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9163发布日期:2019-01-16 06:24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洁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陶瓷洁具领域生产陶瓷产品,是在注浆线上将头模成型于模具中,等到坯料凝固后,再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成型的头模进行脱模,搬运至另一作业生产线中。如今随着陶瓷生产品质、生产效率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仍以人工进行脱模作业时,并不能轻易且完整地使头模与模具脱离。此外,当其大量生产时,由于采用人力,因此生产效率很慢,不符合经济效益;同时陶瓷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坯体的高度不一致,容易使头模表面受到损伤,陶瓷产品的生产合格率偏低。目前也有自动脱模装置,但该类型装置使用高度较高,导致通用性差,占用空间大,其结构也不紧凑且不具备合模功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具有合模功能的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及其脱模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包括注浆线,注浆线上设置有模具主体,模具主体上设置有头模;所述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注浆线平行安装的辅助线、安装于辅助线与注浆线之间的脱模机;所述脱模机包括安装于辅助线与注浆线之间的机座部件、位于机座部件右侧的电柜部件、位于机座部件左侧的操作面板部件、设置于机座部件上的翻转部件、设置于翻转部件上的脱模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机座部件的两侧分别通过滚轮与辅助线、注浆线滚动连接,所述电柜部件与机座部件固定连接,所述操作面板部件与机座部件固定连接,所述脱模部件与翻转部件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部件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曲柄、连杆、主动摇杆、从动摇杆;伺服电机通过曲柄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一端与主动摇杆的一端连接,主动摇杆的另一端与位于脱模部件中的固定柱顶端轴承连接,从动摇杆一端轴承连接在固定柱中部且从动摇杆另一端与架体轴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与机座部件通过螺杆、螺母可调式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脱模部件包括固定柱、直线导轨、固定板、头模锁紧机构;固定柱顶端与中部分别轴承连接主动摇杆、从动摇杆的一端,固定柱底部内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连接头模锁紧机构,直线导轨之间固定连接气缸,气缸的气缸推杆与位于气缸上方的固定板固定连接。

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的脱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初始状态下,脱模部件与头模相隔一段距离,在气缸的行程范围内,气缸驱动气缸推杆带动固定板向头模方向移动,使头模锁紧机构到达指定位置;

s2、通过头模锁紧机构将头模锁紧,在气缸的作用下移动至合适位置,至此完成脱模操作;

s3、在脱模操作完成后,启动翻转部件中的伺服电机,通过曲柄连杆的传动方式将脱模部件连同头模从注浆线翻转180°至辅助线,至此完成翻转操作;

s4、在翻转操作完成后,将脱模部件中的头模锁紧机构松开,使得头模落在辅助线上;

s5、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继续转动,脱模部件在曲柄连杆的传动方式下恢复到初始状态,继续下次脱模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可实现自动化陶瓷洁具生产线上头模的脱模、翻转以及合模功能,脱模机上还有头模锁紧机构,以保证脱模、合模时头模定位准确、锁紧牢靠,能实现准确脱模与合模、翻转到位,其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并且通过机座部件两侧的滚轮与辅助线、注浆线滚动连接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可根据生产需要在生产线上移动;架体与机座部件通过螺杆、螺母可调式螺纹连接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可根据头模高度来调节装置翻转部件的高度,增大了本发明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脱模机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脱模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曲柄连杆机构运动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包括用于头模的形成以及放置的注浆线2,注浆线2上设置有模具主体3,模具主体3上设置有头模4;所述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注浆线平行安装、用于放置翻转过来的头模的辅助线1、安装于辅助线1与注浆线2之间的脱模机5;所述脱模机5包括安装于辅助线1与注浆线2之间的机座部件5.1、位于机座部件5.1右侧的电柜部件5.2、位于机座部件5.1左侧的操作面板部件5.4、设置于机座部件5.1上的翻转部件5.5、设置于翻转部件5.5上的脱模部件5.3。

所述机座部件5.1的两侧分别通过滚轮5.1.1与辅助线1、注浆线2滚动连接,可以使操作人员根据使用位置自由移动整部脱模机,增大了其实用性;所述电柜部件5.2与机座部件5.1固定连接,电柜部件用于控制头模的脱模、合模以及翻转动作;所述操作面板部件5.4与机座部件5.1固定连接,操作面板部件用于实现对脱模机的控制;所述脱模部件5.3与翻转部件5.5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固定连接。

所述翻转部件包括架体5.5.5,架体5.5.5上设置有伺服电机、曲柄5.5.4、连杆5.5.1、主动摇杆5.5.2、从动摇杆5.5.3;伺服电机通过曲柄5.5.4与连杆5.5.1一端连接,连杆5.5.1另一端与主动摇杆5.5.2的一端连接,主动摇杆5.5.2的另一端与位于脱模部件中的固定柱5.3.3顶端轴承连接,从动摇杆5.5.3一端轴承连接在固定柱5.3.3中部且从动摇杆5.5.3另一端与架体5.5.5轴承连接。

翻转部件的曲柄连杆机构运动简图如图4所示,其初始状态为曲柄ab、连杆bc、主动摇杆ce、从动摇杆gf的状态,当曲柄顺时针旋转180°,主动摇杆ce带动从动摇杆gf完成翻转动作后其状态为曲柄ab’、连杆b’c’、主动摇杆c’e’、从动摇杆gf’的状态,翻转部件带动脱模部件翻转了180°,因此被脱模部件锁紧的头模ef也翻转180°至头模e’f’的状态,完成翻转动作;同理,当完成翻转动作后,将头模放在辅助线上,曲柄继续旋转180°,脱模部件恢复至原来状态,进行下一步操作。

所述架体与机座部件5.1通过螺杆、螺母5.1.2可调式螺纹连接。该设计使得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头模大小来调节所述翻转部件与所述机座部件的相对位置,实现高度调节,同时翻转部件通过曲柄连杆的传动方式实现坯体翻转到位并返回空载状态,并在机座部件中安转了缓冲器,避免返回空载状态时翻转部件与机座部件直接接触导致降低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所述脱模部件包括固定柱5.3.3、直线导轨5.3.1、固定板、头模锁紧机构5.3.2;固定柱5.3.3顶端与中部分别轴承连接主动摇杆5.5.2、从动摇杆5.5.3的一端,固定柱5.3.3底部内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5.3.1,直线导轨5.3.1上滑动连接固定板5.3.4且固定板5.3.4上固定连接头模锁紧机构5.3.2,直线导轨5.3.1之间固定连接气缸5.3.5,气缸5.3.5的气缸推杆与位于气缸5.3.5上方的固定板5.3.4固定连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锁紧机构均可用作头模锁紧机构,并且头模锁紧机构可根据实际坯体的形状来调节角度,方便其对于头模的锁紧操作。

一种陶瓷洁具注浆线头模脱模装置的脱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初始状态下,脱模部件5.3与头模4相隔一段距离,在气缸5.3.5的行程范围内,气缸5.3.5驱动气缸推杆带动固定板5.3.4向头模4方向移动,使脱模部件5.3到达指定位置;s2、通过头模锁紧机构5.3.2将头模4锁紧,在气缸5.3.5的作用下移动至合适位置,至此完成脱模操作;s3、在脱模操作完成后,启动翻转部件中的伺服电机,通过曲柄连杆的传动方式将脱模部件5.3连同头模4从注浆线2翻转180°至辅助线1,至此完成翻转操作;s4、在翻转操作完成后,将脱模部件5.3中的头模锁紧机构5.3.2松开,使得头模4落在辅助线上;s5、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继续转动,脱模部件5.3在曲柄连杆的传动方式下恢复到初始状态,继续下次脱模作业。

本发明具备合模功能,其合模操作即通过脱模部件中的头模锁紧机构将辅助线的头模锁紧并通过翻转部件将头模送到注浆线上的模具主体上,从而对头模进行压模作业。

本发明通过脱模机上的翻转部件、脱模部件的配合操作可实现自动化陶瓷洁具生产线上头模的脱模、翻转以及合模功能,脱模机上还有头模锁紧机构,以保证脱模、合模时头模定位准确、锁紧牢靠,能实现准确脱模与合模、翻转到位;并且通过机座部件两侧的滚轮与辅助线、注浆线滚动连接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可根据生产需要在生产线上移动;架体与机座部件通过螺杆、螺母可调式螺纹连接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可根据头模高度来调节装置翻转部件的高度,增大了本发明的实用效果,其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