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6870发布日期:2018-09-11 20: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位于城市中心、城市繁华地段的建设项目正逐渐增多,该类建设项目地理位置敏感,对施工噪声控制要求高。

现有的施工噪声控制措施主要有加高施工场地围墙,以及在施工场地周围安装固定隔音屏两种。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两种噪声控制措施具有如下缺点:一、上述噪声控制措施仅针对场外进行隔声降噪,对场内施工环境没有起到任何优化作用,甚至由于隔音屏对部分声波的反射,更进一步加剧场内的噪声污染;二、根据声学原理,上述噪声控制措施针对场内低区噪声向场外低区扩散传播的阻断性较好,但针对场内低区噪声向场外高区传播,及场内高区噪声向场外高区传播的情况隔声效果不尽如人意;三、大面积安装固定隔声屏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

因此,设计一种隔声效果好、安装操作简单灵活、经济实用的隔声装置已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噪声控制措施隔声效果不理想,而且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噪声源实施隔声降噪,而且应用更为轻便灵活,可操作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它由多个隔声单元连续拼装而成并围合于施工场地噪声源的外围,相邻两个所述隔声单元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隔声单元的高度大于所述噪声源的高度;所述隔声单元包括一框架主体、固接于所述框架主体的隔音板,以及安装于所述框架主体底部的支撑架,所述隔音板包括由内而外间隔设置的内衬层和饰面层,以及设置于所述内衬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的隔音层。

优选的,所述隔声单元还包括朝向所述噪声源方向倾斜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由连接于所述框架主体顶部的延伸框架,及固接于所述延伸框架的隔音板组成,所述延伸框架与所述框架主体宽度相同,且所述延伸框架与所述主体框架焊接固定或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和所述饰面层之间还固接有Z型龙骨,所述隔音层填满所述内衬层、所述饰面层和所述Z型龙骨所构成的空隙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至少两根横杆,以及多个滑轮,至少两根所述横杆垂直固接于所述框架主体底部,每根所述横杆的底部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滑轮。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由多孔的木板、钢板或铅板材料制成,所述饰面层由无孔的木板、钢板或铅板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内衬层和所述饰面层的侧面还设有加强筋或涂覆有阻尼涂料。

优选的,所述隔音层由吸音棉、隔声毡或纤维板制成。

优选的,相邻两个隔声单元的连接件采用扣件连接或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由多个尺寸合理的轻型的隔声单元组成,多个隔声单元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模块化拼装成一闭合围避空间,有效隔绝噪声源(如空压机等)噪声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现场实际使用时,可对单个严重噪声源进行针对性治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隔声单元连接成隔音屏障,对现场噪声较为密集区域实施区域降噪,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噪声源进行隔离、控制以实施隔声降噪,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场地噪声外泄,而且,该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运用灵活度高,操作方便快捷;

2、与传统加高围墙或隔音屏仅通过遮挡声波制造声影区的原理不同,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隔音板由内衬层、隔音层及饰面层三层结构组成,具有优良的隔音吸声效果,在降低施工噪声水平及避免噪声外泄的同时,打造更为安静的场内作业环境;

3、隔声单元采取模块化生产并于现场拼装,能够反复利用于不同工况的施工现场,提高了隔声单元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隔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隔声单元中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隔声单元10;框架主体11;隔音板12;内衬层12a;隔音层12b;饰面层12c;横杆14;滑轮15;连接件16;延伸部17;延伸框架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它由多个隔声单元10连续拼装而成并围合于施工场地噪声源(如空压机等)的外围,相邻两个隔声单元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且隔声单元10的高度大于噪声源的高度,隔声单元10包括一矩形的框架主体11、固接于框架主体11的隔音板12,以及安装于框架主体11底部的支撑架,隔音板12包括由内而外间隔设置的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以及设置于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之间的隔音层12b。本实施例的框架主体11的形状仅是一个示例,也可根据施工需要采用其他形状的结构形式,该框架主体11由角钢、槽钢或钢管等材料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由多个尺寸合理的轻型的隔声单元10组成,多个隔声单元10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模块化拼装成一闭合围避空间,有效隔绝噪声源(如空压机等)噪声对施工现场作业环境的影响,现场实际使用时,可对单个严重噪声源进行针对性治理,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多个隔声单元10连接成隔音屏障,对现场噪声较为密集区域实施区域降噪,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噪声源进行隔离、控制以实施隔声降噪,能够有效控制施工场地噪声外泄,而且,该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运用灵活度高,操作方便快捷;

2、与传统加高围墙或隔音屏仅通过遮挡声波制造声影区的原理不同,本实用新型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隔音板12由内衬层12a、隔音层12b及饰面层12c三层结构组成,具有优良的隔音吸声效果,在降低施工噪声水平及避免噪声外泄的同时,打造更为安静的场内作业环境;

3、隔声单元10采取模块化生产并于现场拼装,能够反复利用于不同工况的施工现场,提高了隔声单元10的利用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隔声单元10还包括朝向噪声源方向倾斜的延伸部17,延伸部17由连接于框架主体11顶部的延伸框架18,及固接于延伸框架18的隔音板12组成。延伸框架18与框架主体11宽度相同,延伸框架18可为矩形或弧形框架,它与主体框架焊接固定或铰接连接,延伸部17构成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上部吸音区,能够避免场内低区噪声及高区噪声向场外高区传播,加强了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隔场效果。

更进一步,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之间还固接有Z型龙骨(图中未示出),使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之间形成等间距空隙,隔音层12b则填满该空隙组成整体的隔音板12,Z型龙骨的断面呈Z型,它具有很好的削减声波传递能量的作用,隔声效果极佳;而且,Z型龙骨的设置能够保证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之间的空隙宽度不小于50mm,进而保证隔音层12b的厚度不小于50mm,以确保隔音板12达到设计要求的隔音降噪效果。

如图1所示,支撑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根横杆14,以及四个滑轮15,两根横杆14垂直固接于框架主体11底部,每根横杆1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两个滑轮15,滑轮15的设置使得每个隔声单元10都可在现场灵活搬运并移动就位,机动性高。

上述内衬层12a由多孔的木板、钢板或铅板材料制成,它形成隔声单元10面向噪声源的罩面层,噪音沿内衬层12a的孔隙深入隔音层12b内部,从而达到吸声降噪的目的;饰面层12c由无孔的木板、钢板或铅板材料制成,构成隔声单元10外侧背板,起到隔声作用,本实施例的内衬层12a优选穿孔钢板制成,饰面层12c优选花纹钢板制成,更易于取材,而且加工方便;隔音层12b填满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之间的空隙,该隔音层12b由吸音棉、隔声毡或纤维板制成,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

更佳的,内衬层12a和饰面层12c的侧面还设有加强筋或涂覆有阻尼涂料,以抑制和避免钢板之类的轻型结构的罩壁发生共振和吻合效应,减少声波的辐射,阻尼涂料是由高分子树脂中加入适量的填料及辅助材料配制而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相邻两个隔声单元10采用扣件连接或螺栓连接,例如:设置于框架主体11两侧的连接件16互为扣接组,每个扣接组的两个连接件16具有同轴心的通孔,紧固件穿过两个连接件16的通孔并固定,使得多个隔声单元10能够互相拼接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框架主体11两侧的连接件16具有同轴心的螺栓孔,两侧的连接件16通过紧固螺栓螺纹连接为一体,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隔声单元10组装及拆卸均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处扣件连接或螺栓连接的具体结构仅是一个示例,也可采用其他类似的连接方式,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使用过程,具体步骤如下:多个隔声单元10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多个隔声单元10围合在噪声源四周并拼装形成一闭合围避空间,相邻两个隔声单元10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即扣件连接或螺栓连接,噪声源工作结束后,依次拆卸隔声单元10。

综上,多个隔声单元10能够快速连续拼装并围合在噪声源四周形成一闭合围避空间,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噪声源实施隔声降噪,因而对施工现场场内、场外环境均起到优化作用,相比加高施工场地围墙或安装固定隔音屏的隔音措施,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使用方法,能够灵活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施工现场,隔声单元10模块化生产,运输、组装及拆卸均方便快捷,材料消耗少、环境污染少,而且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移动式隔声装置的使用方法也可广泛用于其他领域的隔声降噪处理。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