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8359发布日期:2019-02-19 17:4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屋面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螺栓替代自攻钉进行固定连接的新型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屋面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铝镁锰板直立锁边屋面技术,该技术是上世纪末由欧洲传入的屋面工程技术,最具代表的是英国霍高文公司。这种技术的特点是使用通过锁边机,把厚度约1mm的铝镁锰金属板的直立边咬合在固定座上,使整个屋面连成一体,从而起到防水作用。其优点是铝镁锰合金板耐久性高,适应复杂造型,不易漏水等。缺点在于不能密封屋面,雨水漫过时漏水风险极大,结构基底主要由转接的压型钢板或几字形板通过自攻钉固定,自攻钉由现场工人操作,没有稳定的质量保证,容易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隐患,而且屋面层没有刚性固定,锁边咬合力无法满足台风掀揭。二是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技术,该技术近年从日本引进,其特点是屋面以约0.5mm厚的不锈钢以连续焊接的方式全面密封全屋面。优点在于有横向浅压纹,增加了屋装饰板的横向刚度,减小不锈钢的光反射作用。缺点在于,屋面以连续焊接的方式全面密封全屋面,导致焊缝太多,如不能彻底清洁后焊接,难以保证焊缝质量,有漏水隐蔽,而且结构基底主要由转接的压型钢板或几字形板通过自攻钉固定,自攻钉由现场工人操作,没有稳定的质量保证,另外,由于屋面层薄,导致屋面层变形很大,自身抗风揭能力差。

综上所述,不论是铝镁锰板直立锁边屋面技术,还是连续焊接不锈钢屋面技术,在具备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存着一些共同的缺点,如需要使用锁边机或者焊接等,对工人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工人不具备比较熟练的施工经验,将对屋面系统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结构基底主要采用自攻钉固定,自攻钉由现场工人操作,容易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隐患。此外,系统刚性不足,抗风揭能力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屋面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基底需要采用自攻钉进行安装,易导致结构不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屋面系统,包括檩条、第一固定件、压型板、防水板、防水层;所述檩条为工字型材,所述檩条包括上翼缘、下翼缘,所述压型板侧边放置于檩条一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抱紧件组、第一固定座,所述抱紧件组下端设有与檩条上翼缘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座包括设有底座、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端垂直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底座与抱紧件组通过螺栓相连,所述抱紧件组通过卡槽与檩条的上翼缘进行卡合;所述防水板侧边与连接板顶端相接,所述防水板侧边上设有与连接板顶端相匹配的弯折结构;所述防水层设于压型板、防水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还包括第一装饰板座、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装饰板层,所述第一装饰板座底部设有与防水板弯折结构相匹配的卡槽,所述防水板的弯折结构套合在连接板顶端,所述第一装饰板座通过卡槽卡合在所述弯折结构外侧,所述第一装饰板座顶部设有具螺栓孔的顶座,所述第一装饰板座通过顶座与装饰板层螺栓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端还设有卡条,所述卡条截面为方形,所述防水板与第一固定座相接侧边的弯折结构与卡条相匹配,所述第一装饰板座底部的卡槽结构与防水板的弯折结构相匹配,所述防水板的弯折结构套合在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装饰板座通过卡槽卡合在所述弯折结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隔气膜、吸音棉层、保温棉层,所述隔气膜、吸音棉层、保温棉层位于防水层和压型板之间,所述隔气膜设置于压型板上,所述吸音棉层设于隔气膜、保温棉层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板层包括装饰板夹、装饰板骨架、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夹通过螺栓与第一装饰板座的顶座固定,所述装饰板夹上设有卡口,所述装饰板骨架通过卡口固定在装饰板夹上,所述装饰板安装在装饰板骨架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防杂物条、防杂条座,所述防杂条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装饰板夹上,所述防杂条座上设有卡口,所述防杂物条底部设有卡条,所述防杂物条通过卡条固定在防杂条座的卡口中,所述防杂物条与装饰板的一边紧密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下连接件和第二活动座,所述下连接件与底座组成第一活动座,所述下连接件上端为圆滑的弧形边,所述第二活动座的下端设有卡槽,所述下连接件的弧形边插于第二活动座的卡槽内,所述下连接件与第二活动座下端的卡槽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包括硅酸钙托板、硅酸钙板、防水卷材,所述硅酸钙托板包括截面是“π”型的条状板材、第一托板条、第二托板条,所述条状板材两端的上侧面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托板条、第二托板条分别垂直安装在条状板材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侧边插于条状板材的卡槽中,所述硅酸钙托板与第一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硅酸钙板放置在硅酸钙托板的第一托板条、第二托板条上;

所述硅酸钙板、硅酸钙托板位于防水卷材的上方,所述防水卷材与第一固定件相连处设有向上的垂直包边,所述防水卷材通过垂直包边与第一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或

所述硅酸钙板位于防水卷材的下方,所述防水卷材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所述防水卷材与第一固定件相连处设有向上的垂直包边。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尼龙垫,所述尼龙垫安装在第一固定座底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安装在压型板上,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防水板、装饰板层、防水层相连,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装饰板座,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座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装饰板座与第一装饰板座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件与防水板、装饰板层、防水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同第一固定座、第一装饰板座与防水板、装饰板层、防水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螺栓结构替代自攻钉对屋面系统的各组件进行稳定连接,有效提高了屋面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进行屋面系统安装的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还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打孔安装自攻钉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采用抱紧件组将第一固定件卡合在檩条,避免了打孔过程,避免孔洞对檩条使用寿命的影响,安装工人可以根据压型板、防水板、装饰板层、防水层的实际尺寸对第一固定件的所在位置进行有效调整,降低屋面系统对各板层组件尺寸精确度的要求,使屋面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固定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固定件结构组件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主檩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饰板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装饰板结构组件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水层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防水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硅酸钙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具尼龙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檩条下翼缘为空心方型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固定件具有承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铝合金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铝合金卡扣的扣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面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檩条1、第一固定件2、压型板3、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如图2所示,所述檩条1为工字型材,所述檩条1包括上翼缘11、下翼缘12,所述压型板3侧边放置于檩条1一侧的上翼缘11和下翼缘12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2包括抱紧件组21、第一固定座22、第一装饰板座23,所述抱紧件组21下端设有与檩条1上翼缘11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固定座22包括设有底座221、连接板222,所述连接板222底端垂直安装在底座221上,所述第一固定座22通过底座221与抱紧件组21通过螺栓相连,所述抱紧件组21通过卡槽与檩条1的上翼缘11进行卡合;所述防水板4侧边与连接板222顶端相接,所述防水板4侧边上设有与连接板222顶端相匹配的弯折结构41,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底部设有与防水板4弯折结构41相匹配的卡槽233,所述防水板4的弯折结构41套合在连接板222顶端,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通过卡槽233卡合在所述弯折结构41外侧,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顶部设有具螺栓孔的顶座,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通过顶座与装饰板层螺栓相连;所述防水层设于压型板3、防水板4之间。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板222上端还设有卡条223,所述卡条223截面为方形,所述防水板4与第一固定座22相接侧边的弯折结构41与卡条223相匹配,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底部的卡槽结构233与防水板4的弯折结构41相匹配,所述防水板4的弯折结构41套合在第一固定座22上,所述第一装饰板座23通过卡槽233卡合在所述弯折结构41外侧。

其中,如图3所示,抱紧件组21包括第一卡扣件211、第二卡扣件212,第一卡扣件211、第二卡扣件212下方具有相向的卡条,第一卡扣件211、第二卡扣件212套合在第一固定座22的底座221上,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卡扣件211、第二卡扣件212下方的卡条形成卡槽结构,并卡合在檩条1的上翼缘11上,而第一固定座22可以通过卡槽在檩条1上进行左右滑动。

如图3所示,第一装饰板座23由第一装饰板座件231、第二装饰板座件232组成,所述第一装饰板座件231、第二装饰板座件232为对称结构,且所述第一装饰板座件231与第二装饰板座件232之间为螺栓连接。以第一装饰板座件231为例,第一装饰板座件231上端具有第一安装面2311,可进行装饰板层的安装,第一装饰板座件231下方具有凹槽,并与第二装饰板座件232的凹槽配合形成卡槽233。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螺栓结构替代自攻钉对屋面系统的各组件进行稳定连接,有效提高了屋面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进行屋面系统安装的要求,解决现有技术中还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打孔安装自攻钉的问题,同时避免打自攻钉引起的固定失效。同时,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抱紧件组21将第一固定件2卡合在檩条1上,避免了打孔过程,有效解决孔洞对檩条使用寿命的影响,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工人可以根据压型板3、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的实际尺寸对第一固定件2的所在位置进行有效调整,降低屋面系统对各板层组件尺寸精确度的要求,使屋面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座22上端设计成截面为方形的卡条223,且方形的各角为倒圆角,有效增加对防水板4的约束面积,利于安全受力,且防水板4的侧边只需进行方型锁边,形成弯折结构41,方便板材的加工成型,便于查验实质性受力工况。且本发明实施例屋面防水板4的现场卷边是一种90度的薄板折弯过程,容易实施和肉眼观察检查是否完成,相比于梅花头圆形锁边的难于检验是否完全扣紧第一固定座22有极大的区别。本发明实施例中防水板4的面材可使用但不限于铝镁锰合金板材、带有可靠防腐镀层的钢板材料、不锈钢板材、钛合金板材等。

本发明实施例檩条1的下翼缘12还可为具有空腔的方型钢结构,如图13所示,压型板通过螺丝或螺栓结构固定在下翼缘12方型钢结构的上端面。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主檩5,所述主檩5顶部与檩条1底部相连。

可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隔气膜61、吸音棉层62、保温棉层63,所述隔气膜61、吸音棉层62、保温棉层63位于防水层和压型板3之间,所述隔气膜61设置于压型板3上,所述吸音棉层62设于隔气膜61、保温棉层63之间。

其中,吸音棉层62安装在压型板3的凹槽中,使压型板3较高的面与吸音棉层组成形成平面。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加入隔气膜61、吸音棉层62、保温棉层63,使屋面系统具有良好的吸音及保温效果。

可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装饰板层包括装饰板夹71、装饰板骨架72、装饰板73,所述装饰板夹通71过螺栓与第一装饰板座23的顶座固定,所述装饰板夹71上设有卡口,所述装饰板骨架72通过卡口固定在装饰板夹71上,所述装饰板73安装在装饰板骨架72上。

特别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防杂物条76、防杂条座75,所述防杂条座7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装饰板夹71上,所述防杂条座75上设有卡口,所述防杂物条76底部设有卡条,所述防杂物条76通过卡条固定在防杂条座75的卡口中,所述防杂物条76与装饰板73的一边紧密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在防水板4上端设有可进行屋面装饰装饰板夹持的结构(装饰板层),使用者可方便在屋面设计各种安全的装饰装饰板,或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防风夹装置、防坠落装置等;

可选的,如图7所示,所述连接板222包括下连接件2221和第二活动座2222,所述下连接件2221与底座221组成第一活动座,所述下连接件2221上端为圆滑的弧形边,所述第二活动座2222的下端设有卡槽2223,所述下连接件2221的弧形边插于第二活动座2222的卡槽2223内,所述下连接件2221与第二活动座2222下端的卡槽2223铰接。

其中,如图7所示,第一活动座与第二活动座2222之间采用套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下连接件2221上端设置圆滑的弧形边,使第二活动座2222相对于第一活动座可进行小范围的旋转,在防水板材各种原因引起变形时,第一固定座22可通过小范围的旋转进行变形,以适应防水板材的变形。同时,本发明实施例的屋装饰板可以随固定座变形弯曲,从根本上解决了材料热胀变形问题,减少构造安全隐患。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固定座22上加入一个套芯,其作用之一是增加转动连接件的接触面积,减少单位面积材料的压强,从而减少受力构件由于应力集中导致的结构破坏

可选的,如图8、图9、图10所示,所述防水层包括硅酸钙托板82、硅酸钙板83、防水卷材81,所述硅酸钙托板82包括截面是“π”型的条状板材821、第一托板条822、第二托板条823,所述条状板材821两端的上侧面设有卡槽823,所述第一托板条822、第二托板条823分别垂直安装在条状板材821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座22的侧边插于条状板材821的卡槽824中,所述硅酸钙托板82与第一固定件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硅酸钙板83放置在硅酸钙托板82的第一托板条822、第二托板条823上;

所述硅酸钙板83、硅酸钙托板82位于防水卷材81的上方,所述防水卷材81与第一固定件2相连处设有向上的垂直包边,所述防水卷材81通过垂直包边与第一固定件2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或

如图15所示,所述硅酸钙板83位于防水卷材81的下方,所述防水卷材81与第一固定件2相连,所述防水卷材81与第一固定件2相连处设有向上的垂直包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保温棉之上增加类似硅酸钙板等硬质材料,并设置构件支承,提高屋面系统的耐冲击性,并提高底板强度,确保工人施工时踩踏和维护的方便。

可选的,所述防水层还包括铝合金卡扣84,铝合金卡扣84为截面为“π”型的铝合金卡条,如图15和图16所示,硅酸钙板83、防水卷材81依次放置在硅酸钙托板82两侧的托板条上,防水卷材81向上的垂直包边与硅酸钙托板82的条状板材821贴合,铝合金卡扣84卡合在防水卷材81垂直包边的外侧,对硅酸钙托板82两侧防水卷材81的垂直包边进行固定。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尼龙垫24,所述尼龙垫24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2底部。

其中,尼龙垫24可卡合在第一固定座22底部,并作为接触面夹于第一固定座22和檩条1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尼龙垫24,有效避免了第一固定座22和檩条1之间的直接摩擦,确保第一固定座22在滑动及固定的过程中不会对檩条1产生划伤,进而提高檩条1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新型屋面系统还包括第二固定件9,所述第二固定件9安装在压型板3上,所述第二固定件9与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相连,所述第二固定件9包括第二固定座91、第二装饰板座92,所述第二固定件91与第一固定座2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装饰板座92与第一装饰板座23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件91与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之间的连接结构同第一固定座22、第一装饰板座23与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

其中,如图12所示,第二固定件9通过采用螺栓与隔气膜61、压型板3之间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安装在第二固定件9,使第二固定件9可以对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进一步进行有效支撑。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9与第一固定座22、第一装饰板座23的结构完全相同,即第二固定座91也可采用与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第一活动座、第二活动座2222相同的结构进行实现。且第二固定件9可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方式与防水板4、装饰板层、防水层之间进行有效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板222两侧还设有承托板2224,所述承托板2224以垂直于连接板222的方式固定在连接板222上。如图14所示,硅酸钙托板82、硅酸钙板83、防水卷材81等结构可固定安装在承托板2224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发明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