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330发布日期:2019-02-19 17:41阅读:10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幕墙,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在外观上追求现代时尚、蓄意深刻的造型,出现了诸多外立面呈曲线的幕墙工程。目前,隐框玻璃幕墙系统主要应用于平直立面,一方面,对于相同标高处相邻两片玻璃夹角为90度、135度阴角或阳角等特殊部位需要作重新设计,一般情况下,幕墙立柱、横梁、副框等型材需要重新开模挤压,不仅提高了造价,也给加工、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另一方面,如果相同标高处相邻两片玻璃夹角是连续变化的角度,那么上面处理方法不可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适用于相邻两块玻璃板夹角为150°-180°角度连续变化的阴角或阳角,特别适用于曲率较小的弧形幕墙。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横梁、立柱、副框和玻璃板;

所述副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一侧形成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远离第一部分的一侧与玻璃板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所述第一部分远离第二部分的一侧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一侧具有球窝,第二部分具有与所述球窝配合的球头;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球头和球窝形成所述铰接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在两个球窝的侧壁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出水平壁,所述水平壁的末端沿着同一方向连续弯折两次后形成一卡槽;一托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槽固定连接,托板的另一端与玻璃板抵接用于承重。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在靠近立柱的一侧具有一中孔,一铝合金压点和不锈钢螺栓组通过所述中孔将第一部分与立柱固定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扣盖和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玻璃板朝向室外的一面,并通过epdm胶条与两块玻璃板朝向室外的一面抵接;所述压板的中心设置一让位孔,一螺栓通过让位孔和两块玻璃板之间的间隙与所述不锈钢螺栓组的螺帽固定连接;

所述扣盖与压板扣合,并将压板收容至扣盖内。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副框的表面经过银白氧化处理。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两个,分别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一侧的两端形成铰接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为一个,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一侧的一端形成铰接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玻璃板的另一侧,还具有一开启窗扇;其包括扇料、框料和玻璃板;所述框料与所述立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扇料分别与框料和玻璃板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扇料具有一本体和与本体可拆卸分离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体与本体连接,并与所述玻璃板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

所述扇料和框料的本体表面分别经过喷涂处理,而所述连接体的表面经过银白氧化处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适用于相邻两块玻璃夹角为150°-180°角度连续变化的阴角或阳角,特别适用于曲率较小的弧形幕墙。铝合金副框采用分体式设计,更加接近计算软件所采用的四边简支计算模型,使得结构胶沿着垂直于玻璃板面方向均匀受压或受拉,显著减小硅酮结构胶初始应力。此外,铰接副框隐藏于幕墙立柱与横梁内,消除了施工误差造成的副框与幕墙横梁、立柱表面不能对齐的情况,室内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隐框固定玻璃横向节点图;

图2是明框固定玻璃横向节点图;

图3是隐框固定玻璃阳角节点图;

图4是隐框固定玻璃竖向节点图;

图5是开启窗扇上侧竖向节点图;

图6是开启窗扇下侧竖向节点图;

图7是开启窗扇左侧横向节点图;

图8是开启窗扇右侧横向节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4,一种铰接副框玻璃幕墙结构,包括横梁1、立柱2、副框3和玻璃板4;所述横梁1和立柱2通过铝合金角码6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2的两侧壁分别通过铝合金角码6连接所述横梁1,所述铝合金角码6的一个直角面通过不锈钢螺钉固定连接立柱2的的侧壁,另一个直角面固定连接横梁1。

所述副框3包括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相靠近的一侧形成铰接连接;所述第二部分32远离第一部分31的一侧与玻璃板4通过硅酮结构胶5粘接;所述第一部分31远离第二部分32的一侧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通过这种铰接连接关系就可以调整两块玻璃板4之间的夹角,使其能够适用于相邻两块玻璃板4夹角为150°-180°角度连续变化的阴角或阳角,特别适用于曲率较小的弧形幕墙。

副框4采用分体式设计,更加接近计算软件所采用的四边简支计算模型,使得硅酮结构胶5沿着垂直于玻璃板4面方向均匀受压或受拉,显著减小硅酮结构胶5的初始应力。

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块玻璃板4都是固定玻璃,因此,所述第一部分31为两个,分别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相靠近的一侧的两端形成铰接连接。

为了实现上述的铰接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相靠近的一侧具有球窝311,第二部分32具有与所述球窝311配合的球头321;所述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通过球头321和球窝311形成所述铰接连接。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1在两个球窝的侧壁沿着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出水平壁312,所述水平壁312的末端沿着同一方向连续弯折两次后形成一卡槽313;一托板33的一端与所述卡槽313固定连接,托板33的另一端与玻璃板4抵接用于承受玻璃自重,避免硅酮结构胶受剪。

为了固定副框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31在靠近立柱2的一侧具有一中孔,一铝合金压点34和不锈钢螺栓组35通过所述中孔将第一部分31与立柱2固定连接。

图1所示的是隐框幕墙效果,如果是明框幕墙效果,如图2所示,还包括扣盖7和压板8,所述压板8设置在玻璃板4朝向室外的一面,并通过epdm胶条与两块玻璃板4朝向室外的一面抵接;所述压板8的中心设置一让位孔,一螺栓通过让位孔和两块玻璃板4之间的间隙与所述不锈钢螺栓组35的螺帽固定连接;

所述扣盖7与压板8扣合,并将压板8收容至扣盖7内,从而实现隐藏压板8的目的,使其更加美观。这样就形成明框幕墙,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拆除压板8或/和扣盖7,从而实现半隐框幕墙和隐框幕墙的外观效果。

传统的隐框幕墙的副框裸露在室内空间,由于施工中的误差不可避免,副框与幕墙横梁、立柱表面往往不能对齐,严重影响室内美观。其次,铝合金型材表面一般要进行表面处理,比如氟碳喷涂等。由于副框裸露在室内,所以要对整个副框表面进行喷涂处理。玻璃是通过硅酮结构胶粘接在副框上,经过喷涂处理副框与硅酮结构胶的粘接性能差,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而本实施例中经过上述设计后,副框3隐藏于幕墙立柱2内,因此可以对副框3表面进行银白氧化处理,而对幕墙立柱2、横梁1表面进行喷涂处理,这样副框3与玻璃板4的粘接就变得比较牢靠,同时避免了由于施工误差引起的立柱2、横梁1与副框3表面不能对齐的情况。

实施例2

参考图5-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相邻的两块玻璃板4一个是固定玻璃另一个是开启窗扇9,因此,所述第一部分31为一个,与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相靠近的一侧的一端形成铰接连接。固定玻璃的其余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下文主要针对开启窗的结构进行描述:

所述开启窗扇9包括框料91、扇料92和玻璃板93;所述框料91与所述立柱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扇料92分别与框料91和玻璃板93固定连接,并且,所述扇料92具有一本体921和与本体921可拆卸分离的连接体922;所述连接体922与本体921连接,并与所述玻璃板93通过硅酮结构胶5粘接;

所述框料91和扇料92的本体921表面分别经过喷涂处理,而所述连接体922的表面经过银白氧化处理。由于喷涂处理的铝合金型材与硅酮结构胶5的粘接性能差,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开启窗扇9的扇料92采用分体式设计,与硅酮结构胶5粘接的连接体922表面进行银白氧化处理,就可以保证硅酮结构胶5与连接体922的粘接稳定性。

固定玻璃和开启窗扇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上下相邻也可以是左右相邻,不受限制,如图5-8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