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制梁台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9738发布日期:2019-04-17 04:3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制梁台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预制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制梁台座。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我国铁路网不断的完善,其中,在铁路网建设中,箱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箱梁的预制施工可以减少工期,节约生产成本,因此预制梁的建设显得格外重要。而在箱梁施工中台座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传统预制箱梁施工是在固定台座上采用“施工区域固定、施工工序循环”的预制模式,即在同一施工区域内(固定台座上)进行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预应力张拉、压浆等一系列工序,这就导致了预制梁场内的台座使用效率低,并且预制梁的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化制梁台座,其通过台座本体在轨道上滑动实现了台座本体各个区域内自由移动,以满足预制梁在不同位置进行施工和运输梁体,使得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场地,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制梁台座,包括:

两条轨道,两条轨道平行设置,且沿预制梁施工工序方向设置;

台座本体,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设的一级支撑箱、二级支撑箱、三级支撑箱,所述一级支撑箱滑动设于两条轨道上,所述一级支撑箱和二级支撑箱内沿预制梁长度方向均间隔设置多个横梁,所述横梁沿预制梁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三级支撑箱包括沿预制梁宽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三级支撑箱顶端的多个槽钢、水平设于多个槽钢顶面以支撑预制梁的顶面钢板,所述槽钢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一级支撑箱包括滑动设于所述轨道上的长方形移动框架,所述移动框架的长边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框架的长边均沿所述移动框架的长度方向等间隔竖直固设有多个底纵梁,且位于两条长边上的多个底纵梁一一对应设置,任意对应的两个底纵梁之间均连接有一所述横梁,两条长边上的多个底纵梁顶端共同连接有中面板;

所述二级支撑箱包括沿所述中面板宽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中面板上表面的两排传力组件,每排传力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中面板长度方向等间隔竖直设置的传力纵梁,两排传力组件中的传力纵梁一一对应设置,且任意相对的两个传力纵梁之间均连接一所述横梁,两排传力组件中多个传力纵梁的顶端共同连接有上面板,其中,所述上面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面板的宽度。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框架两条长边的下方均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可转动设有多个滚动轮,两条长边上的多个滚动轮分别滑动设于两个轨道中,以使所述台座本体在两条轨道上滑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

第一电机,其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滚动轮转动。

优选的是,所述轨道沿其宽度方向的竖截面为u形。

优选的是,还包括:两组轨道清扫装置,两组轨道清扫装置与所述台座本体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设置,每组轨道清扫装置均包括:

固定架,其包括其中一长边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中面板铰接设置的长方形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铰接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与所述上面板的端部固接;

两组清扫机构,两组清扫机构分别与两条轨道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清扫机构包括第一粉碎刀、两个第二粉碎刀、第二电机、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均为外沿为锯齿状的圆盘结构,且所述第一粉碎刀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粉碎刀的直径,所述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均位于相对应的轨道内,所述第一粉碎刀的轴线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粉碎刀上间隔设有多个排渣孔,所述第一粉碎刀的下表面竖直固设有多个毛齿,所述毛齿的下端与所述轨道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粉碎刀的下表面间隔固设有多个三角形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低端与所述轨道底部之间的距离为0.5~0.8mm,所述第一粉碎刀上表面同轴固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二粉碎刀沿所述第一粉碎刀的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粉碎刀的轴线与所述轨道的侧壁、所述第一粉碎刀的轴线均垂直相交,所述第二粉碎刀靠近与其相对应轨道侧壁的表面间隔固设有多个三角形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与与其相对应的轨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二粉碎刀与所述轨道底部之间的距离均为0.5~0.8mm,所述第二粉碎刀沿轴线固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自由端同轴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轴承连接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侧壁竖直固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二电机固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自由端同轴固接,其中,所述第一粉碎刀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二粉碎刀低端的上方;

除渣机构,其包括收集箱、吸风机、两个集渣筒,所述收集箱固设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收集箱上贯穿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卡设有过滤网,所述吸风机固设于所述收集箱外,且所述吸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两个集渣筒分别与两组清扫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集渣筒为尖端朝上的圆锥形结构,所述集渣筒底部呈敞口状且底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第一粉碎刀的直径,所述集渣筒的底部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粉碎刀之间的距离为1~1.5mm,所述集渣筒侧壁贯穿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连通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固定板并与所述收集箱连通,所述集渣筒的侧壁竖直固设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密封旋转穿过所述集渣筒的尖端。

优选的是,还包括:两个罩体,每个罩体均为底部呈敞口的长方体形结构,两个罩体一一对应罩设在两个轨道清扫装置上,且所述罩体的底部略高于所述轨道的顶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集渣筒内的部分上下间隔固设有多个破碎刀。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通过轨道在各施工区域内自由移动以满足预制梁在不同位置进行施工和运输梁体,并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预应力张拉等单一工序有机串联,实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的桥梁预制施工,较好地解决了工序间穿插作业时对生产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场地,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设置一级支撑箱、二级支撑箱、三级支撑箱,通过设置横梁、底纵梁、及中面板,可满足各施工阶段台座整体结构的承受力、变形的要求;通过设置传力纵梁、顶面钢板、上面板、以及槽钢,在保证顶面钢度的同时还可以合理调整预制梁的预拱度值,传力纵梁则将顶面钢板所承受的预制梁荷载分散传递至一级支撑箱;通过设置滚动轮、第一电机以实现台座本体的移动。

第三、设置两组清扫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可实现去除所述轨道侧壁和底部的堆积物,避免堆积物影响滚动轮的滑动,延长滚动轮的使用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清洁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第二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粉碎刀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的转动,进而实现第二粉碎刀的转动;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实现对第二粉碎刀的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刀片可避免第一粉碎刀粉碎后堆积残留物对第一粉碎刀下表面的摩擦,延长第一粉碎刀的使用时间,通过设置毛齿实现将粉碎物进行清扫;通过设置第二刀片可避免第二粉碎刀粉碎后的堆积残留物对第二粉碎刀的影响;第一粉碎刀的低端位于第二粉碎刀低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粉碎刀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粉碎刀的直径,通过这种设置可有效减少第二粉碎刀粉碎后的粉碎物落在第一粉碎刀上方,同时,还可以将通过毛齿进行清除,减少粉碎物在轨道内的残留,保证滚动轮正常工作。

第四、设置排渣机构,粉碎物在毛齿的转动、以及吸风机的作用下,由排渣孔进入集渣筒内,并通过排料管进入收集箱内,实现粉碎物排放;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杆实现对集渣筒的固定;通过设置过滤网避免粉碎物对吸风机的影响,延长吸风机的使用时间。

第五、设置固定架,通过固定架与所述上面板铰接设置、及升降杆实现轨道清扫装置的转动,便于对清扫机构和除渣机构的清理;设置罩体,可避免外界对清洗机构和排渣机构的污染,延长轨道清扫装置的使用时间;通过设置破碎刀,可对粉碎物进一步粉碎,避免粉碎物堆积在集渣筒内。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化制梁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化制梁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化制梁台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所述轨道清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制梁台座,包括:

两条轨道2,两条轨道2平行设置,且沿预制梁施工工序方向设置;

台座本体,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固设的一级支撑箱、二级支撑箱、三级支撑箱,所述一级支撑箱滑动设于两条轨道2上,所述一级支撑箱和二级支撑箱内沿预制梁长度方向均间隔设置多个横梁107,所述横梁107沿预制梁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三级支撑箱包括沿预制梁宽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三级支撑箱顶端的多个槽钢109、水平设于多个槽钢109顶面以支撑预制梁的顶面钢板106,所述槽钢109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两条轨道2设置在室内,在轨道2沿线设有用于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预应力张拉等工序的相关设备,使用过程中,台座本体在轨道2上滑动过程中,依次完成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预应力张拉等施工工序,完成预制梁的制造。采用该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轨道2在各施工区域内自由移动以满足预制梁在不同位置进行施工和运输梁体,并将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拆模、预应力张拉等单一工序有机串联,实现工厂化流水线作业的桥梁预制施工,较好地解决了工序间穿插作业时对生产效率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场地,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一级支撑箱、二级支撑箱、三级支撑箱可满足各施工阶段台座整体结构的承受力、变形的要求,通顶面钢板106、槽钢109,在保证顶面钢度的同时还可以合理调整预制梁的预拱度值。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一级支撑箱包括滑动设于所述轨道2上的长方形移动框架1,所述移动框架1的长边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移动框架1的长边均沿所述移动框架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竖直固设有多个底纵梁102,且位于两条长边上的多个底纵梁102一一对应设置,任意对应的两个底纵梁102之间均连接有一所述横梁107,两条长边上的多个底纵梁102顶端共同连接有中面板103;

所述二级支撑箱包括沿所述中面板103宽度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中面板103上表面的两排传力组件,每排传力组件均包括多个沿所述中面板103长度方向等间隔竖直设置的传力纵梁104,两排传力组件中的传力纵梁104一一对应设置,且任意相对的两个传力纵梁104之间均连接一所述横梁107,两排传力组件中多个传力纵梁104的顶端共同连接有上面板105,其中,所述上面板105的宽度小于所述中面板103的宽度(位于一级支撑箱内的横梁107的长度大于位于二级支撑箱内的横梁107的长度)。采用该技术方案,传力纵梁104则将顶面钢板106所承受的预制梁荷载分散传递至一级支撑箱,满足各施工阶段台座整体结构的承受力、变形的要求。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框架1两条长边的下方均沿预制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可转动设有多个滚动轮101,两条长边上的多个滚动轮101分别滑动设于两个轨道2中,以使所述台座本体在两条轨道2上滑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台座本体的移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

第一电机,其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滚动轮101转动(具体连接方式:第一电机固设于所述移动框架1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齿轮,其中一个滚动轮101上水平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上同轴固设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通过链条连接)。采用该技术方案,实现滚动轮101的转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轨道2沿其宽度方向的竖截面为u形。采用该技术方案,便于滚动轮101在轨道2内的滑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5所示,还包括:两组轨道2清扫装置,两组轨道2清扫装置与所述台座本体的两个端部一一对应设置,每组轨道2清扫装置均包括:

固定架,其包括其中一长边沿长度方向与所述中面板103铰接设置的长方形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的上表面铰接设有升降杆(升降杆处于倾斜状态),所述升降杆的自由端与所述上面板105的端部固接(当清洗轨道时,所述升降杆处于伸长状态,所述固定板301处于水平状态,当需清理轨道清扫装置时,所述升降杆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固定板301处于向上倾斜的状态);

两组清扫机构,两组清扫机构分别与两条轨道2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清扫机构包括第一粉碎刀401、两个第二粉碎刀601、第二电机403、固定组件,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均为外沿为锯齿状的圆盘结构,且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粉碎刀601的直径,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均位于相对应的轨道2内,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轴线处于竖直状态,所述第一粉碎刀401上间隔设有多个排渣孔,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下表面竖直固设有多个毛齿405(所述毛齿405为软毛),所述毛齿405的下端与所述轨道2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下表面间隔固设有多个三角形第一刀片406(所述第一刀片406的具体设置为:所述第一刀片406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下表面固接,且所述第一刀片406的另外两条边均为刀刃状结构),所述第一刀片406低端与所述轨道2底部之间的距离为0.5~0.8mm,所述第一粉碎刀401上表面同轴固设有第一转轴402,所述第一转轴402上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404,两个第二粉碎刀601沿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轴线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二粉碎刀601的轴线与所述轨道2的侧壁、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轴线均垂直相交,所述第二粉碎刀601靠近与其相对应轨道2侧壁的表面间隔固设有多个三角形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的具体设置为:所述第二刀片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二粉碎刀601固接,且所述第二刀片的另外两条边均为刀刃状结构),所述第二刀片与与其相对应的轨道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及所述第二粉碎刀601与所述轨道2底部之间的距离均为0.5~0.8mm,(所述第二粉碎刀601的高端略低于所述轨道2的顶端)所述第二粉碎刀601沿轴线固设有第二转轴602,所述第二转轴602的自由端同轴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40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605,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602同轴轴承连接的固定筒603,所述固定筒603外侧壁竖直固设有第一连接杆604,所述第一连接杆604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板301的下表面固接,所述第二电机403固设于所述固定板30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电机40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固定板301并与所述第一转轴402的自由端同轴固接,其中,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低端位于所述第二粉碎刀601低端的上方(两组清扫机构中,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毛齿405、第一刀片406、第二刀片与所述轨道2的位置关系均为轨道清扫装置清洗轨道时的状态);

除渣机构,其包括收集箱501、吸风机505、两个集渣筒503,所述收集箱501固设于所述固定板301的上表面,所述收集箱501上贯穿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内卡设有过滤网,所述吸风机505固设于所述收集箱501外,且所述吸风机505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连通,两个集渣筒503分别与两组清扫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集渣筒503为尖端朝上的圆锥形结构,所述集渣筒503底部呈敞口状且底部的直径略大于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直径,所述集渣筒503的底部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粉碎刀401之间的距离为1~1.5mm,所述集渣筒503侧壁贯穿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连通有排料管502,所述排料管502的自由端穿过所述固定板301并与所述收集箱501连通,所述集渣筒503的侧壁竖直固设第二连接杆504,所述第二连接杆504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板301的下表面固接,其中,所述第一转轴402密封旋转穿过所述集渣筒503的尖端。使用过程中,清洗轨道2时,使固定板301处于水平状态,启动第二电机403和吸风机505,台座本体移动过程中,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分别对轨道2侧壁和底部的堆积物进行粉碎,在毛齿405和吸风机505的作用下,粉碎物由集渣筒503进入排料管502,再由排料管502进入收集箱501,完成堆积物的粉碎和收集,清理轨道清扫装置时,使固定板301处于倾斜状态,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由轨道2内移出。采用该技术方案,设置两组清扫机构,通过设置第一粉碎刀401、第二粉碎刀601可实现去除所述轨道2侧壁和底部的堆积物,避免堆积物影响滚动轮101的滑动,延长滚动轮101的使用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清洁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第二电机403输出轴的转动带动第一粉碎刀401的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404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404带动第二齿轮605的转动,进而实现第二粉碎刀601的转动,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实现对第二粉碎刀601的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刀片406可避免第一粉碎刀401粉碎后堆积残留物对第一粉碎刀401下表面的摩擦,延长第一粉碎刀401的使用时间,通过设置毛齿405实现将粉碎物进行清扫;通过设置第二刀片可避免第二粉碎刀601粉碎后的堆积残留物对第二粉碎刀601的影响,第一粉碎刀401的低端位于第二粉碎刀601低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粉碎刀40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粉碎刀601的直径,通过这种设置可有效减少第二粉碎刀601粉碎后的粉碎物落在第一粉碎刀401上方,同时,还可以将通过毛齿405进行清除,减少粉碎物在轨道2内的残留,保证滚动轮101正常工作;设置排渣机构,粉碎物在毛齿405的转动、以及吸风机505的作用下,由排渣孔进入集渣筒503内,并通过排料管502进入收集箱501内,实现粉碎物排放;通过设置第二连接杆504实现对集渣筒503的固定;通过设置过滤网避免粉碎物对吸风机505的影响,延长吸风机505的使用时间;设置固定架,通过固定架与所述上面板105铰接设置、及升降杆实现轨道2清扫装置的转动,便于对清扫机构和除渣机构的清理。设置罩体302,可避免外界对清洗机构和排渣机构的污染,延长轨道清扫装置的使用时间;通过设置破碎刀,可对粉碎物进一步粉碎,避免粉碎物堆积在集渣筒503内。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个罩体302,每个罩体302均为底部呈敞口的长方体形结构,两个罩体302一一对应罩设在两个轨道清扫装置上,且(清洗轨道2时)所述罩体302的底部略高于所述轨道2的顶端(所述罩体302的具体设置可为:所述罩体302与所述上面板105、中面板103固接,其中,所述罩体302的侧壁贯穿设有通孔,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上面板105固接,所述通孔所在罩体302的侧壁水平设有开口,所述固定板301穿过所述开口与中面板103铰接,所述罩体302的侧壁设有箱门,以便于清理轨道清扫装置)。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避免外界对清洗机构和排渣机构的污染,延长轨道2清洗装置的使用时间。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轴402位于所述集渣筒503内的部分上下间隔固设有多个破碎刀。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破碎刀,可对粉碎物进一步粉碎,避免粉碎物堆积在集渣筒503内。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智能化制梁台座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