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的连接框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0372发布日期:2019-01-16 06:3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的连接框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框体,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的连接框体。



背景技术:

建筑墙板作为作为外墙或者内墙使用并与装配式建筑的钢结构相互连接,现有隔墙板一般有轻质石膏墙板、复合木屑压制墙板或者普通发泡水泥板,轻质石膏墙板虽生产的周期短,但耐水性能差,重量也不够轻;复合木屑压制墙板防火性能差,受热变形大;普通发泡水泥强度低,隔音性能差,易风化、开裂、潮解、粉化;硫铝酸快干水泥凝结快,但易碎。三明治泡沫夹心墙板的重量仍然较重,施工吊装工艺要求较高,保温降噪的性能并不突出。另外,现有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体系中,主要使用工字钢,矩管等作为承重柱,与墙板分开施工,无法组合使用,墙板也不作为荷载承载单元使用;还有一种采用龙骨结构的钢结构体系,其用钢量巨大,声音共振效果明显,装配的效果不佳,其隔声,保温,防水性能均不佳。

以上墙板不管是单个使用还是组合使用效果均欠佳,从而研发人员研制出了一种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墙板,包括墙板,墙板的厚度为9cm-11cm;墙板的顶端开设有一排通孔,通孔的个数为六个,各通孔贯穿于所述墙板的底端;各通孔的直径均为5.5cm-6.5cm,相邻的两个通孔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12cm-14cm;墙板的一端设置有两根钢管,各钢管分别插设在墙板一端的各个通孔内,各所述钢管空心部位与通孔均设置有水泥浆。有效的提高了单块墙板的性能,但是在安装时一般会使用多块墙板进行拼装,拼装在一起的墙板在使用一定时长后,墙板与墙板之间的牢固度会逐渐降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与开发一种能够提高墙板与墙板之间牢固度的连接框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墙板与墙板之间牢固度的连接框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的连接框体,包括左支撑板和与左支撑板相互平行的右支撑板;

左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可沿左支撑板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各第一连接件包括滑动板,滑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定位柱,沿各定位柱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各定位柱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弹性材质制成的连接杆;

各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杆,各连接杆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杆,各第一滑动杆和各第二滑动杆分别与各滑槽配合使用;

各第一滑动杆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槽,各第二滑动杆的底部均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凸块;

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上端通过顶板可拆卸连接,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下端通过底板可拆卸连接;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后端通过定位杆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杆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为了在使用时贴合效果更好,作为优选,连接杆包括贴合部,贴合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贴合部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大于贴合部的横截面;

连接杆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部的前端与贴合部上端连接,第一连接部从前端至后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第一斜面,各第一滑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各第一连接块从上端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连接;

第二连接部的前端与贴合部下端连接,第二连接部从后端至前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第三斜面,各第二滑动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各第二连接块从下端至上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与第三斜面配合使用的第四斜面,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连接。

为了使其贴合效果更佳,各贴合部的相对面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垫,各橡胶垫沿贴合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各橡胶垫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各橡胶垫的相背部具有若干个弧形槽体,各弧形槽体沿贴合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为了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右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件,各第二连接件沿右支撑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第二连接件包括定位板;

定位板的一端与右支撑板的内侧连接,定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待安装墙板凹槽配合使用的橡胶条,沿橡胶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圈体,各弧形圈体间隔设置,两个弧形圈体之间设置有钉杆。

为了使两个弧形圈体在使用时位置不易发生偏移,作为优选,各弧形圈体的两端均通过弧形板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连接框体将多块墙板先行固定在一起,通过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上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各个相邻的两个墙板进行紧固,然后在进行安装,使其各个墙板之间的稳定性更加,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墙板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安装顶板且未对第一连接件进行敲击下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去掉两块墙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各连接框体拼接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相邻两个墙板的第一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相邻两个墙板的第二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3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用墙板的连接框体,包括左支撑板1和与左支撑板1相互平行的右支撑板2;

左支撑板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可沿左支撑板1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连接件3,各第一连接件3包括滑动板5,滑动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定位柱6,沿各定位柱6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各定位柱6的相对面均设置有弹性材质制成的连接杆7;

各连接杆7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杆8,各连接杆7的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动杆9,各第一滑动杆8和各第二滑动杆9分别与各滑槽配合使用;

各第一滑动杆8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槽10,各第二滑动杆9的底部均设置有与限位槽10配合使用的凸块11;

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上端通过顶板12可拆卸连接,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下端通过底板13可拆卸连接;左支撑板1与右支撑板2的后端通过定位杆15连接。

连接杆7采用橡胶材质制成。

连接杆7包括贴合部16,贴合部16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7,贴合部16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8,第一连接部17和第二连接部18的横截面大于贴合部16的横截面;

连接杆7通过第一连接部17和第二连接部18分别与第一滑动杆8和第二滑动杆9连接。

第一连接部17的前端与贴合部16上端连接,第一连接部17从前端至后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第一斜面17a,各第一滑动杆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9,各第一连接块19从上端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与第一斜面17a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19a,第二斜面19a与第一斜面17a连接;

第二连接部18的前端与贴合部16下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8从后端至前端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第三斜面20,各第二滑动杆9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1,各第二连接块21从下端至上的横截面逐渐变小形成与第三斜面20配合使用的第四斜面21a,第三斜面20与第四斜面21a连接。

各贴合部16的相对面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垫26,各橡胶垫26沿贴合部16的长度方向设置,各橡胶垫26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各橡胶垫26的相背部具有若干个弧形槽体27,各弧形槽体27沿贴合部1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右支撑板2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件28,各第二连接件28沿右支撑板2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第二连接件28包括定位板29;

定位板29的一端与右支撑板2的内侧连接,定位板29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待安装墙板凹槽配合使用的橡胶条30,沿橡胶条3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31,通孔31内壁相对设置有两个弧形圈体32,各弧形圈体32间隔设置,两个弧形圈体32之间设置有钉杆33。

各弧形圈体32的两端均通过弧形板36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确认好需要安装的墙板100个数,本实施例中的个数为三个,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安装三个墙板的连接框体,本实施例中顶板12和底板13的长度可根据实际安装墙板100的个数进行确定,将相邻的两个墙板通过凹槽和凸棱进行配合连接,然后将各个第一连接件3与左支撑板1滑动连接,此时各个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件3通过第一滑动杆8和第二滑动杆9接触且贴合部16未被挤压(参见图2),然后通过定位杆15将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进行连接,通过工具(钉锤)将第一滑动杆8向下敲打,各个第一滑动杆8向下移动对贴合部16造成挤压,为了便于安装,在使用时可将一个第一连接件3固定后,在放入第二个第一连接件3,放入第一个连接件3时,连接件3位于滑动板5的底部,通过钉锤无法直接实现敲打,可通过长条形的钢管实现敲打,左侧固定好后开始对右侧进行固定,在通孔31中放入钉杆33,对钉杆33进行敲打使其两个弧形圈体32外扩从而使橡胶条30与墙板100的凹槽紧密贴合,从而提高牢固度,在固定步骤完成后,通过顶板12将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进行连接,随后便可将定位杆15取下,然后在两个相邻墙板的通孔102处插入钢管,将相邻的两根钢管通过连接板103进行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可将若干个连接框体拼接在一起后组合使用(如图11所示),该拼接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可拆卸连接(如螺栓)和固定连接(如焊接),一切将连接框拼接组合使用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可拆卸连接和固定连接这两种方式,在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下也可将相邻的两个左支撑板1和右支撑板2一体成型制成,在安装好墙板100后在进行顶板12的安装。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墙板100上开设与待安装门或窗大小相同的开口500,从而进一步满足实际需求。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门和窗的形状。

另外,当将若干个连接框体拼接在一起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将相邻的连接框体进行连接:

方式1:参见图12,相邻的两个连接框体之间可设置角钢200,并通过螺钉201分别将角钢200与相邻的两个连接框体进行固定,然后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框体连接处用切割后的墙板与粘结砂浆202进行粘结。

方式2:参见图13,在相邻的两个连接框体之间设置第一连接筋203和第二连接筋205,该第一连接筋203和第二连接筋205的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框体进行连接,另一端相互连接,然后在两个连接框体的连接处支模浇筑混凝土206,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在通孔208处也需浇筑混凝土206。

以上两种连接方式用于两个连接框体的连接(例如图11中的f处),以上两种连接方式有效的提高了连接框体在组合使用时的稳定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