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1132发布日期:2019-02-15 20:37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现代建筑的代表性产品,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大幅面的玻璃幕墙在城市的高层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幕墙系统的不节能一向是美中不足的,以致出现建筑内“冬寒夏热”的现象,室内不得不使用大功率空调调节室温。而如何让建筑更加舒适节能是在安装玻璃幕墙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从幕墙设计来看,现有的幕墙直接与室内相连,在节能方面主要是利用建材产品上的技术与工艺改进来进行处理。在结构上它主要是通过两层玻璃和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利用中间的空气流动性来进行隔热保温,达到节能的作用。但是隔热保温效果一般,而且在技术上完全依赖于建材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改进,成本较高,技术可拓展面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节能效果好,兼容能力强,可拓展面宽,技术成本低,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包括主墙、建筑板面和玻璃幕墙,在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建筑板面和主墙的连接处分别设有疏导排气天花板和送风地板,所述疏导排气天花板和送风地板上均设有若干个透风口,位于底部的建筑板面和玻璃幕墙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送风地板连通,在玻璃幕墙和主墙之间设有热量缓冲区,在热量缓冲区上方的建筑板面上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弧形与疏导排气天花板上的透风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分别位于所述疏导排气天花板和送风地板上的透风口呈错位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风地板上表面铺设有具有蜂窝结构的地毯,且在建筑面板和送风地板之间设有支撑梁柱,且在支撑梁柱之间设有多方向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热交换和空气流通的原理对建筑内温度进行适应的调节,由于配合玻璃幕墙进行工作,能使室内温度通过通风系统物理调温,能够进行适应的自我调节,能够适应夏天和冬天的室温调节,整个结构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能够自动的根据温度进行调整,将建筑的节能水平提升至最大,降低了对节能技术和工艺上的需求,而且本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适应性墙,由于简单易行,可以在现有建筑以及待建设的建筑上进行改造或直接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墙;2-建筑板面;3-玻璃幕墙;4-疏导排气天花板;5-送风地板;6-透风口;7-进风口;8-热量缓冲区;9-导流板;10-地毯;11-支撑梁柱;12-多方向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温自适应调节节能型的建筑结构,包括主墙1、建筑板面2和玻璃幕墙3,在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所述建筑板面2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疏导排气天花板4和送风地板5,所述疏导排气天花板4和送风地板5上均设有若干个透风口6,位于底部的建筑板面2和玻璃幕墙3的连接处设有进风口7,所述进风口7和送风地板5连通,在玻璃幕墙3和主墙1之间设有热量缓冲区8,在热量缓冲区8上方的建筑板面2上设有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9呈弧形与疏导排气天花板4上的透风口6连通,将受热的空气导向侧面的透风口6,便于完成整体的空气流通过程。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分别位于所述疏导排气天花板4和送风地板5上的透风口6呈错位排列,能够使得处于流通的空气的波及面更大。

优选的是,所述送风地板5上表面铺设有具有蜂窝结构的地毯10,地毯10应该选择具有较大热值的材质制成的,以延迟时间引起的温度变化,且在建筑面板2和送风地板5之间设有支撑梁柱11,提供更好的支撑,且在支撑梁柱11之间设有多方向导流板12,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在建筑面板2和送风地板5之间形成通风的优势通道,能够尽可能的提高通风过程中的波及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调整过程:

当夏天,将进风口打开,首先玻璃幕墙通过热交换使得靠近玻璃幕墙侧的空气受热膨胀、随之密度将会变小,根据空气流通的原理,将会带动空气发生流通,而在流通的过程中,又会带动其他的空气也一起流通,而进一步配合底部的进风,使得整个空间的空气都跟着流通,则热量跟随空气的流通而散发,保持室内的凉爽;

当冬天,将进风口关闭,则室外的冷空气不会直接进入到房间导致室内温度骤降,室内的热量也能在缓冲区进行留存,缓解冷空气直接进入对室内温度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热量缓冲区在夏天的作用就在于阻挡热量直接进入工作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热交换和空气流通的原理对建筑内温度进行适应的调节,由于配合玻璃幕墙进行工作,能够直接通过物理原理的方式进行适应的自我调节,能够适应夏天和冬天的室温调节,整个结构不需要人工进行干预,能够自动的根据温度进行调整,降低了对节能技术和工艺上的需求,而且本身具有较强的兼容性,适应性墙,由于简单易行,可以在现有建筑以及待建设的建筑上进行改造或直接应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