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0017发布日期:2018-12-01 01:4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装修中,通常需要使用踢脚线来作为墙面与地面的过渡,使室内装修看起来更加美观自然,现有的踢脚通常与墙板分开安装,需要分别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别安装墙板安装组件和踢脚线组件,然后再把墙板安装到墙板安装组件上,将踢脚线安装到踢脚线安装组件上,由于部件较多,使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导致生产和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墙板、固定支架、干挂支架、安装挂件和踢脚线;

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

所述干挂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边或所述第三连接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连接;

所述安装挂件包括第四连接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连接边的右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右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所述墙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六连接边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上表面;

所述踢脚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边、第八连接边、第九连接边和第十连接边,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连接;

第一安装部包括第十一连接边和第十二连接边,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十三连接边、第十四连接边和第十五连接边,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左表面、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下表面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左表面围成一个t型槽;

所述第四连接边插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第四连接边可在所述t型槽内滑动,所述第五连接边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下端之间伸出;

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连接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边的下表面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十六连接边、第十七连接边、第十八连接边和第十九连接边,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九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九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

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齿;

所述第四安装部包括第三卡板和第四卡板,所述第三卡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板的下方,所述第四卡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三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卡齿,所述第四卡板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齿;

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成一体,所述第七连接边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插入所述第三卡板和所述第四卡板之间,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三卡齿扣合,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四卡齿扣合,所述第三卡板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的右表面,所述第四卡板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下端在右表面。

所述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卡齿、所述第三卡齿和所述第四卡齿均为倒齿。

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十连接边,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右端向上折弯,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下端平齐;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卡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还包括长螺钉,所述长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第十连接边和所述第八连接边,将所述干挂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还包括敲击式膨胀螺栓,所述敲击式膨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边并插入建筑物内,使第一连接边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

所述墙板为陶瓷板、石材板、玻璃板、铝蜂窝板和复合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干挂支架和所述安装挂件为铝型材,所述踢脚线为铝合金材质或塑料材质。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挂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干挂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踢脚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墙板1、固定支架2、干挂支架3、安装挂件4、踢脚线5、长螺钉6、敲击式膨胀螺栓7、安装槽11、第一连接边21、第二连接边22、第三连接边23、第一连接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第三安装部34、第四连接边41、第五连接边42、第六连接边43、第二连接部51、第四安装部52、第七连接边311、第八连接边312、第九连接边313、第十连接边314、第十一连接边321、第十二连接边322、第十三连接边331、第十四连接边332、第十五连接边333、t型槽334、第一卡板341、第二卡板342、第一卡齿343、第二卡齿344、第十六连接边511、第十七连接边512、第十八连接边513、第十九连接边514、第二十连接边515、第三卡板521、第四卡板522、第三卡齿523、第四卡齿5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的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墙板1、固定支架2、干挂支架3、安装挂件4和踢脚线5;

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边21、第二连接边22与第三连接边23,所述第二连接边2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2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

所述干挂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和第三安装部34,所述第一安装部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32与所述第二连接边22或所述第三连接边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3与所述第一安装部32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3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右表面连接;

所述安装挂件4包括第四连接边41、第五连接边42和第六连接边43,所述第五连接边42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连接边41的右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43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42的右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边41与所述第二安装部33连接;

所述墙板1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11,所述第六连接边43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安装槽11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所述第五连接边42的上表面;

所述踢脚线5包括第二连接部51和第四安装部52,所述第四安装部52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52与所述第三安装部34连接。

在安装时,先将固定支架2固定到建筑物的表面,然后将安装挂件4的第四连接边41与第三安装部34连接,接着把安装挂件4安装到固定支架2上,最后将墙板1挂在安装挂件4上和将踢脚线5的第四安装部52与第三安装部34连接,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简单,并且部件较少,结构简单,可以将踢脚线5与墙板1安装在同一个组件上;较少的部件不仅可以减少生产的成本,也使施工人员在安装时不易混淆各个部件,可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水平要求。

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31包括第七连接边311、第八连接边312、第九连接边313和第十连接边314,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边312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边312的左端与所述第九连接边313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九连接边313的上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上端连接;

第一安装部32包括第十一连接边321和第十二连接边322,所述第十一连接边321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边322的右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321的上端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部33包括第十三连接边331、第十四连接边332和第十五连接边333,所述第十三连接边331的左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321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边332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三连接边331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333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333的左表面、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右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十一连接边321的右表面、所述第十三连接边331的下表面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332的左表面围成一个t型槽334;

所述第四连接边41插在所述t型槽334内,所述第四连接边41可在所述t型槽334内滑动,所述第五连接边42从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上端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332的下端之间伸出;

所述第十二连接边32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连接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3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边23的下表面连接。

第四连接边41可在t型槽334内滑动,可以方便地调节安装挂件4在干挂支架3上的位置,使墙板1的安装更加方便;第十二连接边322与第二连接边22连接,第十连接边314与第三连接边23连接,使固定支架2与干挂支架3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压强较小,可以有效避免应力集中,使干挂支架3与固定支架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51包括第十六连接边511、第十七连接边512、第十八连接边513和第十九连接边514,所述第十六连接边511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512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513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512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513的下端与所述第十九连接边514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九连接边514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511的左表面连接。

第二连接部51围成一个矩形,第十六连接边511、第十七连接边512、第十八连接边513和第十九连接边514在受力时可以相互传递受力,避免单边受力,使踢脚线5的整体刚度较大,不易变形,更加紧固耐用。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第三安装部34包括第一卡板341和第二卡板342,所述第一卡板341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板342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板341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342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板34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齿343,所述第二卡板342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齿344;

所述第四安装部52包括第三卡板521和第四卡板522,所述第三卡板521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513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卡板522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板521的下方,所述第四卡板522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513的左表面连接,所述三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卡齿523,所述第四卡板522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齿524;

所述第十五连接边333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右表面连成一体,所述第七连接边311向下延伸;

所述第一卡板341和所述第二卡板342插入所述第三卡板521和所述第四卡板522之间,所述第一卡齿343与所述第三卡齿523扣合,所述第二卡齿344与所述第四卡齿524扣合,所述第三卡板521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上端的右表面,所述第四卡板522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311的下端在右表面。

在安装时,直接将踢脚线5向左推入,使第一卡板341和第二卡板342插入第三卡板521和第四卡板522之间,并使第一卡齿343和第三卡齿523、第二卡齿344和第四卡齿524相互扣合即可完成安装,整个安装过程十分方便;第十五连接边333和第七连接边311可以对第三卡板521和第四卡板522的位置进行限制,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使每一条踢脚线5的安装效果更加一致,可以降低踢脚线5安装对于施工人员的水平要求。

所述第一卡齿343、所述第二卡齿344、所述第三卡齿523和所述第四卡齿524均为倒齿。

由于踢脚线5在完成安装后不需要经常拆卸,使用倒齿连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可以带回牢固,不易松脱。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51还包括第二十连接边515,所述第二十连接边515的右端向上折弯,所述第二十连接边515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511连接,所述第二十连接边51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511的下端平齐;所述第二十连接边51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卡板522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1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卡板521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

第二十连接边515具有防止误装的作用,当踢脚线5上下倒转进行安装时,由于第二十连接边515与第四卡板522之间的距离长,所以第二十连接边515会位于墙板1下端面的上方,所以第二十连接边515的左端会抵在墙板1的右表面上,使踢脚线5无法安装,可以有效防止施工工人由于无法分辨踢脚线5的上下端而出现误装的情况发生。

如图1所示,还包括长螺钉6,所述长螺钉6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二连接边322、所述第二连接边22、所述第三连接边23、所述第十连接边314和所述第八连接边312,将所述干挂支架3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2上。

由于第十连接边314与第三连接边23受到遮挡,无法直接使用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如果对第十二连接边322和第二连接边22、第三连接边23和第十连接边314分开安装会十分麻烦,难以操作,采用长螺钉6可以同时对第十二连接边322和第二连接边22、第三连接边23和第十连接边314进行固定,不仅安装方便,并且安装支架与干挂支架3的多处同时固定,可以使干挂支架3不易出现晃动,安装更加牢固。

还包括敲击式膨胀螺栓7,所述敲击式膨胀螺栓7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边21并插入建筑物内,使第一连接边21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

采用敲击式膨胀螺栓7相比于传统的螺栓式具有更高的安装效率,可提高固定支架2的安装施工速度。

所述墙板1为陶瓷板、石材板、玻璃板、铝蜂窝板和复合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

墙板1板采用不同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审美要求,可以搭配不同的室内装修风格,适用性更广。

所述固定支架2、所述干挂支架3和所述安装挂件4为铝型材,所述踢脚线5为铝合金材质或塑料材质。

固定支架2、干挂支架3和安装挂件4采用铝型材可以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墙板1的载荷;踢脚线5采用铝合金或塑料材质可以具有较为多样的装饰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