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51127发布日期:2019-04-09 21:11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预制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适用于装配式剪力墙施工的制作、放置与运输工程。



背景技术:

随着房地产产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结构建筑产业化的模式也逐步形成,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建筑在民用住宅中的应用也越发广泛。装配式混凝土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的受力构件,经过装配和连接而成的混凝土构件,预制装配建筑的主要特点是构件在工厂制作,然后运送到现场,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安装。

然而在装配式剪力墙施工的施工过程中,存在预制墙体制作不够标准化,预制墙体定型化模具制作步骤繁琐,清洗不便,并且在预制墙体制作完成后也存在存放不便,运输效率低,不够安全稳定,工序繁琐,工作量大导致施工进度不好控制等难点。

鉴于此,针对以往预制装配式墙体制作、存放、运输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急需一种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墙体制作、存放、运输一体化施工质量和现场施工效率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具有环保节能、施工方便、结构固定简单及安全适用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以上任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施工方法中采用的预制墙体定制化模具采用磁固升降式可翻转模板体系,使用磁盒固定侧模与底模,通过升降式铰接支腿进行模台翻转,制作快捷,拆卸方便,安全牢靠。

(2)在制作带窗预制墙体时,采用定型u形内模连接u形内模固定底板,通过内侧限位肋板固定活动内模侧板,以有助于提高带窗预制墙体的制作速度。

(3)在存放过程中,采用自平衡预应力固定撑架,通过固定架升降式主杆调节上置式墙板固定架水平架放置于墙体上侧,在预制墙体两端采用滑动式梳形禁锢侧板,并用墙体对紧夹具固定撑架两侧墙体,拆卸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预制墙体存放稳定性。

(4)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立体固定式运输撑架,将预制墙体放置在搁置钢板上,通过端架固定夹板连接预制墙体两侧对拉固定索杆,采用车体启闭式挡板连接活动式保护外框架,在外框架上设置水平外撑架连接预制墙体,有效保证了预制剪力墙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5)各施工工序衔接紧密,可操作性强,工效高,现场安装速度快,制作得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的外形美观,质量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预制墙体定型化模具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预制墙体定型化模具的正面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预制墙体定型化模具的分离式内撑拼装式内模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预制墙体堆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预制墙体运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台、2-模台升降式铰接支腿、3-模台升降式搁置支腿、4-模台搁置梁架、5-模台限位槽、6-模底振捣系统、7-固定式底模、8-磁固侧模、9-侧模穿筋槽、10-穿筋槽磁固整体式封板、11-翻转撑架、12-旋接式临时固墙板、13-刮平振捣梁、14-振捣梁吊架、15-启闭式底模清洗孔、16-接渣器、17-接渣器移动轨道、18-灌浆套筒、19-套筒翼板、20-翼板焊筋槽、21-定型u形内模、22-u形内模固定底板、23-橡胶垫片、24-固定磁盒、25-活动内模侧板、26-内侧限位肋板、27-杆槽、28-可调式撑杆、29-模底调节式旋柄、30-底模措施槽孔、31-硬化基础、32-埋入式框格板、33-对称固定螺杆群、34-墙体定型化撑架、35-撑架固定底板、36-撑架预应力拉杆、37-撑架柔性材料包边、38-上置式墙板固定架、39-固定架升降式主杆、40-固定架水平架、41-滑动式梳形禁锢侧板、42-水平滑动竖架、43-梳架对拉夹具、44-墙体搁置槽、45-墙体对紧夹具、46-运输车、47-车体启闭式挡板、48-车体底板、49-定型化运输撑架、50-固定螺杆、51-限位固定压板、52-底部搁架、53-搁置钢板、54-隔离垫木、55-端架、56-端架固定夹板、57-对拉固定索杆、58-活动式保护外框架、59-水平外撑架、60-中隔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可有效提高预制装配式墙体制作、存放、运输一体化施工质量和现场施工效率的预制装配式墙体,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通过一施工系统施工完成,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施工系统包括预制墙体定型化模具、预制墙体运输结构以及预制墙体堆放结构,结合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施工系统,本发明提供一预制装配式墙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施工部件;

步骤二,定型化模具安装:使用模台升降式铰接支腿(2)和模台升降式搁置支腿(3)连接模台搁置梁架(4),将模台(1)搁置在所述模台搁置梁架(4)上被支撑,所述模台(1)上的固定式底模(7)通过固定磁盒(24)固定磁固侧模(8),形成磁固升降式可翻转模板体系;

步骤三,模具清洗系统安装:在所述模台(1)中间位置开通启闭式底模清洗孔(15),在所述启闭式底部清洗孔(15)底部固定接渣器移动轨道(17),并连接接渣器(16);

步骤四,拼装式内模安装:将活动内模侧板(25)固定于定型u形内模(21),使用可调式撑杆(28)连接所述活动内模侧板(25),所述定型u形内模(21)连接u形内模固定底板(22),并通过所述固定磁盒(24)固定于所述模台(1);

步骤五:制备预制装配式墙体:往所述灌浆套筒(18)内灌浆,得到预制装配式墙体,其中所述灌浆套筒(18)连接在所述穿筋槽磁固整体式封板(10)上,所述灌浆套筒(18)连接有套筒翼板(19),所述套筒翼板(19)上设有翼板焊筋槽(20);

步骤六,固定放置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

将所述预制墙体放置于所述墙体定型化撑架(34)的搁置槽(44)内,并在墙体两端通过竖架对拉夹具(43)固定滑动式竖形禁锢侧板(41)与水平滑动竖架(42),并通过墙体对紧夹具(45)固定撑架两侧墙体以保持墙体稳定;

步骤七,预制墙体运输撑架安装和放置预制装配式墙体:使用固定螺杆(50)将定型化运输撑架(49)固定于运输车(46)的车体底板(48)上,将预制墙体放置于所述定型化运输撑架(49)上的底部搁架(52)和搁置钢板(53)上,以隔离垫木(54)相隔;

步骤八,预制墙体运输保护外框架安装:在所述运输车(46)的车头端和车尾端架(55)上通过端架固定夹板(56)固定对拉固定索杆(57),在运输车(46)边缘设置车体启闭式挡板(47),连接活动式保护外框架(58)与水平外撑架(59)以形成活动式保护外框架。

所述步骤六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预制墙体固定撑架安装:

将埋入式框格板(32)放置于硬化基础(31)内,并连接于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其中所述固定撑架预应力拉杆(36)从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上向上延伸,固定撑架预应力拉杆(36)连接墙体定型化撑架(34)与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上形成间隔设置的搁置槽(44)。

值得一提的是,步骤二到步骤四为预制墙体定制化模具的施工方法,步骤六为预制墙体堆放结构的施工方法;步骤七和八为预制墙体运输结构的施工方法;也就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预制墙体施工方法涵盖所述预制墙体的制作、存放、运输一体化施工流程。

在所述步骤二当中,所述模台升降式铰接支腿(2)和所述模台升降式搁置支腿(3)控制所述模台搁置梁架(4)的升降,所述预制装配式墙体定型化模具还包括模台限位槽(5)、翻转撑架(11)以及旋接式临时固墙体(12),所述模台升降式搁置支腿(3)限位于所述模台限位槽(5),所述旋接式临时固墙板(12)固定于所述模台(1)托起立起墙体,墙体平放时一侧固定于所述翻转撑架(11)。

另外,所述固定磁固侧模(8)带有穿筋槽磁固整体式封板(10),所述穿筋槽磁固整体式封板(10)上开有侧模穿筋槽(9)。

在所述步骤三当中,所述接渣器(16)在所述接渣器移动轨道(17)上移动,构成环保型接渣器模具清洗系统。

在所述步骤四当中,所述定型u形内模(21)通过橡胶垫片(23)连接u形内模固定底板(22),通过所述固定磁盒(24)固定于所述模台(1);所述定型u形内模(21)上设置杆槽(27)、所述杆槽(27)上放置可调式撑杆(28);将所述活动内模侧板(25)通过内侧限位肋板(26)固定于定型u形内模(21),使用可调式撑杆(28)连接所述活动内模侧板(25),组成分离式内撑拼装式内模,另外,所述固定式底模(7)上设置有底模措施槽孔(30),模底调节式旋柄(29)放置于所述底模措施槽孔(30)内。

在所述步骤六当中,将得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存放在预制墙体堆放结构上,将预制墙体靠置于所述墙体定型化撑架(34),并且使用撑架柔性材料包边(37)相隔。

另外在所述固定撑架预应力拉杆(36)上连接有固定架升降式主杆(39),所述固定架升降式主杆(39)连接上置式墙板固定架(38),其中所述固定架升降式主杆(39)为可升降结构,可使用固定架升降式主杆(39)调整上置式墙板固定架(38)的高度,所述上置式墙板固定架(38)连接固定架水平架(40),并置于墙体上侧。

所述固定撑架预应力拉杆(36)从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上垂直向上延伸,其中所述墙体定型化撑架(34)平行间隔于所述撑架固定底板(35)。

在所述步骤七和八当中,施工预制墙体运输结构,并将得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存放在预制墙体运输结构上运输,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情况下,可将得到的预制装配式墙体堆放在预制墙体堆放结构上;也可以直接选择放置在预制墙体运输结构上被运输。

此时,所述定型化运输撑架(49)包括相对倾斜设置的底部搁架(52)和搁置钢板(53),其中所述底部搁架(52)形成至少一限位固定压板(51),以限位剪力墙。另外,所述定型化运输撑架(49)为对称结构,所述底部搁架(52)和所述搁置钢板(53)相对中心位置倾斜一定角度,所述搁置钢板(53)和所述车底底板(48)形成三角形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底部搁架(52)为一三角倾斜结构,以使得当所述预制墙体被搁置在所述底部搁架(52)上时,所述预制墙体和所述车体底板(48)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

另外,所述对拉固定索杆(57)分置位于所述预制剪力墙的两侧,通过所述端架固定夹板(56)连接预制墙体两侧的对拉固定索杆(57),有效保证了预制剪力墙的稳定性。

另外,在所述运输车(46)边缘设置车体启闭式挡板(47),所述活动式保护外框架(58)连接所述车体启闭式挡板(47),所述活动式保护外框架(58)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至少一水平外撑架(59)、中间位置向内延伸形成中隔架(60),所述中隔架(60)隔离两侧墙体,防止碰撞,所述水平外撑架(59)连接所述预制墙体,以提高运输结构的安全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