,在抛光的步骤中,所述抛光机包括工作台、透明防尘罩、抛光装置;所述透明防尘罩盖设在工作台上,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上的横向转轴、设置在横向转轴末端的抛光砣;所述机座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横向转轴从透明防尘罩的一侧伸入至透明防尘罩内;所述抛光砣位于透明防尘罩内的横向转轴上;所述透明防尘罩的前侧设有两个供手部伸入透明防尘罩内的操作口;操作口的上方设有倾斜可视面。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防尘罩上设置有活动板,该活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操作口之间,并通过合页铰接在透明防尘罩上。

进一步地,在上蜡脱蜡的步骤中,所述吹蜡筒包括工作台、甩蜡筒、挡蜡筒、电机、热风机;所述挡蜡筒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甩蜡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挡蜡筒的内部;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甩蜡筒的底部传动连接;所述热风机设置在甩蜡筒的上方,热风机的出风口对准甩蜡筒的筒口;所述甩蜡筒的筒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在开料、出样、细修、抛光、脱蜡工序中,通过改进各工序中的主要器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高,具体如下:

在开料选材的步骤中,改进玉石切割机,通过设置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枢接在支承座上,使切割机的刀片部分可以由操作者自主控制其切割的幅度,同时通过在支承座两侧对应设置弹簧和限位条,弹簧在切割的深度上提供一定的拉力,防止切割太过,而限位条的弹性抵接端可进一步弹性控制切割的深度,可相对灵活切割,可满足薄片状的原石或者大块原石中只需某部分玉石的切割需求,原石耗损率低。

在出样的步骤中,改进玉石修形机,通过在刀片刀刃一侧设置侧凹位,利用刀片高速旋转的作用,可以快速对玉石进行修形,而且利用同一刀片进行修形可以保证玉石外表面的弧形曲面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修形带来的误差。

在细修的步骤中,改进雕刻横机,取消了皮带传动的方式,通过调频器控制调速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调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雕刻效率,免去了安全隐患;另外,通过设置冷却装置,利用冷却水冷却主轴外的夹层,从而冷却主轴高速旋转后产生的热量,冷却水经过流通后主轴表面的温度不会超过40℃,很好地保证主轴的转动精度,提高雕刻精度。

在抛光的步骤中,改进抛光机,通过设置透明防尘罩将玉石抛光加工空间封闭起来,从而有效防止粉尘四处飞扬,因而该设计可以显著改善整个车间的工作环境,进而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通过设置倾斜可视面,令操作者工作时尽量适合人体俯视的姿势,有效减少使用者的颈部疲劳,符合操作者舒适、自然的作业姿势,提高作业效率及能持久地操作。

在上蜡脱蜡的步骤中,全新引入吹蜡筒,通过设置热风机吹热风对玉器表面余蜡热熔,然后通过甩蜡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余蜡甩出挡蜡筒,实现了自动化脱蜡,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脱蜡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玉石切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玉石修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玉石修形机的侧视图;

图5为玉石修形机中刀片、防抖夹片、螺丝的拆解图;

图6为玉石修形机中刀片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雕刻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防尘玉石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透明防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吹蜡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玉石切割机;11、第一工作台;12、支承座;13、安装板;14、弹簧;15、第一主轴;16、切割刀片;17、限位条;18、橡胶;19、第一动力装置;191、第一电机;192、第一主动轮;193、第一从动轮;194、第一皮带;110、第一防护罩;111、第一把手;112、前挡板;113、后挡板;2、玉石修形机;21、第二工作台;22、第二动力装置;221、第二电机;222、第二主动轮;223、第二从动轮;224、第二皮带;23、第二主轴;24、修形刀片;241、侧凹位;242、金刚砂片;25、螺丝;26、防抖夹片;27、第二防护罩;3、雕刻横机;31、雕刻机座;32、第三主轴;33、变频器;34、冷却夹层;35、冷却装置;351、水箱;352、循环水泵;353、进水管;354、出水管;36、轴承;37、从动轴;38、雕刻砣;39、第三工作台;310、支撑架;311、直立安装板;4、抛光机;41、第四工作台;411、下陷槽;412、筛网;42、透明防尘罩;421、前盖板;4211、直立板;42111、操作口;4212、倾斜板;422、后盖板;423、左盖板;424、右盖板;425、顶板;426、活动板;427、合页;43、抛光装置;431、机座;432、横向转轴;433、抛光砣;44、管道;5、吹蜡筒;51、第五工作台;52、甩蜡筒;53、挡蜡筒;54、第三电机;55、热风机;56、风机支架;561、支柱;562、连杆;57、第二把手;58、聚风筒;59、控制面板;591、电源按钮;592、风机按钮;593、转速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玉石加工工艺,包括,

开料选材的步骤:采用玉石切割机切开原石,选取玉材,然后将玉石原料切割成相应的形态和大小;

画样的步骤:根据色泽和裂纹的情况,在玉石表面画出的图样;

出样的步骤:根据画好的图样采用玉石修形机进行粗加工,修出与图样相似的形状;

细修的步骤:对玉石图样的细节部分,采用雕刻横机进行修饰和处理;

抛光的步骤:然后对经细修的玉石采用抛光机进行打磨抛光;

上蜡脱蜡的步骤:将抛光后的玉石置于蜡筒内浸蜡,上完蜡后采用吹蜡筒将玉石表面多余的蜡去掉,得到成品。

本申请通过在开料、出样、细修、抛光、脱蜡工序中,通过改进各工序中的主要器械,从而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高。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开料选材的步骤中,如图1所示,所述玉石切割机1包括第一工作台11、支承座12、安装板13、弹簧14、第一主轴15、切割刀片16、限位条17;所述支承座安装在第一工作台的中心位置,所述安装板一端枢接在支承座的顶部,安装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弹簧直立设置在第一工作台的一侧,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工作台上;所述第一主轴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切割刀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主轴上;所述限位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与支承座枢接的一端,限位条的另一端为弹性抵接端。

所述的弹性抵接端为橡胶18。采用橡胶作为弹性抵接端一方面橡胶较硬,可以抵接在第一工作台,不会切割太过;另一方面橡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具有一定幅度弹性调整。作为最优选的方案,橡胶的厚度为2-3cm。

所述玉石切割机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主轴转动的第一动力装置19;具体地,该第一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191、套设在第一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一主动轮192、套设在所述第一主轴上的第一从动轮193、套设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上的第一皮带194;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弹簧连接端,所述第一主轴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安装板远离弹簧连接的一端。

所述切割刀片的外周缘上设有第一防护罩110。防护罩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操作者触碰切割刀片,降低了由于操作失误或操作人员的疏忽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起到防止粉尘或液体飞溅。

所述切割刀片的刀刃两侧设有一层环形的金刚砂片。该金刚砂片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切割刀片刀刃的硬度与耐磨性。

所述安装板的枢接端还设有第一把手111,该第一把手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把手的设置方便控制切割刀片的切割幅度,而且更加省力。

所述第一工作台上远离弹簧的一侧设有前挡板112和后挡板113。前、后挡板的设置用于防止玉石粉尘飞溅。

在开料选材的步骤中,本玉石切割机通过设置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枢接在支承座上,使切割机的刀片部分可以由操作者自主控制其切割的幅度,同时通过在支承座两侧对应设置弹簧和限位条,弹簧在切割的深度上提供一定的拉力,防止切割太过,而限位条的弹性抵接端可进一步弹性控制切割的深度,可相对灵活切割,可满足薄片状的原石或者大块原石中只需某部分玉石的切割需求,原石耗损率低。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出样的步骤中,如图2-3,图6所示,所述玉石修形机2包括第二工作台21、第二动力装置22、第二主轴23、修形刀片24、螺丝25;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安装在第二工作台上,所述第二主轴与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修形刀片套设在所述螺丝上,所述螺丝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主轴上;所述修形刀片的刀刃一侧设有侧凹位241,该侧凹位的弧形曲面与玉石外形所需形状相适配。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玉石修形机还包括两片防抖夹片26,该防抖动夹片为环形片,防抖夹片的内环内壁设有与所述螺丝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两片防抖夹片分别通过内螺纹螺接在所述螺丝上,并夹紧在修形刀片的两侧;玉石修形机通过设置两片防抖动夹片,利用防抖动夹片的夹持作用,增大修形刀片轴向传动面积,从而避免了修形刀片抖动,能够达到满足玉石切割的精度要求。所述防抖夹片的外环直径大小为修形刀片直径大小的三分之一;防抖夹片的厚度为0.5-1.5cm。为了达到最佳的防抖动效果,防抖夹片的外环直径大小为修形刀片直径大小的三分之一,而防抖夹片厚度的大小对夹持的力度也有一定的帮助。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2包括第二电机221、套设在第二电机动力输出轴上的第二主动轮222、套设在所述第二主轴上的第二从动轮223、套设在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上的第二皮带224;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工作台的下方,所述第二主轴沿水平方向安装在第二工作台的台面上。

所述修形刀片的外周缘上设有第二防护罩27。防护罩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防止操作者触碰修形刀片,降低了由于操作失误或操作人员的疏忽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起到防止粉尘或液体飞溅。

如图5所示,所述修形刀片的刀刃两侧镀一层环形金刚砂而形成金刚砂片242。该金刚砂片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修形刀片刀刃的硬度与耐磨性。

在出样的步骤中,玉石修形机通过在刀片刀刃一侧设置侧凹位,利用刀片高速旋转的作用,可以快速对玉石进行修形,而且利用同一刀片进行修形可以保证玉石外表面的弧形曲面保持一致,避免了人工修形带来的误差。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细修的步骤中,如图7所示,所述雕刻横机3包括雕刻机座31、第三主轴32、调速电机(图中未示)、变频器33、冷却夹层34和冷却装置35;所述第三主轴沿水平方向设置在雕刻机座内,所述调速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主轴转动;电源通过所述变频器后连接到所述调速电机;所述冷却夹层通过轴承36套设在所述第三主轴的外表面;所述冷却装置注入冷却水至所述冷却夹层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本方案的冷却装置采用循环水冷却的方式,所述冷却装置35包括水箱351、循环水泵352、进水管353、出水管354;所述循环水泵设置在水箱的顶部;所述冷却夹层上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一端连接循环水箱,进水管另一端连接进水口;所述出水管一端连接循环水箱,出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口。利用循环水的方式冷却夹层,成本低,雕刻横机的改造难度低,容易实现,而且冷却效果好。

该雕刻横机还包括与第三主轴传动连接的从动轴37和连接在从动轴末端的雕刻砣38。

所述雕刻砣可拆卸地夹持在所述从动轴末端。雕刻砣可拆卸的夹装方式能够满足多样式的雕塑效果。

所述轴承至少为两个,均匀套设在第三主轴上。具体地,本方案的轴承数量为两个,能够很好地降低第三主轴与冷却夹层之间的摩擦力。

该雕刻横机还包括第三工作台39,所述雕刻机座通过支撑架310固定在第三工作台上。

该雕刻横机还包括直立安装板311,所述变频器固定在直立安装板上。通过直立安装板安装变频器,可以让操作者一举手即可直接调节变频器的频率大小,方便快捷。

在细修的步骤中,雕刻横机取消了皮带传动的方式,通过调频器控制调速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调速,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雕刻效率,免去了安全隐患;另外,通过设置冷却装置,利用冷却水冷却主轴外的夹层,从而冷却主轴高速旋转后产生的热量,冷却水经过流通后主轴表面的温度不会超过40℃,很好地保证主轴的转动精度,提高雕刻精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抛光的步骤中,如图8所示,所述抛光机4包括第四工作台41、透明防尘罩42、抛光装置43;所述透明防尘罩盖设在第四工作台上,所述抛光装置包括机座431、设置在机座上的横向转轴432、设置在横向转轴末端的抛光砣433;所述机座安装在第四工作台上,所述横向转轴从透明防尘罩的一侧伸入至透明防尘罩内;所述抛光砣位于透明防尘罩内的横向转轴上;所述透明防尘罩的前侧设有两个供手部伸入透明防尘罩内的操作口42111;操作口的上方设有倾斜可视面。

如图9所示,所述透明防尘罩包括前盖板421、后盖板422、左盖板423、右盖板424和顶板425,所述左盖板、右盖板对应粘接在前盖板和后盖板左右两侧,所述顶板粘接在前盖板、后盖板、左盖板、右盖板的顶部;前盖板、后盖板、左盖板、右盖板、顶板与第四工作台围合形成用于抛光玉石的工作腔室。具体地,所述前盖板包括直立板4211和倾斜板4212;所述倾斜可视面设置在倾斜板上,所述操作口设置在直立板上。通过设置的直立板和倾斜板,直立板可令操作者工作时坐姿舒适感提高,双手可以自然从操作口伸入工作腔室内;倾斜板可令操作者工作时尽量适合人体俯视的姿势,有效减少使用者的颈部疲劳,符合操作者舒适、自然的作业姿势,提高作业效率及能持久地操作。

所述直立板上设置有活动板426,该活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操作口之间,并通过合页427铰接在直立板上。活动板的设置可以增大手部操作的空间,将一些较大的抛光磨具放入工作腔室内,进行更换抛光砣。

所述第四工作台设有下陷槽411。下陷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形成粉尘收集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玉石从操作口掉落的风险。

该抛光机还包括抽风机(图中未示),所述第四工作台上设有吸尘口,该抽风机与第四工作台的吸尘口通过管道44连接。抽风机的设置有利于粉尘的加速排走,另外,吸尘口设置在抛光位置的下方,抽风机从下方抽走粉尘,上方的可视度更高,提供更加清楚的抛光视野。

该吸尘口上还设有筛网412。筛网的设计防止玉石从吸尘口掉落。

在抛光的步骤中,抛光机透明防尘罩的设计可以将玉石抛光加工空间封闭起来,从而有效防止粉尘四处飞扬,因而该设计可以显著改善整个车间的工作环境,进而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另外通过设置倾斜可视面,令操作者工作时尽量适合人体俯视的姿势,有效减少使用者的颈部疲劳,符合操作者舒适、自然的作业姿势,提高作业效率及能持久地操作。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上蜡脱蜡的步骤中,如图10所示,所述吹蜡筒5包括第五工作台51、甩蜡筒52、挡蜡筒53、第三电机54、热风机55;所述挡蜡筒固定在第五工作台上,所述甩蜡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挡蜡筒的内部;所述第三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甩蜡筒的底部传动连接;所述热风机设置在甩蜡筒的上方,热风机的出风口对准甩蜡筒的筒口;所述甩蜡筒的筒壁开设有多个通孔。

该吹蜡筒还包括风机支架56,该风机支架包括支柱561、连杆562;所述支柱固定在第五工作台上,所述连杆一端铰接在支柱的顶部,连杆另一端固定安装热风机。通过设置风机支架,一方面提高热风机的水平位置,更加有利于从甩蜡筒顶部吹风,另一方面,连接的铰接设计可以令热风机可以在甩蜡筒顶部旋转移动,便于添加待脱蜡的玉器或者取出完成脱蜡的玉器。

所述热风机上设有与用于旋转热风机的第二把手57。第二把手的设计方便转动或移动热风机,便于添加待脱蜡的玉器或者取出完成脱蜡的玉器。

该吹蜡筒还包括聚风筒58,该聚风筒直立设置在甩蜡筒的筒口上方,聚风筒的顶部与热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聚风筒的设计有利于集中输出热风,加快熔蜡速度。

所述第五工作台上设置有控制面板59,控制面板上设有电源按钮591、用于调节热风机功率的风机按钮592、用于调节甩蜡筒转速的转速按钮593。通过设计控制面板,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脱蜡玉器的体积大小、数量、余蜡厚度来调控热风的温度、甩蜡筒的转速,提高脱蜡效率。

在上蜡脱蜡的步骤中,吹蜡筒通过设置热风机吹热风对玉器表面余蜡热熔,然后通过甩蜡筒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余蜡甩出挡蜡筒,实现了自动化脱蜡,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脱蜡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