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30377发布日期:2019-01-16 06:30阅读:2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建筑为了凸显优势,都开始设计造型,如圆弧剪力墙较多地被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来,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但圆弧剪力墙的运用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与不便,主要表现模板及其支撑设计与安装较复杂;混凝土浇筑施工困难等。而常规施工方法是用定型弧形钢模和弧形方钢或钢管横楞作为模架体系,施工成本高,钢模和横楞二次利用率低;剪力墙由于存在倾斜角度,振动棒插入时,容易受到钢筋的干扰,下插到位较难,易造成振捣不密实等问题;圆弧度和垂直度难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力不均衡,模板难以固定,易出现爆模、漏浆、错台等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成本低,弧度精确,混凝土浇筑速度快和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施工方法中圆弧剪力单侧支模墙圆弧度和垂直度难控制,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支撑力不均衡,模板难以固定,易出现爆模、漏浆、错台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包括测量放线、钢筋安装、圆弧墙模板制作、圆弧模板组装固定、外侧模板底部固定、支架搭设、混凝土浇筑和拆除模板和支撑,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出每根纵横轴线与圆弧的坐标位置,采用等分过圆弧顶点切线的方法,求取切线到圆弧的垂直距离,来求作圆弧曲线;

2)钢筋安装:所用圆弧剪力墙主筋下料完毕后按相应墙半径预弯;圆弧剪力墙箍筋绑扎时一并绑扎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并在墙主筋底部、中部、上部各焊接一道与墙截面等宽度的定位短钢筋,防止模板移位;

3)圆弧墙模板制作:外侧模板采用圆弧形钢模板,用螺栓拼接成一块高度5m以下的大模板,圆弧形钢模板在地面上拼装,采用整体吊装大模板进行安装;内侧模板采用塑料模板拼装,拼装成的模板与外侧模板的高度一致;

4)圆弧模板组装固定:圆弧剪力墙模板采用钢塑组合模板体系,由钢外模板与塑料内模板通过钢管、钢筋和对拉螺杆加固组装成型;内楞采用钢管,外侧外楞采用圆弧钢管,内侧外楞采用圆弧螺纹钢筋,按照圆弧剪力墙弧度制作圆弧钢管、钢筋外楞;钻穿螺杆孔时,方向统一朝向圆心,高度统一,严禁斜钻,避免引起加固时圆弧墙截面尺寸的偏差和扭曲,对拉螺杆套上pvc管,便于拆除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拧紧连接,调整侧模板弧度及垂直度;将模板下口与预先弹好的墙边线对齐后,安装到位,确保模板安装到位,不会漏浆;调节模板背楞及斜撑,使模板上口向内倾斜4~6mm,优选为5mm,以备单侧支撑系统受力后倾;

5)外侧模板底部固定:在模板加固过程中,在楼板中预埋对拉螺杆,固定侧模板下端;将下一层墙原对拉螺杆处用50mm×100mm方木压紧侧模板底部;

6)支架搭设:浇捣楼板时,先算准靠近墙板处斜撑支模架的立杆位置,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φ25螺纹钢筋,水平间距800mm以下,螺纹钢筋与楼板钢筋焊接固定,部分埋入混凝土;螺纹钢筋外露部位外套立杆;三角钢管桁架立杆套在上面,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作为斜撑管的支点;采用二道及以上的φ48×3.5mm钢管斜撑用扣件与内侧模板钢管连接,水平间距同预埋螺纹钢筋;立杆加斜撑钢管及水平钢管组成单侧支模扣件式三角钢管桁架体系;模板三角钢管桁架体系单独支撑,不与楼板支模架相连,避免两个支模架位移而相互影响;施工完成后外露钢筋割除;

7)混凝土浇筑

为了方便施工和减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都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为590~610mm,优选为600mm,严禁一次浇筑过高;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时间为15~30s,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表面无气泡为度,并在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振捣密实,防止出现断层、分层的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和木工需用吊垂检查模板的变形情况,以随时纠正模板偏位;浇筑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8)拆除模板和支撑

模板拆除分段、分块进行;混凝土终凝后拆除墙体的斜撑杆件和部分水平杆;当墙体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并保证新浇筑墙体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引起损伤时,拆除全部支撑和模板;拆下的模板及配件由专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及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再用;混凝土拆除后加强养护。

所述的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外侧模板采用厚度6mm以上、高度1.5m以下的圆弧形钢模板,用螺栓拼接成一块高度5m以下的大模板;内侧模板采用厚度18mm塑料模板拼装。

所述的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内楞采用φ48×3.5mm钢管,水平间距250mm以下;外侧外楞采用φ48×3.5mm圆弧钢管,内侧外楞采用φ18圆弧螺纹钢筋,垂直间距500mm以下;对拉螺杆采用φ14,水平间距500mm以下。

所述的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φ25螺纹钢筋,螺纹钢筋长度700mm,与楼板钢筋焊接固定,外露300mm,埋入混凝土400mm。

所述的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螺纹钢筋外露部位外套立杆,在立杆套入时在地锚钢筋旁镶插一根φ12的钢筋,使钢管与地锚钢筋可靠固定。

所述的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当墙体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并保证新浇筑墙体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引起损伤时,拆除全部支撑和模板,如果模板与混凝土粘结较紧,需用木锥敲击模板使之松动,然后拉下,不得乱砸。

本发明利用常规的钢管扣件搭设成刚度较好的三角钢管桁架,将外墙传来的水平侧压力通过该桁架传至钢筋地锚上,将水平力转化为对地面的压力和对地锚钢筋的剪力,以确保平衡外墙混凝土浇筑时传来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外墙混凝土的成型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大模板,减小模板拼缝,减少模板拼装时间,加快施工速度;采用钢塑组合模板体系的定制圆弧模板,减小圆弧度、垂直度偏差,提高工程质量;底部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及下层方条压紧后,增强模板的稳定性,减小模板移位,避免外墙底部漏浆、表面不平整、涨模、错台等情况发生;墙体三角钢管桁架体系采用钢管、扣件与模板钢筋背楞固定,控制模板倾斜,提高安全性;钢塑大模板及三角钢管桁架体系重复利用,增加周转次数,节能环保,减少造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利用autocad软件计算出每根纵横轴线与圆弧的坐标位置,采用等分过圆弧顶点切线的方法,求取切线到圆弧的垂直距离,来求作圆弧曲线;

2)钢筋安装:所用圆弧剪力墙主筋下料完毕后按相应墙半径预弯;圆弧剪力墙箍筋绑扎时一并绑扎好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并在墙主筋底部、中部、上部各焊接一道与墙截面等宽度的定位短钢筋,防止模板移位;

3)圆弧墙模板制作:外侧模板采用厚度6mm以上、高度1.5m以下的圆弧形钢模板,用螺栓拼接成一块高度5m以下的大模板;圆弧形钢模板在地面上拼装,采用整体吊装大模板进行安装;内侧模板采用厚度18mm塑料模板拼装,拼装成的模板与外侧模板的高度一致;

4)圆弧模板组装固定:圆弧剪力墙模板采用钢塑组合模板体系,由钢外模板与塑料内模板通过钢管、钢筋及穿墙螺杆加固组装成型;内楞采用φ48×3.5mm钢管,水平间距250mm以下,外侧外楞采用φ48×3.5mm圆弧钢管,内侧外楞采用φ18圆弧螺纹钢筋,按照圆弧剪力墙弧度制作圆弧钢管、钢筋外楞,垂直间距500mm以下,对拉螺杆采用φ14,水平间距500mm以下;钻穿螺杆孔时,方向统一朝向圆心,高度统一,严禁斜钻,避免引起加固时圆弧墙截面尺寸的偏差和扭曲;对拉螺杆套上pvc管,便于拆除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拧紧连接,调整侧模弧度及垂直度;将模板下口与预先弹好的墙边线对齐后,安装到位,确保模板安装到位,不会漏浆;调节模板背楞及斜撑,使模板上口向内倾斜5mm,以备单侧支撑系统受力后倾;

5)外侧模板底部固定:在模板加固过程中,在楼板中预埋对拉螺杆,固定侧模下端;将下一层墙原对拉螺杆处用50mm×100mm方木压紧侧模底部。

6)支架搭设:浇捣楼板时,先算准靠近墙板处斜撑支模架的立杆位置,在楼板混凝土浇筑前预埋φ25螺纹钢筋,螺纹钢筋长度700mm,水平间距800mm以下,与楼板钢筋焊接固定,外露300mm,埋入混凝土400mm;螺纹钢外露部位外套立杆;因立杆内径大于地锚钢筋的直径,故为防止立杆有位移,在立杆套入时在地锚钢筋旁镶插一根φ12的钢筋,以使得钢管与地锚钢筋可靠固定;三角钢管桁架立杆套在上面,设置纵、横向扫地杆,作为斜撑管的支点;采用二道及以上的φ48×3.5mm钢管斜撑用扣件与内侧模板钢管连接,水平间距同预埋螺纹钢筋;立杆加斜撑钢管及水平钢管组成单侧支模扣件式三角钢管桁架体系;注意模板三角钢管桁架体系单独支撑,不与楼板支模架相连,避免两个支模架位移而相互影响;施工完成后外露钢筋割除;

7)混凝土浇筑

为了方便施工和减小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每次浇筑混凝土时都要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为600mm,严禁一次浇筑过高(易造成爆模或振捣不重逢);使用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时间为15~30s,以混凝土表面不下沉,表面无气泡为度,并在20~30min后进行二次复振;振捣密实,防止出现断层、分层的现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和木工需经常用吊垂检查模板的变形情况,以随时纠正模板偏位;浇筑完毕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8)拆除模板和支撑

模板拆除分段,分块进行;混凝土终凝后拆除墙体的斜撑杆件和部分水平杆;当墙体混凝土达到规定拆模强度后,并保证新浇筑墙体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引起损伤时,拆除全部支撑和模板;如果模板与混凝土粘结较紧,用木锥敲击模板使之松动,然后拉下,不得乱砸;拆下的模板及配件由专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及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再用;混凝土拆除后应加强养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