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6503发布日期:2018-12-14 22:37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停车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将进入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的时期。同时由于停车场地设置不合理,占道停车、占用居住小区绿地现象严重,造成交通混乱,“停车难”的问题愈演愈烈。

目前,在我国城市内大规模使用的是平面停车场。这种停车方式的特点是停车方便,但占地面积大。这个面积包括的停车面积和停车所需的车道面积,另外停车场对坡度、转弯半径、宽度都有规定,平均一辆小型车要占用的面积,而真正用来停车的面积只占建筑面积的约三分之一。

为解决大城市停车难得问题,第一座机械式立体停车首先于1920年在美国诞生,其后欧洲、日本、韩国的很多公司也投入了立体停车装置的研究。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主要采用巷道堆垛式停车设备,日本的停车库以升降横移式为主。基于立体停车设备在各国的研发和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典型结构:升降横移式、垂直循环式、水平循环式、多层循环式、平面移动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升降式(也称塔式)、简易升降式等。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发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到90年代,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国兴玉、荆友录以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钢结构骨架作为研宄对象,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钢结构骨架的受力模型,结果表明钢结构骨架能满足设计要求。2010年,周绪红、张敬书等完善了升降横移类停车库的设计计算方法,对在设计中存在的荷载取值、计算和组合,结构选型和布置,结构计算,结构构造等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

随着各种先进技术的融入将促进停车装置向更高端的方向发展,立体停车装置势必会像汽车行业一样得到飞跃发展。国内很多企业也在研发相关的停车设备技术,如中国专利号zl201020637657.6,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9月2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升降机平台以及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包含升降机平台的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包括:升降机、平移搬运器、平移搬运器平移的巷道以及停车位,升降机包括升降机平台,升降机平台包括:平台框体;固定在平台框体上的用于升降载车板的升降装置;固定在平台框体上的用于承载载车板的下层轨道,下层轨道设置在升降装置上方;安装在平台框体上的用于承载载车板且可移动的上层轨道,上层轨道设置在下层轨道上方;以及安装在平台框体上的用于驱动上层轨道移动的驱动装置。这种平面移动式停车设备在存放车辆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等待时间,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但其需要专门设置巷道来搬运车辆,占用了较多的空间,至少需要多使用三分之一的停车空间,并且由于巷道需要设置在两排停车位之间,难以在道路上层设置来满足道路上层停车下层通车的需要。

又如中国专利号zl201210065211.4,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4月1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平面密集停车车库运行方法及设备,该申请案涉及一种机械式平移停车系统的运行方法及设备,能够在同一封闭矩形平面内充满排列车辆的状况下移动车辆。在同一矩形平面内有多个载车板首尾相接,按直线行列的方式排列,行或列中一个方向的数量是2,另一个方向的数量是2或大于2的整数,同一矩形平面范围内只留有一个空位,该申请案的方法使用驱动机构移动载车板在矩形平面内滑动,由靠近空位的载车板开始,逐一移动。该申请案利用类似于公知的华容道或推箱子的游戏移动方法来移动载车板,具有很高的空间利用率,但其将矩形平面内全部设置载车板来移动车辆,每个载车板均相当于一台小车,小车驱动需要设置电刷和导电板来驱动,结构复杂,且行或列中一个方向上的的载车板数量仅能为2,无法拓展为多行或多列(由于导电板布设原因无法实现),使用场合所受局限较大,实用性较差;并且其仅适用于地面停车使用,对于多层停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基于现有机械停车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机械停车机构来满足车辆快速停取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机械停车装置存在结构复杂、车辆停取转移效率和空间利用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利用平面移动式结构进行车辆停取,通过对车辆载车板的平移和升降运动配合,使车辆在停车平台上能够根据规划停取车路线移动和交换位置,并且采用两排停车位和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配合实现车辆转移和停车,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易于规划停取车路线,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中间过渡停车位也可停放车辆,仅需留出部分空位来便于车辆移动和交换位置,空间利用率更高,车辆停取安全可靠,停取效率更高;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场地环境实现多种变化,便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利于广泛推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包括抬升装置、停车平台总成、取车装置、以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其中:

所述的停车平台总成通过支撑架架设于道路上层,所述的停车平台总成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能够通过载车板承载车辆的固定停车位,且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设有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每排固定停车位上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沿该排固定停车位排列方向移动的横向输送机构,每个固定停车位下方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升降停车模块,所述的升降停车模块上具有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平移输送机构,每个中间过渡停车位上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移动的转移输送机构,且转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平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一致;所述的转移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高于横向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所述的升降停车模块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平移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低于横向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升降停车模块处于最高工作位置时,平移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上升至与转移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相平齐;

所述的抬升装置和取车装置均设于停车平台总成的侧面,且抬升装置和取车装置分别与一个固定停车位相对应;所述的抬升装置具有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抬升载车台,所述的抬升载车台上具有用于将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停车平台总成上转移的停车输送机构,所述的停车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或平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且首尾相接;所述的取车装置具有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取车载车台,所述的取车载车台上具有用于将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停车平台总成上转移的取车输送机构,所述的取车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或平移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且首尾相接;

停车时,将车辆驶入位于抬升载车台上的载车板上,抬升装置将车辆提升至与停车平台总成相同高度,在停车输送机构和停车平台总成共同作用下将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移动到停车平台总成上,通过控制横向输送机构、转移输送机构、升降停车模块和平移输送机构的协同工作将车辆连同载车板输送至对应的固定停车位或中间过渡停车位上;

取车时,通过控制横向输送机构、转移输送机构、升降停车模块和平移输送机构的协同工作将待取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输送至与取车装置对应的固定停车位上,在停车平台总成和取车输送机构共同作用下将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移动到取车载车台上,取车装置将车辆降下即完成取车。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集成于停车模块上,所述的停车模块还包括停车支架和横向驱动电机,所述的停车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安装于停车支架上,所述的横向驱动电机通过横向传动机构与横向输送机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平移输送机构集成于升降停车模块上,所述的升降停车模块还包括升降停车支架和平移驱动电机,所述的平移输送机构安装于升降停车支架上,所述的平移驱动电机通过平移传动机构与平移输送机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升降停车模块安装于停车模块的各个固定停车位上,所述的升降停车支架通过升降导向机构安装于停车支架上,所述的升降停车支架与停车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升降停车模块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移输送机构集成于中间转移模块上,所述的中间转移模块还包括转移支架和转移驱动电机,所述的转移支架固定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的转移输送机构安装于转移支架上,所述的转移驱动电机通过转移传动机构与转移输送机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抬升装置还包括抬升支架,所述的抬升载车台通过抬升导向机构安装于抬升支架上,所述的抬升支架与抬升载车台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抬升载车台升降运动的抬升驱动机构;所述的抬升驱动机构包括抬升驱动器、顶升轮和抬升牵引带,所述的抬升牵引带的一端与抬升载车台固定连接,抬升牵引带的另一端绕过设于抬升驱动器驱动端上的顶升轮后与抬升支架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输送机构安装于抬升载车台上,所述的抬升载车台上安装有停车驱动电机,所述的停车驱动电机通过停车传动机构与停车输送机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取车装置包括取车支架,所述的取车载车台通过取车导向机构安装于取车支架上,所述的取车支架与取车载车台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取车载车台连同车辆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的缓降驱动机构;所述的缓降驱动机构包括缓降驱动器、换向轮和取车牵引带,所述的取车牵引带的一端与取车载车台固定连接,取车牵引带的另一端绕过设于缓降驱动器顶端的换向轮后与取车支架相连接;取车时,载车板连同车辆停放至取车输送机构,启动缓降驱动器,在重力作用下取车输送机构缓慢下降至地面,关闭缓降驱动器即可将车辆驶出取车输送机构;再次启动缓降驱动器,在缓降驱动器作用下,取车输送机构自动恢复到待车状态。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取车输送机构安装于取车载车台上,所述的取车载车台上安装有取车驱动电机,所述的取车驱动电机通过取车传动机构与取车输送机构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停车平台总成由若干停车模块沿横向拼接而成,每个停车模块上均具有两排固定停车位和一排位于上述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的中间过渡停车位,每排固定停车位均设有2~4个。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其在停车平台总成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能够通过载车板承载车辆的固定停车位,且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设有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通过横向输送机构、转移输送机构和能够升降运动的平移输送机构实现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各个停车位上转移,利用平面移动式结构进行车辆停取,通过对车辆载车板的平移和升降运动配合,使车辆在停车平台上能够根据规划停取车路线移动和交换位置,并且采用两排停车位和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配合实现车辆转移和停车,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易于规划停取车路线,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中间过渡停车位也可停放车辆,仅需留出部分空位来便于车辆移动和交换位置,空间利用率更高,可达到89%,车辆停取安全可靠,停取效率更高;并且该停车装置便于安装在道路上方,不影响下方通行,尤其适用于慢车道和小区等场合建设使用;

(2)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其停车平台总成可由若干停车模块沿横向拼接而成,且横向输送机构集成于停车模块上,平移输送机构集成于升降停车模块上,转移输送机构集成于中间转移模块上,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场地环境实现多种变化,便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利于广泛推广;

(3)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其抬升装置和取车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便于实现车辆快速存取;并且,取车装置采用缓降驱动机构来平衡车辆的重力,便于车辆取车控制,提高了车辆取车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停车平台总成中的一组停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停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升降停车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中间转移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抬升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抬升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取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的车位布置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抬升装置;1-1、抬升支架;1-2、抬升载车台;1-3、抬升导向机构;1-4、抬升驱动器;1-5、顶升轮;1-6、抬升牵引带;1-7、停车输送机构;1-8、停车驱动电机;1-9、停车传动机构;2、停车平台总成;21、支撑架;22、停车模块;22-1、停车支架;22-2、横向输送机构;22-3、横向驱动电机;22-4、横向传动机构;23、升降停车模块;23-1、升降驱动器;23-2、升降导向机构;23-3、升降停车支架;23-4、平移输送机构;23-5、平移驱动电机;23-6、平移传动机构;24、中间转移模块;24-1、转移支架;24-2、转移输送机构;24-3、转移驱动电机;24-4、转移传动机构;3、取车装置;3-1、取车支架;3-2、取车载车台;3-3、取车导向机构;3-4、缓降驱动器;3-5、换向轮;3-6、取车牵引带;3-7、取车输送机构;3-8、取车驱动电机;3-9、取车传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包括抬升装置1、停车平台总成2、取车装置3、以及用于承载车辆的载车板,停车平台总成2为矩形结构,停车平台总成2通过支撑架21架设于道路上层,支撑架21为整个停车平台总成2的基础,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承载能力,停车平台总成2可通过支撑架21架设于慢车道或社区人行道上方,不影响下方通行,当然,停车平台总成2的下方也可以为停车空间或道路绿化带等。根据具体需要,停车平台总成2可设计为一层,也可以为多层。如图1和图9所示,停车平台总成2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能够通过载车板承载车辆的固定停车位,且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设有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载车板的设计长度一般为5米、宽度一般为2.2米,承载能力不低于3吨(载车板在图中未示出)。每排固定停车位上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沿该排固定停车位排列方向移动的横向输送机构22-2,每个固定停车位下方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升降停车模块23,升降停车模块23上具有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22-2的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平移输送机构23-4,每个中间过渡停车位上均设有用于带动载车板移动的转移输送机构24-2,且转移输送机构24-2的输送方向与平移输送机构23-4的输送方向相一致;上述的横向输送机构22-2、平移输送机构23-4和转移输送机构24-2可优选采用承载能力强的链条输送结构,能够有效承载车辆重量。转移输送机构24-2的输送平面高于横向输送机构22-2的输送平面,升降停车模块23处于最低工作位置时,平移输送机构23-4的输送平面低于横向输送机构22-2的输送平面,不干扰横向输送机构22-2对载车板的移动;升降停车模块23处于最高工作位置时,平移输送机构23-4的输送平面上升至与转移输送机构24-2的输送平面相平齐,便于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将载车板越过横向输送机构22-2转移到转移输送机构24-2上。在车辆移动和交换位置过程中,一排固定停车位上的横向输送机构22-2带动载车板连同其上的车辆水平移动,达到指定位置后,对应固定停车位底部的升降停车模块23上升,将载车板连同其上的车辆顶起到与转移输送机构24-2相同的高度,此时转移输送机构24-2与升降停车模块23的平移输送机构23-4同向运行,将载车板连同其上的车辆移动到转移输送机构24-2上,在车辆向另一排固定停车位转移时,对应位置的升降停车模块23上升至与转移输送机构24-2相同的高度,此时转移输送机构24-2与该升降停车模块23的平移输送机构23-4同向运行,将载车板连同其上的车辆移动到另一排固定停车位,此时升降停车模块23降下即可;其他位置的车辆移动动作类似,上述的转移输送机构24-2也可作为停放车辆的车位。利用平面移动式结构进行车辆停取,通过对车辆载车板的平移和升降运动配合,使车辆在停车平台上能够根据规划停取车路线移动和交换位置,并且采用两排停车位和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配合实现车辆转移和停车,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易于规划停取车路线,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空间利用率更高,可达到89%,车辆停取安全可靠,停取效率更高。

如图1所示,抬升装置1和取车装置3均设于停车平台总成2的侧面,且抬升装置1和取车装置3分别与一个固定停车位相对应,与抬升装置1和取车装置3相对应的固定停车位作为车辆的停取车车位;抬升装置1具有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抬升载车台1-2,抬升载车台1-2上具有用于将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停车平台总成2上转移的停车输送机构1-7,停车输送机构1-7的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22-2或平移输送机构23-4的输送方向一致,且首尾相接;取车装置3具有带动载车板升降运动的取车载车台3-2,取车载车台3-2上具有用于将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停车平台总成2上转移的取车输送机构3-7,取车输送机构3-7的输送方向与横向输送机构22-2或平移输送机构23-4的输送方向一致,且首尾相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停车平台总成2的动作过程,停车输送机构1-7和取车输送机构3-7的输送方向优选与横向输送机构22-2的输送方向一致,在存取车辆过程中,仅需将抬升载车台1-2和取车载车台3-2升至与横向输送机构22-2的输送平面平齐即可。参见图6和图7所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抬升装置1还包括抬升支架1-1,抬升载车台1-2通过抬升导向机构1-3安装于抬升支架1-1上,抬升支架1-1与抬升载车台1-2之间设有用于带动抬升载车台1-2升降运动的抬升驱动机构,抬升驱动机构包括抬升驱动器1-4、顶升轮1-5和抬升牵引带1-6,抬升牵引带1-6的一端与抬升载车台1-2固定连接,抬升牵引带1-6的另一端绕过设于抬升驱动器1-4驱动端上的顶升轮1-5后与抬升支架1-1相连接,抬升驱动器1-4可采用工业电动推杆或液压油缸。停车输送机构1-7安装于抬升载车台1-2上,抬升载车台1-2上安装有停车驱动电机1-8,停车驱动电机1-8通过停车传动机构1-9与停车输送机构1-7传动连接,停车输送机构1-7可采用链条输送机构或皮带输送机构。参见图8所示,取车装置3包括取车支架3-1,取车载车台3-2通过取车导向机构3-3安装于取车支架3-1上,取车支架3-1与取车载车台3-2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取车载车台3-2连同车辆在重力作用下缓慢下降的缓降驱动机构,缓降驱动机构包括缓降驱动器3-4、换向轮3-5和取车牵引带3-6,取车牵引带3-6的一端与取车载车台3-2固定连接,取车牵引带3-6的另一端绕过设于缓降驱动器3-4顶端的换向轮3-5后与取车支架3-1相连接,缓降驱动器3-4优选采用工业重载型可控气弹簧,取车时,载车板连同车辆停放至取车输送机构3-7,启动缓降驱动器3-4,在重力作用下可控气弹簧收缩下降,使取车输送机构3-7缓慢下降至地面,关闭缓降驱动器3-4即可将车辆驶出取车输送机构3-7;再次启动缓降驱动器3-4,在缓降驱动器3-4作用下,可控气弹簧顶出将取车输送机构3-7自动恢复到待车状态,采用缓降驱动器3-4来平衡车辆的重力,降低了取车时所需的控制力,充分利用了车辆重力作用,便于车辆取车控制,提高了车辆取车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取车输送机构3-7安装于取车载车台3-2上,取车载车台3-2上安装有取车驱动电机3-8,取车驱动电机3-8通过取车传动机构3-9与取车输送机构3-7传动连接,取车输送机构3-7也可采用链条输送机构或皮带输送机构。采用上述的抬升装置1和取车装置3,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便于实现车辆快速存取。为了便于载车板的存放,在抬升装置1和取车装置3附近还设有载车板存储装置,该载车板存储装置在停车时,将载车板放置于抬升载车台1-2上,以便于车辆直接驶入抬升载车台1-2进行车辆停放;在取车时,将取车载车台3-2上的空置载车板收回到载车板存储装置中,以便于取车载车台3-2升到停车平台总成2的高度来接取车辆及载车板。该载车板存储装置可采用机械手抓取载车板进行输送,也可采用其他现有结构设计,其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

返回图1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停车时,将车辆驶入位于抬升载车台1-2上的载车板上,抬升装置1将车辆提升至与停车平台总成2相同高度,在停车输送机构1-7和停车平台总成2共同作用下将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移动到停车平台总成2上,通过控制横向输送机构22-2、转移输送机构24-2、升降停车模块23和平移输送机构23-4的协同工作将车辆连同载车板输送至对应的固定停车位或中间过渡停车位上;取车时,通过控制横向输送机构22-2、转移输送机构24-2、升降停车模块23和平移输送机构23-4的协同工作将待取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输送至与取车装置3对应的固定停车位上,在停车平台总成2和取车输送机构3-7共同作用下将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移动到取车载车台3-2上,取车装置3将车辆降下即完成取车。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其在停车平台总成2上设有两排平行设置的能够通过载车板承载车辆的固定停车位,且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设有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通过横向输送机构22-2、转移输送机构24-2和能够升降运动的平移输送机构23-4实现载车板连同车辆在各个停车位上转移,利用平面移动式结构进行车辆停取,通过对车辆载车板的平移和升降运动配合,使车辆在停车平台上能够根据规划停取车路线移动和交换位置,并且采用两排停车位和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配合实现车辆转移和停车,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易于规划停取车路线,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空间利用率更高,车辆停取安全可靠,停取效率更高;并且该停车装置便于安装在道路上方,不影响下方通行,尤其适用于慢车道和小区等场合建设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其采用模块化拼装设计,根据具体停车位数量设计要求,停车平台总成2由若干停车模块沿横向拼接而成,停车模块如图2所示,每个停车模块上均具有两排固定停车位和一排位于上述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的中间过渡停车位,每排固定停车位均设有2~4个,采用多个停车模块组成停车平台总成2,不仅便于现场安装,而且使得停车平台总成2能够同时停车和取车,车辆停取更加方便高效。例如图2中所示的两排固定停车位上均具有3个停车位,两排固定停车位中的每个车位均通过中间过渡停车位连接。停车模块上的各个部分也优选采用模块化设计,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横向输送机构22-2集成于停车模块22上,停车模块22还包括停车支架22-1和横向驱动电机22-3,停车支架22-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1上,横向输送机构22-2安装于停车支架22-1上,横向驱动电机22-3通过横向传动机构22-4与横向输送机构22-2传动连接。横向驱动电机22-3运动来带动横向输送机构22-2运行,为了保证横向输送机构22-2对载车板的移动平稳性,横向输送机构22-2在停车支架22-1上平行设有两组,使载车板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平移输送机构23-4集成于升降停车模块23上,升降停车模块23还包括升降停车支架23-3和平移驱动电机23-5,平移输送机构23-4安装于升降停车支架23-3上,平移驱动电机23-5通过平移传动机构23-6与平移输送机构23-4传动连接。平移驱动电机23-5运动来带动平移输送机构23-4运行,同样,为了保证载车板的移动平稳性,平移输送机构23-4在升降停车支架23-3上平行设有两组,使载车板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另外,升降停车模块23安装于停车模块22的各个固定停车位上,升降停车支架23-3通过升降导向机构23-2安装于停车支架22-1上,升降停车支架23-3与停车支架22-1之间设有用于带动升降停车模块23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器23-1,该升降驱动器23-1可采用承载力更大的油缸,升降驱动器23-1带动升降停车模块23升降运动来实现车辆转向移动。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转移输送机构24-2集成于中间转移模块24上,中间转移模块24还包括转移支架24-1和转移驱动电机24-3,转移支架24-1固定安装于支撑架21上,转移输送机构24-2安装于转移支架24-1上,转移驱动电机24-3通过转移传动机构24-4与转移输送机构24-2传动连接。同样,为了保证载车板的移动平稳性,转移输送机构24-2在转移支架24-1上平行设有两组,使载车板运行更加安全稳定。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场地环境实现多种变化,便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利于广泛推广。

以下结合图9以“两个停车模块沿横向拼接形成停车平台总成2”为例,简要说明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的工作原理。

如图9所示,图中具有两排固定停车位,两排固定停车位之间设有中间过渡停车位,抬升装置1设于其中一排固定停车位的一端,取车装置3设于同一排固定停车位的另一端,从停车平台总成2的一侧上车,另一侧下车。每排固定停车位上均设有沿横向设置的横向输送机构22-2,每个固定停车位上均设有升降停车模块23和设于升降停车模块23上的平移输送机构23-4,每个中间过渡停车位上均设有转移输送机构24-2,抬升装置1上对应设有停车输送机构1-7,取车装置3上对应设有取车输送机构3-7,横向输送机构22-2、平移输送机构23-4、转移输送机构24-2、停车输送机构1-7和取车输送机构3-7在图中以“粗实线”表示。

在车主存车时,车主首先将车辆开到抬升装置1的抬升载车台1-2上并下车,然后抬升载车台1-2带动车辆上升,抬升载车台1-2到位后,抬升载车台1-2上的停车输送机构1-7和对应位置的横向输送机构22-2配合工作,将车辆连同载车板一起由抬升装置1移动到停车平台总成2上,停车平台总成2中的横向输送机构22-2、升降停车模块23、平移输送机构23-4和转移输送机构24-2配合工作即可将车辆根据预设路线移动至对应的停车位上,可以为固定停车位,也可以是中间过渡停车位,仅需每个停车模块中留有一个空置的停车位供车辆交换位置,例如在第一个停车模块的9个停车位中可停发8辆车(如车位①~⑧),在第二个停车模块的9个停车位中也可停发8辆车(如车位),系统根据当前车位停放情况可自动规划车辆移动路线和车位交换次序,类似于“华容道”原理。当然,在停车平台总成2上停放的车辆越多时,再次停取车辆的路线就越是复杂一些,车辆停取用时也多一些;相反,停车平台总成2上停放的车辆越少时,车辆停取用时也越短。并且为了便于车辆停取,优化停车路线,优先选择将车辆停放在两侧的固定停车位上,在中间过渡停车位没有车辆停放时,可以作为中间车辆移动通道,提高车辆转移速度,如系统规划车辆停放在号空车位,若①~③和号车位均有车辆停放,此时系统将①~③和号车位上的车辆移动至对应的中间过渡停车位,然后抬升装置1将车辆移动至①~③和号车位的横向输送机构22-2上,并利用横向输送机构22-2将车辆移动到与号车位对应的⑩号车位上,同时将原⑩号车位的车辆移动至号车位,其余中间过渡停车为上的车辆返回对应的固定停车位上。在车主取车时,假如待取车辆在车位⑤,且②、③、号车位均有车辆停放,系统根据待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来判断最佳的取车路径,此时系统将②号车位的车辆移动至中间过渡车位,并将③号车位的车辆移动至①号车位,然后将⑤号车位的车辆通过中间过渡车位移动至③号停车位,同时号停车位的车辆被移动至中间过渡车位,系统直接将③号车位的车辆输送至取车装置3的取车载车台3-2上,取车装置3带动车辆下降即可完成车辆取车。

本发明的一种道路上层智能自动存取停车装置,利用平面移动式结构进行车辆停取,通过对车辆载车板的平移和升降运动配合,使车辆在停车平台上能够根据规划停取车路线移动和交换位置,并且采用两排停车位和一排中间过渡停车位配合实现车辆转移,结构更加简单稳定,易于规划停取车路线,便于智能化控制,并且中间过渡停车位也可停放车辆,仅需留出部分空位来便于车辆移动和交换位置,空间利用率更高,车辆停取安全可靠,停取效率更高;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根据场地环境实现多种变化,便于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组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廉,实用性强,利于广泛推广。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